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朗读_前赤壁赋苏轼原文翻译注音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朗读_前赤壁赋苏轼原文翻译注音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21 16:45:31
阅读:

IBDP中文课中的苏轼《前赤壁赋》

看点 IBDP中文教师在选择第二部分的文学作品时常常会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如杜甫的诗、欧阳修的散文、《西厢记》等等,而苏轼的散文更是以其杰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备受推崇。华东师大附属双语学校IBDP中文老师刘颖鸿以精读作品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苏轼的文学世界,本文便记录了其公开课《前赤壁赋》的详情。

文 | 刘颖鸿 编辑 | 闻琛

IBDP中文课中的苏轼《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局部

按照大纲(中文教学大纲Language A Literature Guide first exams 2013 CN),第二部分的教学要求为:

◆ 重点是对作品的内容和技巧的详细分析,通过对作品的仔细阅读和对作品中相关重要元素的深入分析来实现。

◆ 教师应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诠释和分析角度。还应指导学生形成并表达出个人对作品的回应。

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 对所学作品具有详尽的知识和理解;

  • 对具体的文学体裁能进行恰当的分析;

  • 指出作家的语言所带来的特殊效果,并对人物、主题和背景等元素进行分析;

  • 对作品的细节咀嚼,以做出周全和言之有物的回应。

相对应地,在学习完第二部分的作品后,学生要进行口头评论的考试,考试要求为:

  • 尽可能精确地指出节选出自作品中的何处(如果是诗词的话,要指出它出自诗词集的何处)。

  • 对作者运用技巧所产生的效果做出评论,包括评论作者对文体手法的运用及其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评论的重点应落在节选本身,适当时可以涉及整部作品(例如为了介绍背景)。学生不应倾其所知对所了解的该作品的各个方面展开讨论。

评论应当是连续不断条理清晰的。它不应是一系列互不相连的论点的堆积,也不应是对所选章节或诗作逐句逐行的解说。

总而言之,第二部分教学的重中之重应该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2. 作品的每一层思想感情和理论观点


  3. 作品的文体、手法以及好处。

下文的《前赤壁赋》的教案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的。

  • 教学设计及意义


  • 对于整本散文的教学,需要将苏轼的生平分成几个阶段,本文属于“贬谪黄州”时期。按照大纲要求,需要让学生详细了解苏轼在这一段时期中的遭遇和对他人生的影响。


  • 情境教学以及跨学科教学(与美术相结合):布置教室环境(船形课桌,准备箫声和波浪声)。学生通过绘画展现“夜游赤壁”的环境。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对苏轼当时心境的理解中,从而能更准确地阐释文章中复杂的思想感情。


  • “分组讨论——抢答”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也是对最后口头评论考试的预练。分组一句一句详细的讨论也符合“精读”的要求。而“抢答”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班多次的运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过程

引入(第一课时)

教师提问:上周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请你们阅读有关苏轼生平的一本书,现在我请两个同学上来把苏轼人生中几个重大事件排一排顺序。

学生上台排序:从小兼学儒道——21岁时进士第二名——父母先后去世,回家守丧——王安石变法,苏轼反对——自请外放,知湖州,有政绩——“乌台诗案”,入狱,差点被杀头——被贬黄州——写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哲宗继位,高太后支持旧党,司马光主政,苏轼批评旧党——再次外放,知杭州,修河堤,有政绩——高太后去世,新党再次执政——苏轼再贬惠州和儋州,兴办学校,有政绩——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返朝,经常州时病逝。

教师提问:“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北宋政坛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坚持变法,而苏轼看出了新法中不合理的部分,他多次上书反对,甚至措辞强烈地批评神宗皇帝和王安石,深深得罪了新党。于是新党就抓住苏轼诗文中的一些词句,认为他讽刺和批评皇帝支持的新法,是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表现,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苏轼获罪入狱一百多天,差点被杀头,幸亏太皇太后和很多大臣相救,王安石也爱惜他的才华,新党这才放过了苏轼,最后他戴罪被贬黄州,始称“乌台诗案”。

教师提问:苏轼在人生比较顺利的前半生中突然遇到了“乌台诗案”,会让他的思想和情感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会很伤心、抑郁、悲观,而后又变得豁达、超脱。

教师点评:余秋雨有一句话评价苏东坡说得很好。他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确实如此,苏轼少年得名,有欧阳修等很多大官名流提携,天赋极高、诗书画俱佳的他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北宋文人士大夫的领袖。如果没有乌台诗案的下狱,差点杀头,最后戴罪贬谪到黄州的这段经历,我们看到的苏轼将一直都是信心满满、风流倜傥的苏子瞻。而正是有了这样前所未有的挫折,在黄州这个穷乡僻壤里,在无朋友敢跟他联系的孤独压抑的心境下,苏轼才变成了苏东坡,那个旷达豪放、看淡荣辱的苏东坡。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他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变的。

第一段(第一课时)

IBDP中文课中的苏轼《前赤壁赋》

后人所绘苏轼像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学生A展示图画并解释创作的意义。教师配波浪声。

教师提问:苏轼在做什么?他在一种怎样的环境中?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这个环境?

学生回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环境下泛舟饮酒,用了白描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

教师提问: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部分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回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采用对比手法表现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广袤,显示出淡淡的孤单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是现实中孤舟乘风漂游在河上,又是想象中自己已经化为仙人临空漂浮,显示出他的感情和灵魂想要飘离肉体与自然合一。

第二段(第一课时)

学生B展示图画并解释创作的意义。教师配箫声。

教师提问:这里开始人物的活动多起来了,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了主与客呢?

学生回答:“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是动作描写,反映出“主”泛舟时内心的喜悦使得他越来越激动。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是语言描写,表达出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作者心中仍有一件念念不忘的事挥之不去——“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是意象,象征理想。暗示下文困扰作者的正是他的官场生涯。

教师提问:苏轼用了哪些手法描写箫声?而箫声又反映出客的什么感情呢?

学生回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连六个比喻,把声音与表示感情的动作相结合,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动作表达出声音里含有的哀怨伤感,缱绻眷恋;婉转缠绵;内心深处的翻腾和难以排遣的绝望。还有铺叙手法的运用,详尽细致地描绘了声音里饱含的复杂感情,层层深入,细腻委婉感人。

教师提问:这一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从“饮酒乐甚”到“泣孤舟之嫠妇”情感由喜转悲,是一处转折。为了引出下文作者内心的凄楚和伤感,使得上下文的情感流变更为顺畅,也使得作品内容从写景、抒情到议论、阐释哲理的转换更为自然不露痕迹。而下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是承接上文,用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反映文章的情感已经变得较为沉重和严肃了。

第三段(第二课时)

学生C展示图画并解释创作的意义。教师配波浪声。

教师提问:作者举曹操的事例叫什么手法?为什么要用这个手法?

学生回答:用典,借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吊古伤今的感慨:像曹操这样一代枭雄,也不免一死,每个人都不例外地会随着时间而逝去,所以作者安慰自己,得与失,荣与辱并没有什么差别,最后都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消失殆尽。因此这种看淡荣辱盛衰的思想正是庄子“齐物论”的道家思想。并且点了题“赤壁”。

教师提问:“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一种怎样的人生观?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学生回答: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蜉蝣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和沧海的博大,长江的永恒。而蜉蝣和个人的人生一样渺小短暂的类比又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苦短,一切都毫无意义的悲观消极的虚无主义人生观。尼采(Nietzsche)的《权力的意志》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没有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Nihilism is a philosophical doctrine that suggests the lack of belief inone or more reputedly meaningful aspects of life. 虚无主义其实有两层,一层是指价值上的虚无主义:善恶无报。和存在上的虚无主义:生无意义。就是这里苏轼的想法,活在这世上没什么意义。他已经从朝堂上一直不断的意气之争,顽固不化和随时要置人于死地的政治斗争中感到了人生的灰暗、迷茫、困顿和疲乏。他觉得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他什么都改变不了;个人的荣辱穷达在整个宇宙中更显得微不足道,那么他又为什么要烦恼呢?为什么要纠结于这些不快的党派之争呢?他的人生意义和目标也从兼济天下,变成了下文的“飞仙遨游”,开始变得虚无、颓废起来。

教师提问:“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又用了什么手法?这样的思想你们认为跟古代哪个哲人的思想比较接近?

学生回答:想象的手法。说明此时作者的心里已经极其渴望解脱,他已经在幻想自己能脱离纠缠繁琐的人世,而畅游于天地间。这里体现了庄子《逍遥游》中的”游世思想”“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超脱达观的思想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他知道不可能实现,所以就想借箫声把他的悲伤带走,飘荡在整个天地之间。融情如乐。

第四段(第二课时)

教师:从这个角度看苏轼整个人的精神陷入了底谷,那么他是否会这样一如既往下去呢?我们且看下文。

学生D展示图画并解释创作的意义。教师配波浪声。

教师制定规则:这里我们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根据学生语文水平平均分配组)每个小组一句,分析它的手法和好处,哲理寓意。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说对几个加几分。这个组答完了其他组可以补充,说对一个加一分。最后的总分记录在平时成绩中。

教师提问:这里几句话分别使用了哪些手法?怎样理解它的含义?“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组一学生回答:

第一层:用了象征、类比和对比的手法。这里作者描述了两种的人生发展的理论:线性人生的进化论和圆形人生的循环论。分别用一去不返的流水和缺而盈、盈而缺的月亮作为意象,象征人生发展的两种理解。表达人生既是一去不返的时间的流逝,又是有起有落的沉浮变化的集中体现。所以不要过于沉沦。

第二层:无论是流逝的水还是盈虚的月,它们的本质都没有改变,所以类比作者来说,无论是担任翰林学士的苏轼,还是一贬再贬的苏轼,他的赤诚、正义的品质和豁达、乐观的性格,以及不可一世的才华,这些苏轼身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随着外在官位的高低而改变的。苏轼借此宽慰自己,赤子之心依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教师总结:我们也要学习苏轼,在日常的生活中,锻炼气场和包容心,做到宠辱不惊。

教师提问:“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组二学生回答:

第一层:对比手法。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个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在空间无际和时间无涯的宇宙中,个体的生命过程都可以缩短到一瞬,这样人的生命就毫无意义,转瞬即逝,这样的思想会使得作者颓废,虚妄,失去一切活下去、坚持下去的动力;而从宏观群体的角度看,即便每个个体都转瞬即逝,但整个群体却始终存在,整个群体所存在的时间甚至可能与宇宙天地同长。

所以作者并不羡慕,他觉得虽然个体自身消亡了,但它的价值会渗透到群体中,永垂不朽。结合作者生平,苏轼的政治功绩,文章辞赋,书画艺术,乃至对文坛后辈的栽培、对美食的评价、对家人朋友的积极影响,都使得他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第二层:古希腊柏拉图(Plato)的理式(Ideas)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形式(Forms)之辩。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多变的,但是构成这些物质的“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事物本身的实体才是事物的本质,才真正具有价值。(PPT)所以这里也反映出苏轼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特点。

教师总结:苏轼能准确、客观地看出个体和群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且肯定个体对于群体的价值,这对于我们每个活着的个体来说是一种奋斗的动力。我们不一定有苏轼那么成功,那么全才,但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可以为身边的人带去幸福和喜悦。

教师提问:“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组三学生回答:

第一层:“物各有主”说明了苏轼有宿命论的思想,“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观点。这也是苏轼宽慰自己的另一种方式:他安慰自己得不到重用是因为他命里没有高官厚禄的福分,这是先天命定的,所以不必太苛求自己达到。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豁达和随缘的心态。

第二层:“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则更反映出苏轼高洁的品格和不趋炎附势的节操。他认为如果要违背本心、违背道德、违背命运,靠谄媚和抢夺来换得富贵荣华,则是他极为不齿的事。即便一丝一毫这样的金钱他都不要,这反映出苏轼有着对不义之财、不义之位严厉拒绝的坚定的信念。

教师总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这里苏轼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真正让苏轼立于中国古代士大夫之林而永垂不朽的,不只是他的文采和艺术,更是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他的高尚让他可爱,可敬,可以值得一千多年以后的我们继续来学习他的文章,学习他的为人。

教师提问:“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组四学生回答:

第一层:“清风明月”是一种意象,象征自然清新的环境和美好愉悦的心情。它的起源是谢朓“凉风吹月露”——李白“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欧阳修“清风明月本无价”——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在《超然台记》中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必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PPT)这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相一致,说明只要有一颗能欣赏美好的心,愿意打开眼睛和耳朵,幸福和美好就自然能到达人的心灵。

第二层:“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说明了美好的风景是造物者源源不断供养给我们的,就是让人类在受尽苦痛之后享受的。世事无常,唯有自然永恒,唯有自然才是安慰人心的所在,所以这里是老庄思想中的“返璞自然”说服了作者,使得他能更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切。

教师总结:这里就向我们问了一个问题:哪些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哪些又是奢侈品?作者告诉我们,惬意的环境和舒心的心情是我们生活幸福的必需品,而功名利禄则是奢侈品,得之则幸不得则命,不要执迷不悟,不要耽误了享受身边真正重要的东西。

第五段(第二课时)

学生E展示图画并解释创作的意义。

教师提问:最后一段“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人物描写反映了“客”的情感有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使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出“客”已经被苏轼说服了,由衷地感到轻松愉悦起来。他们没有继续对话而是吃吃喝喝,枕藉而卧,这样尽情尽兴地玩儿,是为了达到“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效果,让读者自己揣摩苏轼内心情感已从沉重转向潇洒旷达,这样的表述更含蓄隽永。

教师提问:这里的“客”是真实存在的人吗?为什么要写成“主客问答”的结构?

学生回答:这是赋的特征,且可以表达苏轼思想的两面性。如果用游记散文的方式来写,会没有显得杂乱,所以不如把负面、抑郁的思想用另一个形象表达出来,通过两种思想的激烈交锋,使得最后的主旨得来的顺理成章,而无故意造作之感。此外,两人对话饮酒,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情节更曲折,比单独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来得有可读性。最后乐观的“主”说服了悲观的“客”也使得文章结尾显得充满希望和昂扬之情。

教师提问:“不知东方之既白”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深层含义吗?

学生回答:情景交融、象征和双关。字面上看,作者已经经历了黑暗的一夜,现在天终于亮了。而从人生经历上看,作者经历了生死大关和戴罪被贬的悲惨生活,他的内心灰心颓废消沉,而现在经过清新风景的洗礼,他突然看开了人生起落和种种的不公平,“曙光”终于照进了他的内心,他的世界开始透出了光亮和希望。

教师提问:最后一段对整篇文章来说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第一层:首尾呼应,使得整篇文章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圆形结构。从泛舟饮酒开始,思绪飘向了古人,后又感慨自己的人生。从消极悲观到淡薄荣辱,甚至还看到了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最后又回归到泛舟饮酒上来。看似生活没有改变,实际上却真真实实地帮助了苏轼解开绑缚在心头的枷锁,是一次真切的思想超脱的过程。

第二层:同时回归生活,也反映出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眷恋生活的人,他无法离开现实太久,总要回到真实中来。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文人、哲人和真人。最后一段的出现也可以看出苏轼通过道家“出世”的思想,变得更为旷达,但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儒家的社会性上,表现出儒家的入世思想。

课文总结(第二课时)

教师提问:整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反映出了道家的什么思想?

学生回答:

第一,“反者道之动”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这篇散文的事件发展顺序就是根据“乐极悲来”,“否极泰来”,“因悲生悟”的规律来写的。乐与悲到了一个极致后就会相互转化,人生也就能继续向前发展了。

教师提问:整篇文章中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各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共同构造了诗情画意的事件和场景,记叙、描写和议论则阐释了理论意趣。正是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完美表现了事件、场景、情感和哲思。

教师提问:整篇文章的句式、音律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

西汉大赋(大段铺叙排比对仗,严格平仄押韵)——汉末魏晋抒情小赋(朴素精巧多样灵活,更多抒情)——南北朝唐初骈赋律赋(严格对仗、临场限韵)——唐末北宋散赋(摆脱典故的堆砌和音律的束缚,句法较自由,整散结合,长短交错,音韵上有押韵的要求但不高。)

本篇韵常常押在每句最后一句,每隔几句换一韵脚,“水光接天”“羽化而登仙”、“击空明兮溯流光”“望美人兮天一方”等等,使得全篇散赋似无韵而有韵,将全篇的朗诵节奏都放在了韵中,天然浑厚,毫无人工刻凿之痕。

教师提问:整篇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欧文如潮)苏文如海,洋洋洒洒,舒卷自如。清新,优美,感伤。富有真情实感,意味隽永。

教师结语:这篇《前赤壁赋》富含深刻的哲理,复杂的感情,多样的手法,多重的表达方式,以及运用了比赋表达感情更自由疏放,又比单纯的散文更有诗韵味的散赋,简直是精品中的精品!这就是这篇文章美的地方,大家感受到了吗?

板书设计

道家 儒家

齐物论 入世思想

游世思想

返璞自然

反者道之动

教学反思

《前赤壁赋》中蕴含的思想和观点非常复杂,这是因为作者在“乌台诗案”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所以他开始反思自己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解释清楚这篇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每一层含义,再用一个整体的视角去总结,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将作者的思想与道家儒家,甚至西方哲学结合起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而且苏轼豁达乐观的精神也能给高中生们一个启发:无论生活中遇到何种困境,都请微笑面对,都要试着在生活中发现快乐和美好。这对于他们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行也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手法句式音律等等也同样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它们是作者艺术价值的体现。我们常说《前赤壁赋》是千古美文,但它美在什么地方呢?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呢?这是我们教师要好好思考的问题。所以我采取了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散赋与散文和赋之间的比较,以及对语言风格的体会,来证明这篇文章的高超和优美。从而既能让学生在口头评论考试中准确做出评价,又能让他们意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好,让他们产生喜爱之情。这也就是我选择苏轼的散文作为IBDP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IBDP中文课中的苏轼《前赤壁赋》

刘颖鸿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IBDP中文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本科,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征稿

欢迎熟悉国际课程教与学的读者积极投稿!无论你是学校还是机构里教授国际课程的老师,还是孩子正在读国际课程的家长,抑或是在校学生,欢迎来和外滩教育数十万读者分享你们对国际课程的心得。文体不拘,题材不限!投稿邮箱:Tbeducation@qq.com。

“国际课程园桌会”回顾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喜欢就点赞▼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