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男一般指的是潘安、高长恭、嵇康、卫玠,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把嵇康换成宋玉,宋玉的才华与德行与嵇康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因此本文更倾向于有嵇康的“四大美男子”版本。
翻阅历史,你会发现一个残忍的事实,这些俊男中的极品男神,竟然毫无例外都死于非命。
没事找死
潘安,原名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文学家。童年随父亲生活在巩县,少年时来到洛阳,才名远播。
晋武帝亲自耕田,潘安作赋以美其事。
文章“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疾”写得太美了,以至于遭到同僚嫉恨,十年不得升迁。
潘安三十几岁任职河阳县令,曾令全县大面积种植桃花,“河阳一县花”典故即来源于此。
潘安不仅文章写得漂亮,还生来“美姿仪”,“貌似潘安”形容男子美貌,潘安究竟有多美?
《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掷果盈车”的典故,潘安每次外出游玩,就会有许多仰慕他的中老年妇女往车子上投掷水果,每次回家,都会收获满车的水果。
潘安用情专一,妻子死后不再续娶。
美姿仪的外貌并没有给潘安带去幸运,晚年陷入一场政治漩涡之中。
早年不得重用的潘安后来投靠了以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及其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一次,潘安被安排写一篇祭神的文章,然后让太子司马遹[yù]誊写。
太子醉酒,就稀里糊涂抄写了一遍,潘安又修改了部分词语,就成了谋逆的文章。
太子因此被废,生母被处死,贾氏集团奸计得逞。
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后,立即抓捕潘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潘安在洛阳被杀,夷灭三族,时年五十三岁。
冤杀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又名高孝瓘、高肃,东魏大丞相高欢孙,大将高澄第四子。北齐建立后,被封为兰陵郡王。
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这位大帅哥还骁勇善战,爱惜士卒,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
邙山之战,高长恭率领五百骑兵为中军,两次冲入北周军队的包围圈。
因高长恭戴着头盔,金墉城中守军不辨敌我,高长恭就摘下头盔露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美貌,使城上守军可以辨认出来,于是派弓箭手保护他,万箭齐发射向敌军。
齐军越战越勇,北周军队被上下夹击很快溃败,高长恭成功解围,自此在军中威名大振,士兵放开嗓子,狂吼战歌赞美高将军,这就是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高长恭得胜归来,皇帝召见时关心地问他:
“你作战太勇猛了。还敢往敌阵中闯,要知道这样很危险啊!”
高长恭回答:“这是我的家事!”
皇帝一听不乐意了,朕的家事也是国事,咋回事儿?
这小子要和朕分家?
一杯毒酒送到兰陵王府,一代英豪就这样含冤而死。
看杀卫玠
卫玠,字叔宝,小字虎,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一带)人,魏晋时期著名清谈名士、玄理学家,号称“晋朝第一美男子”,初任太傅西阁祭酒,后任太子冼马。
卫玠幼年时就表现出超凡脱俗的美貌,曾坐着敞篷羊车在洛阳大街闲逛,引发围观路人赞叹不已,人们称他为“璧人”,纷纷招呼亲朋一睹风采。
卫玠的老爸卫瓘(邓艾就是他杀的)叹息说:
“这孩子太不寻常了,可惜我老了,不能看到他长大的样子!”
卫玠的舅舅看到外甥俊朗的外表和不同凡响的谈吐,有些自惭形秽说:“珠玉在前,觉我形秽。”
卫玠美貌遭遇围观并非一次,而且每一次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晋书》称:“观之者倾都。”卫玠这孩子不仅貌美,还能说会道,说话一套一套的,滴水不漏,大家听卫玠聊天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卫玠唯一的缺点竟是致命的,那就是身体虚弱,别看他乳名叫“虎”,其实就是个病猫,虚弱到何种程度呢?
就是话说多了也能病倒。
母亲担忧他,所以就禁止他和别人聊天,只是在重大社交场合才破例让他一展风采。
某日卫玠外出,这一次“观者如堵墙”,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是水泄不通,狗仔粉丝团的热情令人叹为观止。
卫玠本来就虚弱,可能是被狗仔队挤伤了,也或者被粉丝看缺氧了,回家不久就病逝了,时年二十六岁,“看杀卫玠”的典故说的就是这段儿历史。
错杀嵇康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常与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等友善,在一起饮酒谈玄,遨游于竹林(今河南辉县西北),故号竹林七贤。
嵇康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晋书》记载: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这段的话的意思是,嵇康小时候是个孤儿,少有奇才,卓尔不群。
身高在一米九零左右,不矫饰造作,属于天然美貌。
看到嵇康的人忍不住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好友山涛评价他:“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称嵇康:“康美音气,好容色。”
司马氏擅政,欲取代曹魏政权时,曾拉拢嵇康,遭冷遇而结隙。
美男子大帅哥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的飞扬跋扈,毅然选择归隐竹林,司马昭以其好友山涛多次劝说不为所动。
嵇康退隐竹林后的一天,身为贵族的书法大家钟会慕名拜访嵇康,正与向秀在树荫下忙于打铁的嵇康爱搭不理使钟会十分难堪,
正欲辞别时,嵇康调侃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气急败坏:“问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拂袖恨恨离去。
东平人吕巽吕安兄弟二人均为嵇康的好友,后来吕巽投靠钟会,得宠于司马昭。
有一天,吕巽以酒灌醉弟媳并将其奸污,吕安之妻不堪受辱自缢而死。
吕巽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告弟弟吕安有殴打母亲之举,吕安遂被冠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发配到蛮荒之地。
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言辞激烈,据理力争。
钟会乘机谗言,劝司马昭杀之。当时有三千太学士愿以为师,跪求赦免嵇康,遭司马昭拒绝。
魏景元三年(262年),年仅三十九岁的嵇康临刑前神情自若,奏《广陵散》一曲后从容赴死,名曲自此失传。
古代四大美男子除了摄人魂魄的美貌,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才气过人,这也最容易引发宵小之辈的羡慕嫉妒恨,加之才子持才傲物,多狷介傲慢,因而遭致灭顶之灾似乎在所避免。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古代四大美男子是谁?_古代4大美男子
古代四大美男一般指的是潘安、高长恭、嵇康、卫玠,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把嵇康换成宋玉,宋玉的才华与德行与嵇康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因此本文更倾向于有嵇康的“四大美男子”版本
-
王凝之和谢道韫的爱情故事_在红楼梦里,谢道韫的咏絮才被用来形容
说起谢道韫,我们并不陌生,这位东晋才女,从小就能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唯美意境之语。她是东晋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著有《泰山吟》是当时闺中少女的典范。 然而这样一
-
王羲之一生_王羲之小时候
文/宋蒙 王羲之幼年时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也不善于与人交流,看上去是个很普通的孩子,长大后却像换了一个人,变得能言善辩。 《晋书》说他“幼纳于言,人未奇之”。 《世
-
曹操为何故意提及望梅止渴的故事_望梅止渴的故事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品质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的热,骄阳似火,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之中走得人困马乏,曹操急命部下去找水源,但这个地方是荒无人烟,那有水呀!曹操命令挖井取水,
-
在三国演义中是谁留下了望梅止渴的典故_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讲的是下列哪个人物的故事
为了尊重每个人的解释权,小弟只摆出一些观点,简单加之自己的思考为大家呈现,不做深入探讨。 另外,小弟只参考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后汉书》,《世说新语》和《含山县志》。
-
王羲之的风骨与性情阅读答案赵海菱_王羲之的品格
兰亭雅集 陈云龙/绘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本身亦是字字珠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虽不曾入选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但这决不影响它在后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王羲之此文
-
从望梅止渴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望梅止渴中曹操说谎的行为
自欺欺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想,“望梅止渴”绝对当仁不让! 望梅止渴:字面上的意思是,人在口渴的时候只要说起有酸梅吃,就会口中生津,从而达到
-
三国演义望梅止渴的故事_历史故事的成语望梅止渴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发生在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和刘备。原文如下: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
-
望梅止渴是历史故事成语吗_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来源〗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
-
为什么称王羲之为圣书_《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世推崇为书圣。那么,作为书圣的王羲之,究竟“圣”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王羲之高尚的道德
-
望月怀远的诗意_望月怀远的赏析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本是我们中国人的的传统心态。东晋名士刘惔就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