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等人历时19年编撰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巨著。
1. 事不副言,惧贻谴诘——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
释义: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就会招来谴责和质问。
2.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听人说的不如去亲自经历,亲耳听到的不如亲眼见到。
3.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一辈子都不说一句怨恨的话,圣人都很难能够做到这样。
4. 君无君德,臣安有臣节!——《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
释义:君王如果没有德行,臣子怎么会有臣子的礼节呢?
5. 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
释义:标杆如果是弯曲的,那么他的影子也一定是弯曲的。如果水源是清洁的,那么流出的水也一定是干净的。这句话说明,如果上级是公正廉明的,下面的人自然也不会有所偏私。
6. 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释义:从古至今,任用那些文韬武略的人辅佐,哪里全部都是通过科举选拔的呢?
7. 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此吾所能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人人都有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我不勉强回答我原不了解的事,这是我能做到的事。
8. 菟丝有丝之名而不可以织,燕麦有麦之名而不可以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
释义:菟丝有着丝的名称,但是不可以用来纺织,燕麦虽然有着麦的名字,但是不可以当做食物来食用。指华而不实。
9.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
释义:能够确定决定性胜负的方法有三点,第一是形,第二是势,第三是情。
10. 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释义:国家汇集了天下所有的权势和地位,得道的国君就会能够得到大的荣耀和显贵,成为那幸福的源泉。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_资治通鉴语录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等人历时19年编撰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巨著。 1. 事不副言,惧贻谴诘——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 释义: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就会招来谴责和质问。 2. 口说不如身逢
-
资治通鉴读史明智发言稿_资治通鉴的史料价值
考虑到众网友平时闲暇时间都比较少,基本都是靠自己的休息时间学习的,我决定把《资质通鉴》这本书(古文太长,只发白话)分解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在生活的缓冲中有更深层次
-
隋末有哪些割据势力_唐末割据势力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开凿运河,修筑长城,同时又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以三征高句丽失败为导火索,上至关陇集团贵族下至平民百
-
论吐蕃王朝_吐蕃全盛时期疆域
公元763年,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又发生了一件堪称奇耻大辱的大事。这年十月,吐蕃大将达扎路恭(汉名马重英),竟然率军长驱直进,攻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当时的皇帝
-
生不用封万户侯_生当封万户侯
《史记·项羽本纪》:番君将梅鋗功多,故封十万户侯。 列侯是秦汉二十等爵中的最高一级,是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代表极高的荣耀和地位。列侯以户数多少计算,大者不过万户,少
-
瓦岗军将领排名_隋末隋朝名将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早在大业七年(611年),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人翟让因畏罪逃亡到瓦岗寨(今滑县南),继而聚众起事。不久后,同郡的王伯当、单雄信、
-
蔺相如完璧归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完璧归赵看出蔺相如是什么人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
-
王安石是不是改革家_王安石是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什么之一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一本大32开的书,邓广铭创作,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印刷的一部作品,已于2007年9月1日正式发行。现在各个书店均有销售,可以全面的了解一个真实的王
-
铁肩担道义中的铁肩_铁肩担道义铁肩道义是指
王船山说过:“读史不难,难在论史。”王船山就为着体现这一句话,所以 写了一本《读通鉴论》出来。王船山的《读通鉴论》,现在看来,不一定是一本 好书,但王船山确曾教人以读史的方
-
历史对王世充的评价_
隋朝末年,由于统治者所实行的一系列的腐败政策,使得百姓对于隋朝的统治十分不满,各种起义开始在隋朝发生起来,在众多的起义之中隋朝的统治地域开始被各种势力所割据。王世充作为
-
史记与资治通鉴哪个更值得读_读史与治史
史学如何经世?——王夫之《读通鉴论》 推荐人:朱偲 作者简介 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学者尊称为船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崇祯十
-
唐太宗的军事措施_唐朝禁军为什么给太监
开元十八年,接连出现的 三件事 , 让唐玄宗极度不安起来,他终于还是对北门禁军起了戒心。 第一件事,还得从北门禁军“实际掌权人”王毛仲说起。 王毛仲,诛杀太平公主行动的功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