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策略的辅助,有了策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所谓的策士,这些人也就是后人称为的策略家。
战国时代,最著名的策士组织有一个流派,叫做纵横家。
纵横家在战国时期,已经把智力当成商品一样出售,所谓的待价而沽,说的就是他们。
他们为了抬高自己的价值,大力吹嘘口舌之功。
在战国之前,有一个叫做儒家的流派,重义而轻利,甚至在说教时斥利而崇尚义。而纵横家的出现,则勇敢地撕开了儒家的那一层虚伪的面纱,旗帜鲜明地提出,争名者于朝,争利着于市。
他们以名利双收为追求的目标,载千金为游说的资本,以实利为诱人的钓饵,求扬名为杀身的报偿。在当时,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几乎成了策士们的口头禅。
在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一个叫做唐雎的策士,他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也敢于为国献身。九十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于魏国。
他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魏国属国安陵的阴谋。
唐雎靠的是什么本事才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其实,就靠一张嘴。
有的人可能会反驳,那不是靠得一个智慧的头脑吗,怎么会仅仅是一张嘴?
其实不然。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非常聪明,却不善于表达,有时想的和说的完全是两码事,这也就是说,有的人明明有一颗聪明的头脑,但却碍于没有好的口才,默默在基层奋斗,而没有上升机会。
这样的人有很多。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个人才。
在我国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相与争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都需要大批人才。
此时,像唐雎这样有口才的策士便应运而生,各个诸侯列国的统治者便招募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
门客在那个时期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掌握政策、运用策略,掌管外交和军队。
唐雎也是这样一个人。
在《战国策》的魏策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
信陵君杀死了晋鄙,拯救了邯郸,击破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
这个时候,门客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
信陵君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破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
信陵君说:“我敬遵你的教诲。”
这段话概括起来就是说,魏无忌,等会你见到赵孝成王,千万不能说你救了赵国,要把救赵的事情给忘了。
这话劝诫的非常在理,魏无忌是魏国人,赵孝成王是赵国人,为什么魏无忌要救赵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历史事件。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国侵赵,形势危急,赵国平原君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亲自突围到魏国求援。
魏王的异母弟信陵君认为赵魏两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因此,他坚持请魏王发兵去救赵。
当时,暴戾狭隘自私的魏王执意不肯发兵,反劝赵国降秦。
信陵君一看,再求他也没鸟用,于是自己带领三千门下客,自己去救援赵国。
这个时候,魏国的大夫侯瀛建议,如果国能窃取魏王的虎符,凭虎符调用老将晋鄙统率的十万魏兵,赵国之危可解
但是,魏王的宫殿把守森严,盗虎符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找谁来盗出虎符呢?
他们想到了魏王的老婆如姬夫人。
如姬夫人是魏国长亭侯的独生女儿,她生的貌美,一开始看上了信陵君魏无忌。
由于在战国时代,以信陵君为首的战四君子威望非常高,如姬夫人非常仰慕信陵君魏无忌,但是,她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魏王。
这跟很多宫斗剧的情节差不多,但这是真实的历史事实。
当时,如姬夫人的父亲被人杀害,魏王身为一个诸侯王,三年都没有替如姬夫人报仇,但信陵君魏无忌替他报了仇。
由于如姬夫人素来佩服信陵君宽厚爱的品质和合纵抗秦的政治主张,也感念魏无忌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因此,他冒死盗了魏王调兵的虎符,给了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拿到虎符后,说是奉了魏王之命,到晋鄙军中调兵救赵。
晋鄙非常怀疑这件事情,准备亲自去请示魏王,结果还没去,就被朱亥给杀了,终于信陵君统兵八万解赵之围。
这才有赵孝成王出来迎接魏无忌一事。
然而,信陵君虽然窃符救赵,但是却惹怒了魏王。
魏王身为一国诸侯,魏国的实际统治者,虎符竟然被枕边人给盗了。
尽管这次仅仅是窃符救赵,但这是一件大事。
古人眼里,枪杆子才能出政权,没有兵,称王了 又有个屁用。
魏王觉得,这次你敢盗虎符,下次就有可能谋反。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信陵君魏无忌当时拿了虎符,直接倒戈攻打魏国都城,估计魏王就完了。
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事情。
所以,魏王杀了信陵君全家,信陵君的母亲魏太妃代为了代替如姬夫人受过,自杀身亡。
如姬夫人因盗虎符逃,被魏王责难,就逃出了魏国宫殿。
出宫后,如姬夫人本可以逃至邯郸请信陵君保护,但为了不损害信陵君的声名,在父亲墓前也自杀。
窃符救赵虽然很风光,举动很悲壮,也救了赵国,但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本来,这篇文章是讨论策士这个群体,继而突出唐雎。
写到这里,猛然发现跑题跑的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那么,我现在就自己折回去。
说到唐雎对魏无忌信陵君说的这一番话,足以证明唐雎这个人的口才是非常好的。通过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本不出名的人,由于救了老大,坐上了交椅,结果整天傲得不得了,整天把我救过大哥的命这句话挂嘴边。
要知道,大哥听到这句话,得是多么想骂娘。
一个人要明白一个道理,小恩是恩,大恩就是仇了。这跟升米恩,斗米仇,是如出一辙的道理。
再来看看唐雎,他是怎么施展他的口才的。
他劝诫信陵君魏无忌的时候,不是用直白方法,而是采用迂回切入。
唐雎先对信陵君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
这四句话,没头没脑,看似不着边际,不知所云,信陵君也的确不明白。
心中疑惑之下,自然会问:“为什么这么说?”
于是唐雎不慌不忙,就信陵君的疑问,为他解释这四句话:“别人憎恨我,不可以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
这四句话可分两层,前二句为上层,后二句为下层,上层为宾,下层为主;在下层中,前句为宾,后句为主,宾主相衬,顿挫有致。
“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大家都知道,语文课上,老师说过,双重否定,具有强调作用。
这句话也是唐雎这番话的主旨,于是由泛言可忘与不可忘,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规劝的现实的具体的问题:“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这段话水到渠成,情理自现。
而信陵君对唐雎之谏,信陵君欣然接受。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唐雎先从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种情况说起,再具体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于我、我有德于人而应采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种态度,最后才落实到信陵君救赵一事上,说明这是有德于赵、不可不忘之事。
辩证说来,这些环环相扣,严谨有致;语句反复,却不刻板,回环有味,令人深思。
这就是战国策士的魅力。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 上一篇:小学唐诗三百首全集朗读_小学生课本唐诗三百首
- 下一篇: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_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唐雎说信陵君启示_读唐雎说信陵君的感悟
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策略的辅助,有了策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所谓的策士,这些人也就是后人称为的策略家。
-
一家之言胜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狮_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六国,终于身挂六国相印,结成抗秦联盟;其同窗好友张仪则凭其口舌之才游说六国
-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_初中考试文言文不会怎么办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借字与
-
吴国楚国之战_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用什么思想打败了楚国
今天天少跟大家说一说春秋时期南方的战争形势,前期主要是吴楚之间的争斗。 楚国熊氏一族,最初居住在长江上游,楚始祖受封于丹阳,在今天湖北省的西部,之后熊氏逐渐东移,兼并鄂西
-
天生我才必有用下一句怎么说_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线阅读
【1】 刘彻(汉武帝)时代,有两位将军名震天下,一是李广,另外一位叫程不识。 两人都很能打,几乎百战百胜,旗鼓相当,唯一不同的就是,行军作战风格可谓猪狗分明。 程不识行军打仗
-
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谁_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一飞冲天”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不过有些人纠结的是,这个成语究竟说的是春秋的楚庄王,还是战国的齐威王哪?其实,按照《史记》里的记载,这说的既是楚庄王,又是齐威王,今天
-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原因_东周礼崩乐坏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都重视身份地位,贵族的爵位向来都是可以世袭的,按说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官二代”的日子过得可比现在滋润的多了,随便你尽情的啃老。但咱们今天要讲的却是一
-
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_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
之所以讲封建史要从商鞅变法讲起,这也是一个引子,在开始之前,给大家做个延伸,那就是何为封建社会?狭义上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这种提法最早是指西欧的中世纪的国家结构,中国夏
-
商鞅同时期变法有哪些人_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千古传,古今能有几人比? (诗雨云) 其一 内忧外患帝王忧,孝公有心图秦强; 卫鞅年少好刑名,专研法治霸王业。 一听孝公求贤令,只身向西展雄才。 三见孝公论王道,舌战群臣
-
信陵君 战国四公子_信陵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公子信陵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的一生之一(点这里) 那一年宾客满堂,把酒言欢,在高歌笑语中有门客提及到了候赢这个名字,并讲了几个关于他的轶事。“满堂花醉三千客,更无一人是知音
-
战国时期魏国灭亡原因_魏国的衰败
三家分晋后,魏国迅速崛起成为中原一大霸主。等魏惠王即位后,魏国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对于周边国家拥有绝对的压制力。不过到了魏惠王执政中后期,魏国接连败给齐国、秦国还有楚国
-
信陵君窃符救赵后的结局_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小说吗
昨日央视版《大秦帝国之崛起》第30集讲到,秦军兵伐邯郸,久攻不下。赵王派遣赵胜出使楚魏两国请援,出使楚国的故事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在重复。剧中对于平原君出使魏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