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归去来辞卷
《归去来辞卷》,纸本,纵32厘米,横181.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东坡书法兼得二王、顏真卿、李邕、杨凝式之长,其书风充分流露瀟洒奔逸豪迈不羈的气概。此卷文字意态丰腴,结体稳密,纵笔重,横笔轻,撇戈笔划,左伸而右缩,为苏字特色。
苏轼—东坡苏公帖
《东坡苏公帖》,又名《东坡书髓》、《西楼帖》,为苏轼书迹刻帖。宋乾道四年(1168)汪应辰撰集,刻于成都。末尾跋云:“东坡苏公帖三十卷。每搜访所得,即以入石,不复铨次也。乾道四年三月一日,玉山汪应辰书。”又有陆游跋:“成都西楼下有汪圣锡刻东坡帖卅卷。”“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京师,脱败,再装缉之。”清道光间,南海廖甡选翻此帖部分而成《观海堂苏帖》,其后又有长白瑛桂翻刻此帖部分,仍名《东坡苏公帖》。原石刻拓本,今藏天津博物馆。
苏轼—屏事帖
苏轼书于元丰八年(1085)。纸本。行书,信札一则。凡三行,计23字。25.1厘米×23.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孔凡礼《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四《与友人一首》注云:“简中所云'宣猷’,当指王庆源,苏轼乡中前辈,此简当为舆乡人者。”不知以何为据?东坡本集卷三十有诗序曰:“庆源宣义王丈,以汇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黄山谷《题子瞻与王宣义书后》云:“庆源,初名群,字子众,后改名淮奇,又易今字。其驭吏威爱,如家人法。”任渊《山谷诗注》云:“庆源,东坡之叔丈人也。晚以垒举恩得官。”“宣义”乃宣义郎之谓,而非其字。大约乃致仕时由正九品的县主簿,提升为从八品宣义郎街而退休。但“宣义”非“宣猷”,抑或宣猷是其别字?待考。
此帖中云:“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则必在东坡上述诗之前,因“计已”乃推断,而非实信,而诗作于元皊三年,此札则应在此之前。徐邦达考《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云:“谨按札内云:'至常乃附区区’,考轼凡三次至常州,此当第二次。”这是合乎情理的。
《东坡纪年录》:“熙宁六年癸丑……除夜宿常州城外作诗。”诗乃《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诗云:“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此次东坡赴常,润赈饥,行色匆匆。倘要给乡人写信,未必非要“至常”,在冬日野外去写。常州野外住一夜,第二天便到了丹阳,有《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一首。这是东坡第一次到常州。
王水照整理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元丰八年乙丑。先生正月离泅上,至南京,寻得请常州居住。三月六日,先生在南京,闻神宗皇帝遣诏,寻自南京复赴常。五月一日,过扬州,游竹西寺,寻有旨复朝奉郎知登州。七月自常赴登。”这是东坡第二次来常州。这次是得到神宗皇帝批准,准备终老常州。待定下一个长期居住的地址后,再给蜀中乡人写信联系,实属合情合理。故此帖中称“至常乃附区区”云云,想为正月在南京时所作。
施宿《东坡先生年谱》:“建中靖国元年辛巳。六月,至常,病甚,乞致仕。表大略云:'臣素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了嬗粥,所以崎岖万里,奔归常州,以尽余年。五月问行至真州,瘴毒大作,乘船至润,昏不知人者垒日。今已至常,百病横生,全不能食者二十余日,自料必死,欲望朝廷哀怜,许臣守本官致仕。’一请而获,以七月二十八日公薨于常州城中。”时年东坡已六十六岁,而乡里长辈“宣猷丈丈”尚在世的可能性已不大,东坡在这次住常前写此札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释文: 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未敢上状。至常乃附区区。轼惶恐。
苏轼—覆盆子帖
释文 覆盆子甚烦采寄,感作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
苏轼书于元丰中(1080——1083)。纸本。行书,信札一则。凡六行,计44字。27.7厘米×44.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草•覆盆子》:“释名,当之曰:子似覆盆之形,故名之。时珍曰:五月子熟,其色乌赤,故俗名乌隵,大麦莓、插田隵,亦曰栽秧隵。”故覆盆子乃南方之植物,栽秧季节可采集,似莓而可食,又可人药。因之东坡托人“采寄”。因之,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断为此帖为东坡在黄州时所作,有理。但徐先生云:“考杜沂字道源,子孟坚,曾官黄州,父子多与东坡交游。”此亦如实。但又云:“此帖中说:‘令子一相访’,或者就是指孟坚,则此帖可能是给杜沂的。”这种假设,理由欠充分,难以为信。
拙《京酒帖》考中据王文诰《东坡《游武昌寒溪西山寺》〔按〕:“道源非久赴官,然不详何官,其子孟坚为县,亦至黄州。”由此可见,东坡是不便叫杜道源为其“采寄”覆盆子的。杜孟坚为县令,杜道源想也同住城内,东坡住在城南郊外不远,而陈季常却住在黄岗县北一百多里外的岐亭镇(《太平寰宇记》:“歧亭河,在麻城西北八十里。唐武德三年,于县置亭,州取此为名。《九域志》:“淮南西路黄州,沿黄岗县。麻城,在州北一百七十五里,四乡有歧亭镇。”)。陈季常乃“逐于光、黄间”的隐逸,而拜托县令杜孟坚之父杜道源为之送达“一书并信物一小角”,是必须有特殊原因的。或因道源有事于歧亭,或因道源赴季常歧亭之约会,帖中皆未讲明。所以很难推断此札是写给“非久赴官”之杜道源的。
此札乃一便条,末二行似代替笺封之言。如是,则此札便是给陈季常的了。观《季常帖》,亦乃近似此帖之便条,且书体颇相近。
苏轼—归园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苏轼
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苏轼—令子帖
苏轼《令子帖》 书于绍元年(1094)。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4行,计50字。30.3厘米×25.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又为《致杜氏五札之四》。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佚文汇编》时,判为《致杜道源》,时间定为治平二年,不合。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判为“黄州时给道源的”,亦不合。文中所云“令子”,已不应是孟坚,而应是孟坚之子唐弼。
绍圣元年四月,东坡在定州任上,就任落两职,追一官,知英州。他“火急治装,星夜上路”,“忧悸成疾,两目昏障,仅分道路”,行至滑州,便有《赴英州乞舟行状》,十分狼狈,正合帖中所云“患难流落中”。未至英州,又再贬“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大约在五、六月之间,途经金陵,正遇上道源卒。吴秆跋云:“孟坚丁外艰,子瞻赴英州阻风石头。”东坡“辄送十缗省为一奠之用”,并在此札中申明:“患难流落中,深愧不能展毫末也!”
此帖书体近于晚年。匆忙中,“患难”二字亦写颠倒,想必为绍圣元年“道尽途穷”之际观其书,足见其情其心。
【释文】:
令子所示 专在意 来日相见 即达之 但未必有益也 辄送十缗 省为一莫之用 患难流落中 深愧不能展毫末也 不罪不罪 轼手启
苏轼《邂逅帖》(江上帖)
苏轼《邂逅帖》,又称《江上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启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厚书且番。起居佳胜,令弟爱子各想康福,余以面莫既人回,忽忽不宣。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四月廿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