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大学》解析_《大学》是( )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大学》解析_《大学》是( )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27 03:03:45
阅读:
四书解读六卷之:《大学》人性本善根深蒂固

作者:高振凱 中国孔子网【原创】栏目独家发布

《大学》之人性本善根深蒂固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尧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译文】

《康诰》说:“能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

【解读】

《康诰》《太甲》《尧典》这都是没产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前之文献。《康诰》是周代的文献,《太甲》是商代的文献,《尧典》是尧舜时代的文献。由此可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文化没产生之前尧舜、夏、商、周千年,中华民族先祖就已经明知人固有正大光明的善本天性了,就相信人类可以“自成自道”修养道德,就相信人人都能遵守天生固有善本,人人都能修心养性而自善其身。

在我们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人性本善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其实并非如此。树立人性本善,认为人能修身至善,人人都能自我弘扬光明道德思想,远远产生于尧舜时代,比儒学文化提前了两千年。接下来夏、商、周之三朝都是上承尧舜之道,坚持率人善本立道施政治国平天下,创造实现了根深蒂固,源远久长的中华传统德政礼制之文明。如此说来,儒家学说以仁为本,率人善本立道施教的德政思想,只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并非儒家首创,这确实令我们思发古之幽情,感慨中华民族德政文明积淀是何其之深厚!说明了这个“人性本善”与“明明德”的理论是根深蒂固,源远久长,是木有本,水有源的中华固有之文明。

《康诰》《太甲》《尧典》古典文献向我们表明的是,人性固有善本天性,人人都可以自成自道修身至善。这和后来孔夫子所倡导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还是有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差别。“性相近也”孔夫子如此所言,与古代先圣观念相契合。孔夫子认为人都有同样的善本良性;然而孔夫子所说的“习相远也”就显得见识更深刻了。以孔夫子来看,人虽然都有天赋予人的善性,如果后天教育跟不上,人也会在优劣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而产生优劣之变。孔夫子的观念是,首先诚信人有先天之善本;又强调了后天人为教育的重要性。

以尧舜、夏、商、周近两千年来看,都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人都能弘扬启发自己美好的天性。那么,这个天赋人的禀性我们又当做何理解呢?其实这个天赋人的禀性不外乎仁、义、礼、智、忠、孝、诚、信之德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让之心,礼也;非之心是,智也”。(《孟子·梁惠王下》)又如:忠则无诡;孝则亲人;诚则不伪;信则不悖,如此人之固有善本德性对每个人而言,即是不经教化人人内心中都潜在有如此高尚的意识。

孟子说如果没有仁、义、礼、智这样的善性,也就不是人了。难道不是吗?我们见到惨景人人皆有不忍睹之情,就会感心情沉重,这是“仁”之天性。

当我们做了对不起人的坏事,自己内心就会产生羞耻与愧疚之感,这是“义”之天性。

当我们受到强暴迫害就会感到痛恨,当我们受到别人对自己恭敬的时候就会感到心情快乐,这是“礼”之天性。

三岁刚会说话的小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争执,这是“智”之天性。

当自己与别人交往的时候,都喜欢别人对自己忠心,这是“忠”之天性。

世间最真诚的爱心莫过于对自己父母,这是人人都固有的“孝”之天性。

当我们与人交往合作的时候,都希望对方诚心无伪,恐怕别人欺骗自己,这就是人人都固有的“诚”之天性。

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关系之间,夫妻之间都希望对方对自己诚信,就怕背叛自己,这是人人都有的崇“信”之天性。

由此可鉴,仁、义、礼、智、忠、孝、诚、信、对每个人而言,无人不从内心深处崇尚敬仰这些德性。难道不是吗?如果有人说你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忠、不孝、不诚、不信你能心甘情愿的接受吗?如果你从内心不愿接受,那就是你天生俱有这样的善本天性。

人性本善产生于四千五百年以前。后来儒家文化继往开来,创立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中庸》)的教育理论。令人遗憾的是,居然现在有人否认人性本善;反其道而论说人性本恶。如此对于人有善本而不诚信,固执偏倚知末不知本以人的某些私欲, 強调人性本恶来否定人人固有善本天性,显然这是受外来文化影响所使然。如此弃本舍源,不切合实际的思想观念有意义吗?率人善本立道施教,如此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难道都错了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