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句肯定的话:学篆刻,《说文解字》是关紧的一本书,一定要备。
学中国语言文字专业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一个比较痛苦的事儿,就是认真学习《说文解字》这本书的每一个字,为啥说痛苦,就是这本书字太多了,据作者许慎自己说是共收了汉字9353个,重文1163个,说解133441字。不说重文,不说说解,仅文字数,9353个,几乎就囊括了现今所有通行的汉字。《说文解字》成书的时间特别好记:公元100年。就是汉永元十二年,不过许慎编成以后跟他的名字一样谨慎,并没有马上报给皇帝,而是自己又认真做了校对,认真逐字逐句地自检了一遍,直到11年之后的121年,才让自己的儿子许冲上奏说,我家老爹写了一本书,名字叫《说文解字》。
其实学中文的要下死命背这本书一点也不冤枉,据说唐代就开始把《说文解字》规定为学者的必须科目,并且是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中的得点,《唐六典》说:
"掌教文武官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为生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颛业。"
颛,愚昧的意思,就是说,这三本书是开蒙的书,相当于后来说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颛同时也当专讲,不管如何,《说文解字》简直就是那个时候的《看图识字》一样重要的儿童识字教材。
我们都知道,唐以后的中国,科举制度一直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也就是说,你在中国这个国度,想当个官,没有在《说文解字》上下点功夫,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儿。到了清代,小学盛行,民间办学大为兴旺,私塾遍地,这个时候《说文解字》简直就是全国通行的文字教材,让小孩子认字,学书法,《说文解字》是标准。
现在没有科举了,现在也没有私塾了,为啥《说文解字》还重要?
先说一下啊,这里的重要是对汉语专业的,书法学习者,篆刻学习者,至于其他专业的人士,绕道走吧。一、《说文解字》首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
在《说文解字》之前,文字大多流于传说,比如疱牺氏作八卦,比如仓颉造字,这里边的所谓造字过程中造出来的字,没有系统起来,许慎是个聪明人,他给系统化了。他说: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什么是文,就是汉字形、音、义的根源;什么是字,是在文的基础上孳乳派生出来的,从文到字是汉字发展的方向。人家许慎把这个东西完全系统化了。就象英文查字典,我们说,完全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找那个单词,只要知识怎么拼,一找一个准。可是汉字不行,那个时候,没有一个检字法,要找个字,难死了,看见了,也没地方确认是个啥字,也没个工具书可以查,许慎把这个事儿给干了,许慎蛮牛的一个贡献就是建立了“部首”,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部首,然后把所有的文字分部别居,当然了,这个部首法可能不是他发明的,但他把所有的汉字系统整理了一遍,把汉字归纳到540个部首里面,工作量巨大,想想吧,部首法现在仍是中国汉字字典常用的一种编排方法,许慎有多牛,《说文解字》有多牛。
从此之后,有了字典了,大家都查这一本字典,中国的汉字从此规范了。
二、《说文解字》同时还是一部字帖。
最早先的文字,规范后的当然是秦始皇统一之后的小篆,李斯丞相很辛苦,许慎更辛苦,《说文解字》论说的也大都是小篆,也就是说,我们后来如果要找一个字的小篆写法,《说文解字》里全部都有,而且,许慎当初写这部书的出发点就是“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许大神一定是看到了民间众多的字的错误写法,也看到了很多错误的解释,于是,实在忍无可忍,于是下大功夫,把这些文字的正确写法,正确读法,正确的意思,统一给整理出来了,其中正确的写法一节,可以称为字帖。因为小篆的笔法相对标准,藏头护尾,笔画等粗,差不多,弄准确了字形,写出来的书法大致就差不到哪儿去。历代以来,文字学家,书法家们,都以《说文解字》来作为汉字规范、统一的工具。
这也基本上使得,但凡要查一个字的正确的小篆写法,查《说文解字》就可以了。
篆刻和篆书的创作对象当然是篆书,这样一部可以奉为圭臬的书法原始字帖,作为一个书法和篆刻学习者,怎么可能不重视。作为书法和篆刻入门者,每天识得几个《说文解字》上的字,实在是一项不错的作业。
三、《说文解字》同时还是一部文字学专著和书法史专著。
除了字典、字帖功能,《说文解字》还有一个《叙》的部分,就是书末,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讲述汉字的成字过程,特别是详细论述了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汉字六种造字法,即“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个我在另外的文章里讲过。)。“六书”最早见于《周礼》,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的称呼与许慎的略有差别,但大致意思相近,这里不再深究。甚至,《说文解字.叙》还历述了先秦至新莽时期文字书法的发展史,关于这一点,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成了互相印证和补充的两份历史文献。这里面比较系统的文字发展史和书法史,实在是很重要的中国文艺史资料。
看完以上三条,我们大致就会明白,《说文解字》果然是牛到上天的,不多说了,快去买一本,快学起来吧。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