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即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仅就唐宋散文造诣,苏轼应不输首揆韩愈。无奈,唐在宋先,韩昌黎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中国文学的进化发展居功至伟,不容撼动。但论填词做诗,八大家无出其右。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新党领袖、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屡遭贬谪。苏轼词风豪迈奔放、意境高新清远。
赏析:“剑雄品评”认为:丙辰为熙宁7年(1076),该词为贬谪密州第3年时作,时年40岁。每逢佳节倍思亲,与弟弟子由(苏辙)离别7年了。政治上的长期失意(40余年宦海沉浮中,近30年在贬谪中度过),使苏轼尤感心情抑郁,顿生“出世”之渴望,在以前,苏轼这人又特别“入世”,历数其一路的贬谪,总是一路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
起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师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心情郁闷,叩天问月,意欲何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好个苏轼,打听上天宫的事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不耐人间俗恶,灵神出窍、欲神游太虚。不对,升仙是远赴天宫,何来御风归去?原来,苏轼认为,我本列仙班,不过谪居人间,为民纾难耳。区区一字,竟使上阙云收雨止、反客为主。奇逸之笔!以举重若轻之才,施以轻驱重之力,四两反拨千斤,苏轼宋词造诣不愧位居唐宋榜首!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酒酣对月起舞,清影憧憧,高处不胜寒,始觉人间好。此处又起波澜。“出世”理想又为“入世”所替。观大师之词,若乘其舟于汹涌沧海;观者转承占位要快,临字面词体味要锐。
下阙继续写月,从观月体转为写月色。“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色渐转,融融的照进楼阁,柔柔洒入雕窗。子由七年未成聚,今夜无眠且伴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诘问明月,你不应对人们有怨恨吧,为什么在兄弟分离之时,你总是皓月当空,不知人间分离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写出了苏轼旷达转圜的性格。自古难全圆满事,天上人间皆无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嫦娥,此处借指月色,此前的愤慨幽叹、无奈逃避、出世入世终被词人对人间的祝福所替代。既然时空阻隔、相见时难,天各一方的有情人,各自好好的活着,共分千里月色,也是等如相见。此上文为庖丁解牛。
全局:“剑雄品评”认为:跳出细节,俯瞰全局。全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开大合收放自如,人生低谷依然浪漫豪放;虽有出世、入世之局促忐忑,也有挂印归隐、逍遥南山之拟弃。千里做官终为民,一片初心痴不改。终是人品雍容高洁导引词品豪放清远。故,《滹南诗话》评苏词,“天资不凡,辞气迈往,故落笔皆绝尘耳。”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我的头条号,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对联、经济、美文、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原创不易,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 上一篇:沉香的品质_水沉香鉴别
- 下一篇:山西双林寺彩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