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一家人就应该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然而形式上的团圆,不如心灵上的默契,不如精神上的契合。即使身在不同地方,只要心在一起,也就是团圆了。如果一家人虽同坐一起,却貌合心离,团聚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家人就应该是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家就是一个温馨且温暖的港湾,不应该有争执,不应该有争吵。
历史上的苏轼家就是这样,“三苏”是文坛的传奇。“唐宋八大家”,老苏家就占了三位,试想哪个书香门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恐怕家和万事兴才是苏门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情感凝聚,精神契合,家风良好的家族,才有可能创造这样的历史。
亲情对于老苏家十分重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和睦知礼的家庭,怎么不会出现人才?苏轼的旷达与豪爽,恐怕也和一直以来的家庭教育有关吧。苏轼的众多诗词中,写给最多的人不是红颜知己,妻子朋友,而是他的弟弟苏辙。那首最经典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作的缘起就是因为思念自己的弟弟。“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他希望“千里共婵娟”之语能安慰到弟弟。当然弟弟苏辙的心里也是有哥哥的,同样是中秋夜苏辙也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应和。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北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兄弟情深真的可以用这两首词来解释了,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比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刚好晚了一年。哥哥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才说了一年,第二年兄弟二人就团聚了,一起赏月过中秋。虽然短暂的团聚意味着还要分离,中秋一过,苏辙就要去河南赴任,面对兄长,想到哥哥的那首经典词作,苏辙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比起苏轼,苏辙就是个老实实在人。苏轼的词浪漫唯美,苏辙的词则朴素自然。开篇就点名了兄弟两人分隔之久。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有七个中秋没有一起过了。去年的苏轼对月抒怀,而那时的苏辙也在东武之地愁绪万千。因为分别太久了,如今却能够一起过中秋,怎么不让人欣喜。一个“岂意”,表达了弟弟心中无尽的欣喜。
下片则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们的欢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直下诗人的内心感受。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不像苏轼那样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苏辙的词里充满了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吧!分离后的两人命运坎坷,聚少离多,团聚成为了奢望。总觉得苏辙在这首词里表达的心态过于悲观了,毕竟人生能有片刻的团聚就是幸福了,又何必想得太多呢?也许人生就是像苏家两兄弟一样,分开的时候渴望重逢,于是满心期待美好祝愿;而团圆以后却患得患失,担心分开后的忧伤。
无论如何人生总是难以预料的,只有尽力而为,随性而活才不枉此生。正像苏轼和苏辙,纵然人生不顺意,还是用心、用情书写了两首《水调歌头》留下来千古传唱的经典。
- 上一篇:尤溪县海拔_尤溪最高的山海拔多高
- 下一篇:水浒传书摘_推荐一书本书《水浒传》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中秋明月发出了什么的美好祝愿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苏轼在中秋佳节怀念谁
中秋佳节一家人就应该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然而形式上的团圆,不如心灵上的默契,不如精神上的契合。即使身在不同地方,只要心在一起,也就是团圆了。如果一家人虽同坐一起,却貌合
-
水调歌头·游泳经典咏流传_《水调歌头·游泳》读诵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水调歌头苏轼词句赏析_水调歌头苏轼全诗意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_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现代]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百科_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歌曲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
水调歌头中秋米芾_水调歌头中秋朗诵
水调歌头 词/肖hang 目送雁飞远,回首上高楼。 别来无恙,君在何处过中秋? 长夜相思无梦,一阕新词未就,点点是离愁。 望月人无语,谁与泛兰舟。 三十年,多少事,在心头。而今渐老,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_《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
赤壁赋和水调歌头差几年_水调歌头杜甫
湖北黄冈苏东坡塑像 东望大江去,笔蘸碧波遒。千年幽梦难醒,依旧泛中流。任采三分月色,闲酿一江美酒,俯仰醉黄州。拨雾摇兰桨,披月卧扁舟。 啸烟雨,吞宇宙,乘桴浮。东坡稻麦,风
-
水调歌头中秋的意思_水调歌头调歌头中秋
诵读:张雅涵 《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
-
重上井冈山 书法_重上井冈山行书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一首词。文中声情并茂,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将抱负和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展示了一个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突出了毛主席的英明伟
-
水调歌头诗歌赏析_《水调歌头》古诗全文
公元1161年冬,南宋官兵由主将虞允文率领,“以舟师拒金兵,战胜却之”。这是一场关系到南宋朝廷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金主完颜亮也因此次失利被部下缢杀,金兵不得不撤退。这是宋室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