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谁解决了安史之乱_安史之乱成功了吗

谁解决了安史之乱_安史之乱成功了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7 16:04:13
阅读:

大家好,我是猫叔,今天咱继续聊安史之乱。前面咱说到,在朝廷各路大军的打击下,安庆绪已经成了落水狗,躲在邺郡城里不敢动弹,无奈之下,他向自己的二大爷史思明发出了求救信号,并许以大燕国皇帝之位。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做不了的买卖,关键就看你的筹码有多大。安庆绪虽然性格懦弱、胸无大志,但这个基本道理他还是懂的,一下子就抓住了史思明的心思。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安禄山称帝

面对皇位的诱惑,史思明表现得还是比较积极的。这位老狐狸向来都比较会精打细算,反正等朝廷收拾完安庆绪,肯定会调转枪头指向自己,不如先捡个便宜再说。还别说,老将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史思明几万兵力居然稀里糊涂地打了一个超级大胜仗。这里面到底都有什么样的离奇故事呢?不急,且听咱慢慢道来。

撒谎也撒出了新境界,史思明略施小计轻取魏州城

关于史思明的发迹,鄙人在前面曾经写过一篇小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指导一二。简单概之,史思明就是靠一个好脑子起的家,反应快、撒谎信口拈来。这次,史思明把自己的看家本领玩到了极致,一句谎言将魏州轻松拿下。

此时,魏州城的守将为崔光远,这是一位本事平平,但脚上功夫一流的人物,脚上哪方面的功夫呢?俩字:抹油。想当年,安史叛军抵达长安,人家崔光远害怕委屈了自己,赶紧投降了安禄山,谁知,不久就办了错事,害怕被责罚的崔光远,脚底抹油,一路跑到了灵武,拜在新皇帝李亨的跟前,还别说,这一下子,不仅洗刷了自己投降的污点,居然还成了忠臣代表,官运亨通了起来。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攻城战

这位崔光远只是名义上的守将,实际上,军事方面全靠李处崟撑着。这位李处崟是位猛将,个人战斗力绝对爆表,要是单挑,史思明这老头子肯定不是对手。只可惜,敌众我寡,再猛的将军也难以取胜。就这样,魏州城外的战事几乎一边倒,史思明连战连胜,很快抵达了魏州城下。

眼看魏州城墙厚沟深,是个易守难攻的宝地,史思明反应很快,立即心生一计,对城楼大喊:“是李处崟约我们来的,怎么不见他人呢?”就是这么一句话,要了猛将的命。由于崔光远逃跑次数太多,神经变得非常敏感,所以,立即对李处崟采取了措施,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处斩。人刚死,崔光远反应过来了,坏了,中计了,反间计。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史思明剧照

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既然杀了李处崟,也得想办法补救啊。崔光远焦急难耐,不知如何是好,想好半夜,最后决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逃跑。

这么一跑不打紧,崔光远的命倒是保住了,可魏州城却成了一座死城,史思明进城后展开了大屠杀,三万多人死于非命。

李亨私心过重,各路大军缺乏统一指挥,等同群龙无首

这次出征,朝廷几乎拿出了所有家底,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居然没有主帅。关于这个事情,正史上为李亨做了辩护,大概意思就是,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元勋,谁也不好指挥谁,朝廷是为了顾全大局。这种说法,说白了就是清明节烧报纸——糊弄鬼。这里面绝对有李亨的私心,如今,天下大乱,前途未卜。而这场大乱的起因正是由于军事主官拥兵自重,平叛是肯定要做的,但防备武将也绝对不能松懈。万一把安史叛军给收拾了,又增加了新的反叛力量,该如何收场呢?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郭子仪画像

其实,这类忧虑不止李亨有,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这方面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宋朝重文轻武格局。不管咋说,李亨这么安排了,其他大将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出征。不过,为了表面上说得过去,李亨还是任命了一个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宦官鱼朝恩。瞧,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李亨不信任武将,宦官毕竟是家奴,好收拾。但这样一来,也就势必会出现一个不利的现象:外行指挥内行。

怕什么来什么,不久,战机出现。史思明拿下魏州后,并未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而是举行了一个大典,自称大圣燕王。李光弼不愧是名将,立即看到了战机,他建议鱼朝恩分配各路兵力,拨出一部分兵力由李光弼率领前往魏州迎战史思明,由于李光弼多次大胜史思明,所以,史思明应该不敢轻易出兵,这样,两股敌人也就各自为战了。这恐怕是当时最好的办法了,因为唐军势众,虽然围住了邺郡,但也把自己牢牢钉在城外。如果邺郡久困不破,那么,肯定会影响到士气。可惜,这个正确意见很快被鱼朝恩否决,如此看来,唐军此败,早已初露端倪。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李光弼

猛将李嗣业突传噩耗,唐军阵前军心松动

关于李嗣业咱们已经提过不少次了,这位猛将,身高两米多,曾经率领陌刀队大破长安叛军,对收复长安的行动功不可没。这次行动,李嗣业继续发扬以往的战斗风格,作战极其勇猛,将安庆绪吓得不敢越出城门半步。

可惜,在一次攻城行动中,李嗣业倒了霉,居然被一支流矢击中,为了不影响作战行动,李嗣业没把箭伤放在心上,只是在营中休息几天,眼看着箭伤即将痊愈,突然,营中出现了鼓声,由于职业敏感性,李嗣业以为是叛军袭营,一激动,站了起来,谁知,箭伤突然崩裂,血流不止,等到医官赶到时,早已失血过多死亡。

李嗣业的死,对军心影响是巨大的,流言蜚语到处传,军心开始出现了松动。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猛将李嗣业

郭子仪水灌邺郡,城内已成人间炼狱

作为守城方,安庆绪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为了逼迫安庆绪走出城池,郭子仪命人截断了河流,用水倒灌入城。顿时,邺郡城内成了一片汪洋,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睡觉了,简直成了东方威尼斯。为了休息,城内的士兵和百姓只好搭架子睡觉。

如果挨水泡的滋味尚且能够忍受,那么,挨饿的滋味是让人受不了的。自从城池被围,城内就只能坐吃山空了,粮食吃一粒就少一粒,很快,连个毛也没剩下。几个月后,城内的老鼠也倒了血霉,一只老鼠的价格上涨到了四千文,有钱也没用,总不能啃铜板子啊,那玩意儿硌牙。

眼看城内已经难以支撑,郭子仪等唐军大将也不着急了,反正,城破是早晚的事儿。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勘察地形

史思明成了游击战专家,把唐军骚扰得焦头烂额

撇开政治不说,如果单从军事方面来说,史思明还真算得上出色,此人不但懂得大兵团作战,还对游击骚扰这一套颇有心得。

由于唐军势众,史思明深知,要想取胜必然需要智取才可。于是,史思明就把部队分成了几部分,在邺郡周围扎营,每个部分都分到了战鼓三百个,任务就只有一个:使劲敲。战鼓的声音是非常巨大的,面对四面八方的战鼓声,唐军士兵心里还是没了底,也不知道敌人到底来了多少兵力,这就是心理战。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骑兵骚扰

除了敲鼓,史思明还安排了游击队,全部由骑兵组成,每队五百人。他们的任务只有一条:不停地骚扰。别小看这小股部队,他们打了就跑,也不跟你纠缠,搞得唐军身心俱疲,又毫无办法。

要说前面两条是小打小闹,那么,下一个行动就体现出了史思明的真正战术素养,他盯上了唐军的要害:军粮。大家都知道,唐军此时在邺郡周围聚集了六十万之多,后勤运输之困难,可想而知,所以,唐军的软肋就是粮道,一旦把粮道给截断了,唐军必然不战自溃。于是,史思明就派人伪装成唐军,四处出击,专打运粮部队,一时间,唐朝的后勤部队迅速陷入了恐慌,因为叛军都是唐军装束,很难分辨。一传十,十传百,运粮的民夫很快就不愿意再去前线干活,毕竟,一不小心,脑袋就被人掳走了,几时才能长出一个新脑袋来。

骚扰了一段时间,史思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派人给唐军送去了约战书。面对即将断粮的窘境,唐军已经没有选择,欣然应允,答应找地方决战。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唐朝大军

一场沙尘暴来搅局,史思明糊里糊涂成了胜利者

此时,郭子仪等将军对史思明还是蔑视的,毕竟,史思明的兵力非常有限,唐军虽然疲惫,但胜在数量。几番较量下来,双方各有胜负。

不久,意外发生了,淮西节度使鲁炅在交战中突然中了流矢。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身经百战的节度使,居然突然率军后撤,众所周知,古代大兵团作战就是如此,绝对不能轻易后撤,否则,各路军之间容易产生误会。果不其然,在鲁炅后方的是郭子仪的部队,看到鲁炅的部队撤了下来,大家不知道原因 ,还以为前方吃了败仗,于是,一窝蜂往后面跑,这下,神仙也挡不住了。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混战

郭子仪这边闹哄哄地往后跑时,突然之间,沙尘暴也来搅局了,飞沙走石,伸手不见五指。这么一来,交战双方都刹不住车了,叛军一窝蜂地往北跑,唐军飞快地往南跑。这场大赛跑,代价是非常巨大的,唐军除了李光弼和王思礼的部队损失较小外,其他部队都损失惨重,包括大名鼎鼎的郭子仪。

事实上,这场仗,史思明确实赢得稀里糊涂,他也一口气跑到了河北沙河一带才停住了脚步。回头一看,唐军居然比他跑得还快,这才安了心。在派出侦察部队,确认唐军已经跑远后,史思明率军返回了邺郡,这次,发财了,满地都是粮食和辎重。史思明洋洋得意,赶紧派人去收集物资,准备开进邺郡。

安史之乱,史思明为什么能够击败朝廷六十万大军?脑子活、运气好

捡粮小分队

那么,面对史思明,邺郡内的安庆绪会是什么下场呢?这个问题,咱放到后面说。好了,今天写得有点长了,啰里啰嗦,不知是否言辞达意,还请方家多多指教。

我是猫叔,坚持原创,欢迎关注。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