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_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_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7 19:19:22
阅读:

1

秦始皇三十六年,东郡地区落下一块陨石,上写七个大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这辈子最大的贡献就是扫除六合,在全国范围内行郡县之制。

东郡是秦王政五年设置的,彼时蒙骜帅军拔魏二十城,初置东郡。距离出现这块带字的石头,已经过去了31年。

31年后,有了这么个东西。

“始皇帝死而地分”,算是谶语之类,所谓谶语,其实就是不宜公开讨论的政治内容。

对一方不宜公开讨论,另一方就大张旗鼓地宣传。

这么清晰的秦篆,不可能是石头自己长出来的,肯定是人刻上去的。

把作为人的意愿,刻到象征着上天启示的陨石上,体现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交流方式。

古代皇帝声称自己是天子,代表昊天意志,管理九州百姓,百姓都是他的子民。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有充当最后责任人的义务。

这就是“万方有罪,责在朕躬”。

既然上天把管理百姓的权力让渡给了君王,如果有什么不合上天心思的,当然得追究责任。追责方式不是直接大火焚城,先要示警,频繁示警。直到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也看不下去了,才另立中央,恭行天罚。

天降陨石,就是示警的一种方式。

基于这样一种政治神学,通过陨石和君主沟通,就具有了某种官方认可的程序合理性。所以才有了往陨石上刻字的这种行为。

作为统治者一方,要想摧毁神谕的合理性,首先得撇开这些词语和天意之间的关系,即判定它们由人伪造,并非出自上天的意志。

始皇帝却耍赖了。

他并没有追究刻字者发矫诏的资格,没有将这件事情处理为一小撮人对上天意志的强行代言,而是直接遣御史抓人,由于抓捕未果,就把石头旁边的住户全杀了。

这就由政治反击,变成了低劣的止谤之术。

止谤,是不可容忍的。

始皇帝把自己变成周厉王之类的下三滥,甚至比周厉王更甚,厉王不过是不让人说话,始皇帝不仅不让人说话,还不让神说话。

彻底的无神论者。

他不仅要打倒牛鬼蛇神,甚至敢于否定构成统治合法性的政治哲学。在必要的时候,连授予自己天命的上天意志也一并打败。

可惜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一部分无神论者也不如当年的晓事了。

2

谶语表露的政治诉求,也非常有意思,它不是简单地推翻秦政,给万民以某种福祉,而是旗帜鲜明地宣称要“地分”。

即分裂秦国,促成独立运作的地方割据势力。

不但要回到战国状态,甚至连周朝时诸侯对天子的效忠义务也一并抹除。

就是说,单等秦始皇死了,大家各走各道。

这就比较暴力了,然而也其来有自。

进入战国后,中国迎来了一个大分裂的年代。

禄去宫室,政在大夫。中央和基层,都处于无可挽回的权力下移过程中。

昔日诸侯拱卫天子的政治结构,已经被时代所抛弃。一变而成春秋的霸业主导,再变而成战国的七国争雄。

到了秦国时,没有继续分裂、下移,反而由秦国的铁骑促成了统一。大一统后苛法横行,庶民的生存状态急剧恶化,以至于始皇未死,就已经露出要崩溃的势头。

这条谶语似乎在暗示,如果不是始皇帝横插一杠子,“禄去宫室、正在大夫”式的权力下移,还应该走得更远。而后面所有的政治格局架构,理应在“地分”的基础之上实现。

陈涉起事时,倡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庶民的呼声,也正是这种权力下移的表现。

,但是,如果将分裂的政治诉求视为单纯是庶民阶层对暴政的反抗,实际上并不合理,因为随着陈涉起事,不止庶民和众多六国之后的没落贵族被牵涉进去,还有一股容易被人忽略的势力也加入了反抗的大潮:

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卒与涉俱死。

连儒生都撸起袖子准备干了,甚至还有人与陈涉俱死。

这些人非常特别。

他们的与众不同,乃在于参与革命之前,皆是抱持着完整、清晰的一家学说的。如果说别人的视线止于诛暴秦,他们谋划的显然更加深远。

那么他们所信奉的主义,究竟是再造一周,抑或者再造一鲁呢?

或许,都有可能。

秦王政统一六国,是将六国人置于苛法之下的过程。但另一方面,它的武功也在激励着人们,激励着知识分子勇于将自己的学说转化成政治现实。

既然申商之法可以敦促秦国取天下,为什么其它学说就不行呢?

总要试一试才能下结论吧。

儒生之所以持礼器远来,部分原因是对暴秦的仇恨,也未尝没有预存一个实现其学说主张的念头。甚至可以说,后一个因素更加重要。

孔子时代,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政治学说介乎庙堂、学术机构、个人收藏品之间;到了战国时代,处士横议,态度积极了,地位却还处于从属状态;等到遭逢秦汉之际,世风变得更加活泼,他们直接动手去改变世界了。

当然,多大程度地改变世界?是否仍旧视天下为一体?是要重新光复众建诸侯的贵族体制,抑或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对这些问题,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不再热衷于去寻找共识,而是要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搞学说实现了。

基于分裂而修正的思想,试图敦促政治进一步分裂化。

3

司马迁对这件事情的记载,更有意思。

秦始皇本纪第六:

……,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刻字这一行为的主语,明白交代,是“黔首”。

黔首是什么?一般老百姓,穷苦大众,庶民。

庶民跑到这里,刻下了七个秦篆:

始皇帝死而地分。

操持农事与手工业的黔首,是否具有这么高的文化水平,不仅会拼写秦篆,还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

司马迁虽然这么写,到了司马光这里就不大认同,于是在通鉴里,它就变成了:

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具有特定身份指向的“黔首”,变成了模糊笼统的“或”。

司马光说,确实是有个人刻了这些字,但不知道这人是干嘛的。可能是普通老百姓,可能是知识分子,也可能是逆向民主主义者、境外势力、秦奸……等等。

如此看来,司马光比司马迁似乎更加审慎。

但是在《秦始皇本纪》里,这段话下面,还有一截内容: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有个人拿着块璧玉送给了秦始皇的使者,说:把这东西送给滈池君。顺便还说了一句:今年祖龙死。

祖龙是谁呢?

按照谶语“取类而言”的游戏规则:祖,始也;龙,人君也。

合到一起,就是“第一个皇帝”的意思,自然是指秦始皇了。

这具谶语的意思是,秦始皇要死了,秦国药丸。

请注意司马迁针对两条谶语在措辞上的微妙区别。

说秦始皇死了之后就会分裂的人,被清晰地指向“黔首”,单说今年秦始皇死的人,则是被笼统地称为“有人”。

很显然,两句谶语的制造者都是匿名人士。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个被清晰地指为“黔首”,另一个是“有人”呢。

他为什么没有像司马光那样,更审慎地用“或”呢?

这两句话的具体,还真不大一样。

死而地分,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秦始皇死了之后秦可能要亡,这是一;天下要分崩离析,走向分裂,这是二。

今年祖龙死的含义则是只有一层:今年始皇帝要死了,他死了之后秦就亡了。只暗示秦亡,没提分裂的事儿。

一个说要变天,不仅变天,还要分裂。

另一个只说要变天,但天下可能还会延续秦打下的格局。

这就是区别。

对于第二种,司马迁笼统地称为“有人”,而对于第一种观点,却被限定在了“黔首”这个圈子里。

也就是说,虽然大家普遍认同秦要灭亡,但只有部分黔首认为天下会因此走向分裂。

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说?

《史记》里有相当多篇幅,都在论述炎汉承接天命的合法性。《高祖本纪》里有不少属于政治神学的叙述,比如刘媪与龙交,暗示了刘邦血统上的合法性,高祖斩白蛇,象征了汉帝国对秦帝国权力的交接转移。

那么,如果炎汉承接天命是合理的,就要求有另一个前提同样成立:

天命曾经在秦。

汉的意义不止在于诛暴秦,更在于从秦那里继承了一个统一的帝国。惟其如此,才能当天命,也惟其如此,汉家河山才不容许分裂。

立足于这个现实往前回溯,那些妄图以分裂的方式结束暴秦并走向更大分裂的主张,就只能是无知黔首级别的陋见。

而知识分子,则被从“裂地分秦”的呼声里摘开了。

司马迁生逢大一统思想盛行的武帝朝,政治上的统一,令不同学说之间的共识基础趋于牢固。基于这种共识,从前那些在分裂天下的基础上探讨政治实现的学说,被定性为黔首讹传的陋见。

司马迁使用“黔首”这种修辞,意在宣布某些尝试分裂的学术思想的破产,并敦促之后的探讨,继续在政治大一统的前提下进行。

阅读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凯鹅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