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谢朓山水诗特点_谢灵运的山水诗的特点

谢朓山水诗特点_谢灵运的山水诗的特点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20 08:04:24
阅读:

本文乃“北纬三十度中国行”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观石鼓

庾阐

命驾观奇逸,径骛造灵山。朝济清溪岸,夕憩五龙泉。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妙化非不有,莫知神自然。翔霄拂翠岭,绿涧漱岩间。手澡春泉洁,目玩阳葩鲜。

庾阐描写石鼓山景色的诗,为何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产生影响

石鼓山

从诗题即可看出,这是一首描写石鼓山风物景色的诗篇。石鼓,即石鼓山,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北门外,雄踞在蒸水与湘江汇合处,因山有高两米的大石鼓而得名。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秀丽。庾阐曾为零陵太守,自然要游历石鼓山。这首诗就是诗人游览石鼓山的“游记”。“命驾”二句,写诗人要游览神奇飘逸的石鼓山了,车马径直奔驰到灵秀的石鼓山下。这两句写出了车轻马疾,亦写出了诗人游历石鼓山的轻快愉悦的心情。“朝济清溪岸,夕憩五龙泉”,到达石鼓山下,诗人早晨渡过那清清的溪水,傍晚方到达清澈见底的五龙泉。

庾阐描写石鼓山景色的诗,为何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产生影响

石鼓山风物景色

“朝济”“夕憩”,实际上是虚写,极言时间之长,不但写出诗人的游踪,而且暗示了石鼓山的奇伟壮观、高峻挺拔,路上景色迷人,让人流连忘返。五龙泉水从山上奔腾宣泄而下,在山下形成清清的溪流,缓缓流过。这正暗示了诗人已由山下攀缘而上,登到山腰。这两句线索鲜明,游踪清晰,表现出游记诗的特色。“鸣石含潜响”四句,紧承上句,正因为山上的泉水奔腾而下,冲击着巨大的石鼓,才发出沉重而响亮的声音,这声音犹如雷霆万钧,声震九天。“鸣石”即石鸣,这里写石头在水波冲击中发出的声响。

庾阐描写石鼓山景色的诗,为何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产生影响

泉水奔腾而下

这句色彩鲜明,声音清越,词句清丽,气势流动,真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面对这壮丽的自然界的奇观,怎能不使人发出“妙化非不有,莫知神自然”的感叹呢!然而,这奇异壮丽的景观,却是自然天成,并非人力所能为。它既是那么神秘莫测,又是那般自然纯朴。诗人将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景物的细腻刻画就使得情感的抒发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写得极为生动别致,很有特色。然而石鼓山的景致并非唯有水石相搏,色彩也并不只是青白相间。诗人站在山间,抬头望去,“翔霄拂翠岭”;向下远眺,“绿涧漱岩间”。

庾阐描写石鼓山景色的诗,为何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产生影响

壮丽的自然景观

你看那悠悠飘动的白云就像嫦娥的广袖轻轻拂过那郁郁葱葱的山岭,那云彩好像为山岭撑起一把巨大的遮阳伞,使那青翠的山岭色彩更为浓烈。再向下望去,那五龙泉的泉水从山涧潺潺地流过,似乎在漱洗那岩间的尘埃,使山更青、水更绿。这里一个“拂”字,一个“漱”字,用词极为准确、生动,富于流动感,具有动态美、色泽美、音韵美。“手澡春泉洁,目玩阳葩鲜”又是一幅画面。诗人欣喜地掬起一捧春水,那春水是那般的鲜亮、光洁、柔滑,顺着手指很快地滑落了,又汇入那潺潺的溪水,欢笑着、跳跃着流走了。

庾阐描写石鼓山景色的诗,为何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产生影响

郁郁葱葱的山岭

诗人茫然若失,猛一抬头,却瞥见鲜艳夺目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艳丽照人,香气四溢,令人陶醉。“玩”是观赏之意。这四句就是四个画面:那悠悠飘动的白云,那青翠欲滴的山岭,那翠绿幽深的山涧小溪,那欢快歌唱、光滑细腻的春泉,那鲜艳夺目的花朵,那浓烈宜人的芳香各个画面清晰,色彩浓烈,气势流动,富有力度。静中有动,以动写静,既表现了山林的幽深寂静,又毫无板滞、寂寞之感。这首诗虽然还明显地表现出游记诗的特点,很像《楚辞》中的游历描写,并不像陶渊明、王维的山水诗那样有浑融完整的意境和精工刻画的描写、高度清新洗练的语言。

庾阐描写石鼓山景色的诗,为何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产生影响

山涧小溪

但这首诗却打破玄言诗的束缚,既能概括地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那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中,熔铸了诗人无限喜悦的主观感情。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画面及诗人自己在其中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对于山光水色的喜悦之情。语言清新工丽,对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山水诗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明显可以看到此诗的影子。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