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曾任外交官,冒死使辽,胜利而归
文/晏建怀
北宋与辽国,于1004年签订了“澶渊之盟”,达成了和平协定,此后百年,双方总体上互不侵犯,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不过,大冲突没有,小摩擦却不断,尤其是边界线划分问题,经常引发争端。1073年冬,辽国派使者来宋,说宋军在辽国蔚州、应州、朔州等地建设军事设施,侵犯了他们的领土,要求与宋重新划定两国在这三州的边界线。因为辽国气势汹汹,宋朝在武力上还不足以与之抗衡,宋神宗只得同意重新谈判。
经过多轮磋商,事情没有明显结果。问题的关键是,辽国认为宋军设施,建设在河东黄嵬山以北,按照南北分水岭的概念,这些地方都应该属于辽国。而宋方一直以来都坚持以长城为宋辽边境线,虽然暂时找不到铁证,但坚决不同意以黄嵬山为界,双方僵持不下。
1075年三月,辽国再次派来使者,并带来辽国皇帝的国书,指责宋朝谈判不诚,拖而不决,是想不了了之。这次,辽国进一步明确要求以黄嵬山为界,辽使萧禧甚至甩出狠话,谈不成,誓不归国。
在宋方谈判代表束手无策之际,宋神宗一面让人反复做辽使的感化工作,一面启用时任知制诰的沈括,以侍读学士身份出使辽国,以表诚意。为了弄清多年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沈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件,发现历来双方的文件上,有以长城为界的明确表述,双方争执的黄嵬山,却在长城以南三十里处,满足辽国要求,势必把国界南移三十里。掌握了这些情况和相关证据后,沈括心里有底了。
不过,沈括此行,极度危险,为何?一是辽使萧禧工作依然没做通,他不回去,辽国不准宋使入境;二是辽国对这三十里地志在必得,谈判成功率几乎为零;三是谈判不成,有辱使命,一味争取,辽方震怒之下,沈括恐有性命之忧。宋神宗深知沈括此行凶多吉少,临行前,关切地问他如果遇到危险,怎么办。沈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完成使命!
同年四月,做通萧嬉的工作后,沈括率队赴辽。他把搜集到的大量文件资料默记于胸,又让随从人员背熟。五月底抵辽后,辽国安排枢密副使杨益戒作为谈判代表,接洽沈括一行。在谈判中,沈括首先表达了谈判诚意,代表宋朝回谢辽国。在谈到三州地界问题,沈括历数了自“澶渊之盟”以来两国的相关文件和铁证,对辽国以黄嵬山为界的要求一一进行了驳斥。当杨益戒说以数里之地、绝两国之好,不利于和平时,沈括以国之道义、民之根本为理由,申明寸土都是祖宗的基业,让对方哑口无言。
后来,当对方有所松动,提出退一步以天池中心为界时,沈括大义凛然地说,我受命以黄嵬山为界,不知其他。双方前后进行了六场会谈,辽方旁听者一次比一次多,最多达到千余人,双方唇枪舌剑,谈判险象环生,沈括始终不退缩、不畏惧,舌战群儒。在沈括一行有礼有节、有根有据的力争下,辽方最后同意以长城为界。宋朝终于取得了外交胜利,这在宋辽外交史上是十分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