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一文走红,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的高消费、过着“假精致”的生活引发了热烈讨论。
那么,怎样的生活才能称为真正的“精致”呢?在此,青年君不愿“好为人师”,也无意“指点别人的人生”,在青年君看来,一些古诗词中折射出的作者纯朴真挚、高雅精致的生活情趣,让青年君觉得:这才是青年君想要的人生。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首流畅的七律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一起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因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流芳千古。与知己好友的一顿家常菜,要的就是那份主客尽欢的情谊。
前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鸥”引兴,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颈联与尾联实写待客。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买不到更多的菜肴。家境贫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作者舍弃了其它情节,专取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与前面一首相似,这首五言诗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悠长感喟,诗的字里行间流溢出的是明亮欢快的色调与真挚温馨的友谊。通过“新酒”“火炉”“暮雪”三个意象对饮酒环境和外面天气的描写,反复渲染饮酒气氛,自然地引出最后一句。
也许此时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但屋内却是温暖、明亮。整首诗语言简练含蓄,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余味无穷。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在朴实无华中流露出真挚感情与淳厚诗意。生活其实就像这首出语洒落的田园诗一般,无需“浓妆艳抹”,平淡之中亦存蕴着隽永的诗意。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山村生活同样别具风味。在这首诗中,诗人处处扣住山村特色,尤其是其中的劳动生活来写。诗的前两句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
后两句转写农事,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反衬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兴味尤饶。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生活的情趣。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在许多作品中皆有展现。这首纪游词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在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下阕绘声绘色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有照彻全篇之妙趣,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著名的题壁诗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生活、爱勤劳、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在诗的前两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但他不仅“扫”,而且“长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是亲“手自栽”。传诵千古的后两句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
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生活中让你驻足的瞬间有许许多多,宋代诗人杨万里就在笔下描绘过无数个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这首诗写了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描绘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朴素的美感。夏季的一天,由雨而晴,由湿而干,溪水由浅而满,花草于风中摇曳,大自然充满了生机的“动”。
三四句将视线拉近,观察细致入微。“童子柳阴眠正着”写出了牧童柳荫下酣睡的自然悠闲的“静”,而“一牛吃过柳阴西”中,牧童的安然静止睡眠,使牛儿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动”,一静一动,和谐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放弃功名往往是古代文人在尝遍人间酸甜苦辣后的选择。比如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的这首散曲,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作者过上了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生活。
前半部分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半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这里没有车马红尘的喧扰,而有青山白云、沟壑林泉的景致,正是“倦天涯”之后的宜人归宿。阅读万卷诗书,品味自酿的松花酒、自煎的春水茶,悠闲宁静、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跃然纸上。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句却有着无穷况味,尤其是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真实和精致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不从众、不迷茫,只要有健康的生活态度、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不用担心被“假精致”掏空。无论生活在繁华闹市,还是在乡间田野,懂得“人间有味是清欢”,就能找到生活的情趣、过上精致高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