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马谡这个名字,相信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吧,就算你对这本小说没有多么深的涉猎,但是也总会听到过一句话,就做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吧。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经对马谡的评价是这个样子的: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而这句话恰恰最后得到了印证,就是在北伐的很重要的一个时刻,马谡却失掉了他所坚守的战略要地,也正是因为这个失误最终导致了整个行动的失败,诸葛亮差点被敌军俘虏,而这些事情的责任都要归结在马谡身上,以至于马谡这个人就被大家一致认可为是言过其实的代表了。
其实历史上的马谡到底是这个样子的吗?说实话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在我看来马谡确实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人,而且说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夸夸其谈之人,这些都是有历史根据的。
比如说最开始诸葛亮想要北伐的时候,马谡就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就是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攻心为上,工程为下,这也是最终七擒孟获的原因所在,也正是这样使得当时的作战环境的非常稳定的,我们不得不承认马谡有着过人的才华,这个就是事实。
其次就是说在诸葛亮北伐时候无比担心的是司马懿,然后马谡就使出了一招让大家都很震惊的反间计,用散播谣言的方式除掉了司马懿,我想这个也足以证明马谡的才华所在,如果当初他没有提出反间计的话也不会有后来的一连串的胜利,我们不可以因为他最后的失败就忽略掉他之前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和成就。
其实我个人觉得,让马谡去坚守城池这并不合理,因为马谡确实性格上有一些狂妄自大,但是有才华的人可能都会稍微有些心高气傲的,所以说城池的失利我觉得应该是归结到诸葛亮的用人不善上,但是一贯以来我们的评价都习惯性的非黑即白,所以说把诸葛亮当作是神一样的存在的时候,就不得不将他的这些失误都抹杀掉,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存在的。
诸葛亮也是会经常性的犯错误的,比如说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关羽去防守曹操,他明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可是还是这么做了,这就说明他自己放弃了一次击败强敌的机会,其次就是说他让关羽去守荆州,最后不仅仅是荆州失守而且关羽也丧命了。
总而言之,说了这么说只是觉得应该为马谡正名一下,这确确实实是个人才,可能说身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和失误,但是让他当着言过其实的代表可能就稍微有些过了。
因为无论是他的表现还是我们在看《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这都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可能要说缺点就是我们大多数年轻人身上都有的缺点就是会有一些盲目的自大,但是这样的性格特色并不应该遭受到全面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