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政府腐败,女子生活在封建社会中需要将脚裹起来,以看起来走路婀娜多姿。所有女性都敢怒不敢言,遵循着旧社会的规矩,然而这裹脚的痛苦,却坚定了一位女性要和封建社会做斗争的决心。
秋瑾
秋瑾,1877年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在当时封建制度下,吃人的旧习俗让秋瑾从小便有着不同于寻常女子的志趣。她藐视封建礼法,明白女性更应该站起来反抗,向封建旧礼说不。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传奇之人不胜枚举,但秋瑾这一女子可谓丝毫不比男儿逊色。在她21岁那年,依父母之命嫁做人妻,跟随丈夫来到北京。在北京期间,她目睹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暴行。清政府的腐败,国权的沦丧,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使秋瑾逐渐产生了反清救国的强烈愿望,下定了为革命牺牲的决心。
她曾说自己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1904年,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她冲破封建家庭束缚,毅然离开子女,只身东渡日本留学。此后开启了她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先后结识周树人(鲁迅)、蔡元培、徐锡麟等人,加入光复会、同盟会,一同为辛亥革命“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不料事泄被捕。
被捕后的秋瑾在烛火昏暗的牢狱中,面对着审讯者的一再逼问,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别无他言,吃尽苦头,然而她始终都是守口如瓶,坚持不向封建社会低头。在残酷的淫威和刑法之下,她依然坚守自己的革命精神,无论受刑过程多么惨痛,她都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事业。后来卑鄙的清朝官吏,竟然编造口供,伪造证据,草草结案。以至于后来她情愿毅然而然的走上刑法场的断头台,用自己的热血唤醒民族的反抗意识。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被当街斩首,英勇就义,年仅32岁。秋瑾受刑前的唯一要求就是可以在自己死后不要剥光她的衣服,给自己留下一点最后的尊严。
有文赞叹:“秋瑾何为而生哉?彼生于自由也。秋瑾何为而死哉?彼死于自由也。自由为彼而生,彼为自由而死。”四年之后,辛亥枪声响彻武昌街头。革命成功,也算是慰藉了秋瑾泉下有知的亡魂。而秋瑾的爱国之情也在她的诗词歌赋中得以体现:“危局如斯敢惜生,愿将生命作牺牲。”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