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能讲具体些吗?
我们知道,凡属口诀,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学习、记忆比较复杂难懂知识的时候,用相对简洁明了的方式为我们指出知识点之间的共性。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像我们记化学元素表,背物理公式,都有一套比书本枯燥知识更有意思的说辞,像顺口溜一样,方便好记。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这样两句话,用来简单形容近体格律诗的平仄格式,方便初学者在写格律诗的时候进行自查、自纠,尽量避免出现格律错误。
但是这只是一种笼统的总结,我们要真正学明白格律知识,首先要学会平仄基本格式,然后就会发现,这种顺口溜总结方法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正确的,但也有例外。
我们随便选首格律诗来做例子说明,避免全是理论,复杂难解。就用五绝典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讲格律诗,这首最好了,大家都熟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现在用最简单的平仄标注方法,一二声平,三四声仄,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关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要注意,在古时候有入声字发音,这首诗中“白”、“日”、“入”、“欲”、“目”、“一”都是入声字,所以都是标注仄音。
看首句“仄仄平平仄”,这是四大基础平仄格式中的“仄起仄收”格式。而我们如果系统地学习过古诗平仄知识,就知道格律诗总共也只有四种基础格式,这四种基础格式都是由首句第二个字定起,首句尾字定收,再通过“对”、“粘”规则推导出整首格律诗的平仄。
如“仄仄平平仄”,根据“对”的关系,我们得到第二句的平仄“平平仄仄平”,再根据“粘”的规则,得到第三句的平仄为“平平平仄仄”,再用“对”的规则得出尾句平仄。所以“仄起仄收”的正格应该就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我们看到“欲穷千里目”的“欲”字却是仄声,但是因为这是处在句子的第一个字的位置,所以按照“一三五不论”之说,这只是平仄用字的灵活变通,并没有出律。
也就是说,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都是针对四种平仄基本格式和实际写诗中字词灵活运用来说的。
格律诗严格在于平仄交替、对、粘、押韵、对仗这些规则都必须遵守,但是就单句的平仄来说,最主要、最基本的就是平仄交替。因为汉语作为双音节词汇,两两交替发音变化是保证诗句抑扬顿挫的基本方法。所以如果一个句子平仄不是两两交替的,我们称之为“失替”,这是最根本的出律,除了仅有的几种拗救成功之外,都一律排除出格律诗范畴,划入古体诗。
如何两两交替呢?
我们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是不是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正好是相反的?我们可以随便找出一首格律诗的句子来验证,没有不合格的。而五绝的“二、四”位置,七绝的“二、四、六”位置我们称之为律句的关键位置。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对“二四六分明”这句话就完全理解了。作为格律诗的句子,在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必须是相反交替的,“分明”就是要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能混乱。我们可以去看所有的近体格律诗,这一点是必须做到的,这是格律诗最基本的平仄交替规则。
同样,这也就给我们鉴赏格律诗带来了便利。如果一首号称五绝的诗,有哪一句在二、四位置上出现了同平或者同仄,也就是“失替”,那说明这位旧体诗人水平非常一般,甚至没有入门。
那么“一三五不论”是不是就是在一三五位置上平仄随意呢?从这句话的理解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我前面就说了,所谓口诀、俗语必然有他不严谨的地方。
这句话严谨的是“二四六分明”,“一三五”大的原则上是不论平仄,但是如果因为不论而出现了格律诗严禁出现的“诗病”,那也是不允许的,会造出出律的结果。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黄河入海流”平仄为“平平仄仄平”,如果我们不用“黄”,而换一个仄声字,比如“大河入海流”,听上去也不错,但是平仄变成了“仄平仄仄平”,这在格律诗中除了韵脚之外,整句只有一个平声,这就是“孤平”,是严重的诗病,这一句出律,就导致整首诗不是格律诗了。
注意,是不是格律诗只是一个划分标准。并非格律诗就一定好,非格律诗就不好。
近体格律诗只是在中国古诗汪洋中的一座小岛,不喜欢格律的同学别爬上去就好。但是想学习格律诗的,就一定要遵守格律诗的规则。
这个标准,最基本的就是“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是在标准之上的相对灵活,不代表可以随意使用。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三五七言的平仄韵律_二四六平仄分明是指
格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能讲具体些吗? 我们知道,凡属口诀,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学习、记忆比较复杂难懂知识的时候,用相对简洁明了的方式为我们指出知识点之间的共性。
-
旅夜书怀杜甫原文及翻译_旅夜书怀 杜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杜甫的《旅夜书怀》大约成于他离开成都的旅途之中。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他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四月到达夔州。 旅夜书怀 这个时
-
五言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律_七律诗的平仄规律
1、平仄,简单的说,一、二声字是平声,三、四声字是仄声。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
-
古诗中平仄的规律_五言律诗平仄押韵规律
律诗的平仄其实很简单听我讲五分钟平仄永远藏脑中。平仄萌芽于南北朝成熟于中晚唐。很多学古诗的人都在平仄上折戟成沙,最后望而却步。其实平仄很简单只是你没遇到把平仄讲清楚的老
-
古诗春雨李商隐_杜甫笔下的春雨
春雨 李商隐是晚唐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中既有屈子斑斓的咏物,也有韩愈的雄奇,还有李贺的幽艳,杜甫的忧伤,阮籍的哲思。而且他的诗虽然用典多,含义朦胧,但是读起来却流利清新。
-
关于西湖的古诗大全5绝_杭州西湖古诗四句
浙江:杭州西湖 同样青山同样水, 西湖罗致变瑶台。 方知颜色非关要, 造物当真太有才。 —————————— 解析与互动:一起来斗诗 中国律诗主要是要求合辙押韵,本诗为七言绝句,
-
杜甫天地一沙鸥诗_旅夜书怀诗意
杜甫的《旅夜书怀》大约成于他离开成都的旅途之中。765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他失去了蜀中的靠山,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四月到达夔州。 旅夜书怀 这个时
-
词牌青玉案格律_词牌青玉案中的案怎么发音
《青玉案》此调以贺词、苏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此词牌正体共有67个字,属中调,双调。前后各六句。 正体词例: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苏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
词牌如梦令的内涵是什么?_词牌如梦令所表达情感
如梦令的韵律: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例: 如梦令*1(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自哪首诗_少小离家这首诗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共有两首,都不是律绝(七绝)。 贺知章 贺知章的一生官运亨通,寿长体健,算是诗词史上不可多得的顺达人士。所以他的诗作开朗清新,朴实无华,少有雕琢。他是陈
-
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_如何理解格律诗
前言 这个问题其实是:为什么不写诗的人反而特别在意平仄?读诗必先校对格律 老街最早看到这个问题时,感觉”不写诗的人在意平仄“的说法似乎有点奇怪,因为对于格律比较了解的人一般
-
诗歌中的平仄是什么意思_诗词中的仄仄平平表示什么
七绝是近体格律诗中的一种体式,是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是一种基础平仄格式,七绝中第一句和第三句经常用到这种平仄关系。 古人把汉字的音调分为“平、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