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一句_竹枝词 刘禹锡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一句_竹枝词 刘禹锡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19 14:02:43
阅读:

本文乃“金鱼美妆教学课堂”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祖籍中山(今河北省定县),安史之乱后,家迁南方,他实际是在苏州出生和长大的。生于公元七七二年,死于八四二年。贞元九年中进士,官拜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在永贞革新中颇受重用。革新失败后,坐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后又任连州、和州等地刺史。

在遭贬的过程中,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人民,从民间歌谣中吸取了丰富的创作营养,创作出许多具有民歌风味的诗章;他的政治讽刺诗,观点鲜明,风格辛辣,很能显示出正直不阿的高贵品格。这里介绍的两首《竹枝词》,可以说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竹枝词》其六

城西门前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提。快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韩愈有句名言:“士穷乃见节义”(《柳子厚墓铭》)。

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八司马”中,刘禹锡的骨头是最硬的。被贬之中,他始终坚持革新思想;他不仅没说过一句懊悔的话,求饶的话,而且始终鄙视那些腐朽势力和趋炎附势之辈,这些思想,在《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中都有着充分的披露;而对那些看风使舵,无中生有,借机陷害别人的人,尤感深恶痛绝。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他的这些思想,在以学习民歌见称的《竹枝词》其六、其七中则得到了艺术地体现。读了这些借景抒情之作,可以看到诗人光明磊落、正直不阿的可贵品格。这首诗,是从眼前所见之景,借以抒发胸中的积愤和块垒。它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内容,寄慨深邃,是一篇很好的即景抒情之作。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城西门前滟顽堆,年年波浪不能摧。”城,指四川省奉节县城;门,指县城西门;滟(yan验)额(yu预)堆,在奉节县西南瞿塘峡口,是长江中的一块巨石,民间俗称“英武石”,也作“浮预堆”,“犹豫堆”。

这两句是热情颂扬滟液堆的坚忍不拔,尽管长江波涛汹涌,后浪推前浪,一刻也不停息对它的猛烈冲击,但它却始终巍然屹立,“黄然不动”。实际上这是借物抒怀,写自己的志节和正直人格;不管经历何种打击和遭受何等迫害,都要象“滟顽堆”那样,傲然做人,决不被“摧”垮!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这是批判那些心术叵测,变化无常,看风使舵,令人不可捉摸的缕蚁小人;说他们的“人心”不仅不如“滟洒”之石,而且也不如江中之水,一泄东流,而是一时东,一时西,“东去复西来”,不知人间有羞耻之事。“少时”二字,写出了这种人的翻云复雨之态;“懊恼”二字,深深蕴含着作者对这种心术不正之人的鄙视和愤懑。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张戒《岁寒堂诗话》说:“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岂专意于咏物哉?”王符《潜夫论》说:“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泄哀乐之情也。”阅读这些景中有寄托的诗作,就要抓住它的“志之所之”,才能懂得作者在歌颂什么,鞭挞什么;才能懂得“浪不能摧”的巨石形象和“心不如石”的议论,都是人格化了的事物。本诗有立有破,是“情”“景”熔为一体的佳篇。

《竹校词》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这诗和第六首一样,都是即景生情,借物讽世之作。瞿塘峡共有十二个险滩,“嘈嘈”是形容水流赡突喧嚣的急切之声。“此中”一作“人言”。“人心”,不是泛指一般的人,而是专指那些惯于兴风作浪,无事生非的小人。“等闲”,犹无端,没来由。前两句,字面的意思是说:瞿塘峡水湍急,咆哮奔腾,在这里航行自古以来就十分艰险;实际上是用峡中十二险滩的具体形象,告诫人们:世上没有直路,前进的道路从来就是崎岖曲折的。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后两句是讥讽那些喙口无耻之徒,专以媚上求宠、谗言害人为能事。意思是说:江水“嘈嘈”,自因峡谷夹岸、水中多礁岩、胸中多怀不平之事,而某些“人心”却连江水都不如,他们竟然常常无故兴风作浪,平地里掀起波澜,无中生有地陷害好人!在古代,带罪遭贬之人,常有当权者的耳目对其进行暗中监视;某些媚上求宠之人,更是常常无中生有,以落井下石为能事,求取个人向上爬的门径。

懊恼人心不如石,等闲平地起波澜:介绍刘禹锡的《竹枝词》

诗人把“永贞革新”失败后,屡屡被人排挤诬陷、长期遭到贬逐的情由,借助于眼前之景呼出,显得十分精炼、自然、动人。在艺术上,本篇和同题其六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诗人常常把眼前鲜明生动的形象和民歌中常用的议论手法结合起来,借助于形象抒发感慨,深化诗意,从而使作品含蕴丰富而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竹枝词》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