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诫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句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以及一般人在感情上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缘无故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从圯桥上老人的手里接受了《太公兵法》,此事很奇怪。然而,又怎么能断定这位老人不是秦朝隐居的有识之士出来考验张良的呢?观察老人用以含蓄地表达自己意见的,都是圣人贤士相互间劝诫的道理。世人未加细察,以为他是鬼怪,这就不对了。而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在那本兵书上。当韩国灭亡的时候,秦国正强盛,用刀锯、鼎镬迫害天下的士人,平日安分守己而无罪被杀的人,多得数也数不清。这时即使有孟贲、夏育再世,也无所施展。一个立法严厉、苛刻的政权,它锐利的锋芒不能触犯,而当它走到末路时就可以乘虚而入了。但张良不能克制内心的愤恨,想要凭借一个人的力量,用大铁椎的一击来达到目的。当时,张良虽然死里逃生,但已经走到了死亡的边缘,真是太危险了!拥有万贯家财的富家子弟,决不肯死在盗贼的手里。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身体宝贵,死在盗贼之手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人的杰出才干,他不去规划伊尹、周公那样安邦定国的谋略,却想出了荆轲、聂政那样行刺的下策,完全因为侥幸才得以不死,这正是桥上那位老人为他深感痛惜的原因!所以,老人故意用傲慢无礼的行为重重地刺激他,让他能有忍耐之心,然后才可以去完成伟大的事业,所以说:“这小伙子值得一教的。”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山陷于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折辱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很好的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地去做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使他惊惧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观察汉高祖刘邦为什么取胜、而项羽为什么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能够忍耐与不能忍耐。项羽正因为不能忍耐,所以虽然百战百胜却轻易出兵;高祖刘邦能够忍耐,保存强大的兵力以等待项羽的衰亡,这是张良教会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占了齐地,想自立为王时,刘邦勃然大怒,并且通过言辞和脸色显露出来。由此看来,刘邦还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盛气,除了张良,又有谁能替他补正呢?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吧!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_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
老者为什么说张良孺子可教也_留侯世家中张良的形象特点
说起张良,大家肯定对圯上受书这个典故耳熟能详。一天,张良[yí]水圯[yí]桥头散步,遇到一个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下来扔在桥下,然后傲慢地叫张
-
你有张良计下一句是什么_张良的三个锦囊妙计
【史记】《留侯世家》 【原文】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关。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彊,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原
-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的命运_为何称张良为留侯
新王朝的建立,除了帝王名留青史,辅佐的功臣也不列外。 在众多汉代风云人物中,张良的身影最为潇洒飘逸。他年少时豪气冲天,敢于狙杀千古一帝——秦始皇。 壮年之时辅佐刘邦,屡屡运
-
苏轼 留候论_苏轼留侯赋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
-
苏轼留侯论所写的留侯是秦汉初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谋士_苏轼留侯论原文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此其所挟
-
姜子牙和诸葛亮_张良和姜子牙什么关系
军师、谋士,是古代政治与军事谋略集于一身的杰出之人。他们往往以神机妙算,算无遗策的半人半仙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如被誉为兵家、谋略家鼻祖的姜太公,“人也?神也?仙也?吾不
-
留侯论名句_苏轼留侯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武元直 (金)《赤壁图》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
-
柳宗元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_柳宗元与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比
看苏东坡《柳子厚诞妄》一文,说到柳子厚撰写文章,赞颂好友吕温在道州、衡州为官,死去之后,二州百姓为之哭泣超过一个月,客人到永州见到柳宗元还会大哭。东坡以为就算是春秋时期
-
刘邦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_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是刘邦对什么的战役
陈平少时爱读书,家中十分贫困。一年,乡里举行祭祀活动,人们推举陈平主持祭祀灶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
-
吕氏春秋以什么学说为主干_《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
《吕氏春秋》并不属于儒、道、墨、名、法、农、阴阳、纵横、小说诸家中的任何一家,而只能归入先秦诸子中的杂家。 《吕氏春秋》,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历代目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意义_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什么
张 良妙计烧栈道 项羽跟刘邦,初看起来是项羽的势力比较强,但是打仗并不是完全看武力,心跟气,你的意志,还有你的士气,其实反而是占的比例比较重要。 项羽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