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光泉法师发言。 王远 摄
中新网杭州9月7日电 (记者 方堃)“随着中国社会不断深入发展,佛教也一直在与时俱进,以崭新的姿态面向大众。面对社会中人心浮躁、道德被漠视等问题,佛教更应该站出来,承担其社会责任。”6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杭州灵隐寺住持光泉法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佛教界在这个“时代因缘”中,更应当坚守佛教信仰的根本精神和纯正的信仰品格,凸显“人间佛教”化导世俗、服务社会的精神特质。
9月6日,中华慈孝文化节暨浙江省宗教界开展“传承慈孝·五教同行”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活动由杭州灵隐寺、中国新闻社、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及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由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杭州灵隐寺承办,并得到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中华文化学院、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香港商报浙江办事处的大力支持。
“在孝的倡导上,灵隐寺从2013年就有了行动,从2013年盂兰盆节前夕,灵隐寺就邀请亲人与僧人团聚行孝道,从形式上也首创了中国宗教界的孝亲感恩节。至此开始,每年灵隐寺都坚持举办孝亲感恩节日,而节日的内涵和活动多样性也随着时间进行了延伸。”光泉法师表示,灵隐寺联合多家单位举办中华慈孝文化节的初衷,就是希望能通过活动的影响力向社会传递“慈孝”文化。
据悉,“慈孝”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安居解夏的佛欢喜日,也是中国民间纪念孝亲感恩的盂兰盆节。在光泉法师看来,“慈孝”文化就是当代佛教应输出的价值观之一。
“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前国际社会各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中华民族如何屹立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我们佛教的事务,更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责任。”光泉法师认为,佛教在担负起社会责任时,既要善于“随缘”,又要坚持“不变”。
以何种方式让佛教中优良的传统文化既深入人心,又保持“清净”“庄严”?
“作为出家人,我们不但要始终固守佛教信仰实践之根本,更要看清、选准,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品牌效应’,凝聚持续发展的力量。”光泉认为,这是佛教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硬杠杠”,而灵隐寺一直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唤起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一年一度的“中华慈孝文化节”正是灵隐寺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而着力打造的品牌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