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宗亲”的身份给刘备带来了多少负担?
本文作者为沉默的黄昏,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二十九期】(历史系列第120讲)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一直是个争议纷然的话题,虽然包括《三国志》在内的很多史料都肯定了这一点,但依然有不少人从各个角度上去质疑其真实性。其实,个人觉得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刘”这个姓在汉朝之前都很少,西汉建立以后才逐渐多起来的(具体原因大家想想都明白)。换句话说,在汉朝以后只要是家里姓刘,多多少少都能在家谱上查到和汉高祖刘邦的子孙后代有些血缘关系。更何况,那个年代敢随便冒充皇室血统,一旦被揭穿可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聪明绝顶的刘备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吹这种毫无根据的牛皮。
其实,所谓“汉室宗亲”的身份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珍稀”,哪怕是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这位“中山靖王”名叫刘胜,是汉武帝的弟弟,其实在西汉时候被封的藩王很多,他只是其中一位而已。后来汉武帝为了维护中央集权,搞了若干次削藩行动,将大部分成色不足的草头王爷削官免职,先后被裁员的封疆王侯多达近200人。而刘胜的后人刘贞恰恰就在被削藩的名单中,他是刘备的先祖,在被革职以后沦落到涿县并繁衍生活了几百年……慢慢的,涿县刘家家道中落,家谱中断,人丁也逐渐凋零,沦为了普通百姓。除了依然姓刘之外,已经找不出和“汉室”的任何关系了。所以说,刘备顶多能算是皇帝家的远亲,而且是八八六十四竿子都打不到的一个超远房,远得都不知道哪里的一个“远亲”。
东汉末年,朝廷大权旁落,军阀之间不断混战,民不聊生……天下大乱之时自然也是英雄辈出之时。刘备的底子太差,比不得那些有地有兵的大诸侯,起步也太晚,等他稍微混出点名气来的时候别人都把天下瓜分得差不多了。不过,刘备还是慢慢树立起了自己的招牌,手下拉起了一支队伍,身边也聚了些人才。虽然实力不强,兵不精将不猛,经常打败仗逃命,还动不动头靠在大诸侯的门下,但至少刘备从未让毁灭性的打击发生在自己身上。哪怕是在形势再凶险,自己再狼狈的时候,他也能安然度过,并在短时间内又将队伍重新拉起来。能够做到这点,除了刘备本身的眼光过人很政治能力突出之外,“仁义道德”的形象和“汉室宗亲”的身份,也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不过,凡事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汉室宗亲”这个光环在给刘备带来一些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坏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刘备遇事都必须斟酌自己的身份,行事不可太过直接,更要注意手段,以免自毁招牌。然而,作为一个处在初创期的团体,有时候迫于生存和发展是不得不使出一些非常规手段的。这时候,“汉室宗亲”这顶光环就化作了一道紧箍咒,迫使刘备将自己的行事法则约束到一定范围内,自重身份而不能出格。更可怕的是,这一点还会被足够聪明的对手所利用。这等于是刘备身上平白无故多出来一个,随时可能被人抓住的把柄。
而且,这样的事情就真的是发生了,刘备费尽心机和陶谦斗智斗勇,好不容易才收了被“让”过来的徐州,从此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现在的徐州不仅有刘备的名望和百姓支持,更有了身经百战兵多将勇的吕布军团辅佐,两方正好强弱互补何为犄角,令曹操也不敢小视。
目光敏锐的曹操看出了刘吕联盟的最大破绽,也看到了刘备身上的最大弱点,于是采取了荀彧所献的“驱虎吞狼”之计,以天子之令诏刘备讨伐袁术。目的其实就是把刘备调离老窝,给吕布创造“鹊巢鸠占”的机会。刘备的目光敏锐程度也不在老曹之下,第一时间都看穿了这条毒计的目的。
只是看穿了也没卵用,这次即便明知是坑,他也得义无反顾往里面跳。原因很简单:你刘备不是自称“汉室宗亲”,以“中兴汉室”为人生目标吗?现在袁术得了传国玉玺在南阳称帝,国号“大成”年号“仲兴”,置堂堂大汉天子于一旁,这是多大逆不道的事情?现在汉献帝都给你发来了诏书,让你刘备这个皇亲国戚出兵讨伐,为君分忧,你还敢推脱吗?……不得不说,这可真就是点到了刘备的死穴了,出兵吧!徐州军的指挥权可还没控制在他手里,以他手下那千八百子弟兵还不够袁术塞牙缝的。更何况,还有吕布这么大一个隐患卧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这一走徐州城还姓不姓刘可就难说了。不出兵吧!自己的脸往哪搁去?好不容易靠“汉室宗亲”这个名号所挣来的人面招牌声望威信可就全都丢光了,今后谁还会待见自己?
最终,刘备还是选择了出征。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地盘丢了还有夺得回来但名声坏了可就永远都挽不回来了,古人的观念可是很看重这个的。而且,出征也未必会丢地盘,但如果不出征名声就肯定狼藉了,刘备只能是一边对留守张飞报以希望,一边祈祷着吕布陈宫脑子短路不会见机行事。其实,所谓的出征也不过是在汝南边境象征性打打游击,袁术军队虽然战力平庸,但规模和声势都不是刘备那点微末实力能比的。刘备下了死命令不准和袁术军队正面相碰,一边随时还关注着徐州老家的安危,随时准备着回军。但是即便如此,刘备的“征讨”还是被袁术当真了,这个傲慢自大的家伙也注定认为刘备得罪他了。不仅如此,徐州老家也在一个夜晚被吕布袭了,张飞也真的是失守了,刘备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终于全部发生。只是还好,刘备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试想如果没有“汉室宗亲”这道紧箍咒,刘备完全可以置曹操的诡计于不顾,或是私底下和袁术勾搭,联台共唱假打双簧。但是刘备的身份却不允许他这样做,两者害他只能挑一个轻的来接受,让自己在徐州的大好形势付之东流。也幸亏此时的刘备不过30多岁,保住了名声并且锐气尚在的他,还有重头再来的时间和机会……
其实在东汉末年,“汉室宗亲”的身份名牌对于其他人来说意义并不大,拳头代表权利,失了势的汉献帝刘协都被权臣挟持,东飘西荡威严尽扫。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这个名号加上他自己打造的“仁义道德”招牌,就足以产生质变的反应了,这当然也要得力于刘备本身的能力。靠着这样的名号和招牌,刘备才能够四处忽悠,招揽得到人才争取得到人心,这对于毫无根基光杆起步的刘备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刘备不是傻瓜,懂得权衡利弊,如果“汉室宗亲”这张牌是弊大于利,他是绝对不会打出去的。他之所以会打就是因为这样会利大于弊,而且没有别的选择。毕竟他起点太低,要地盘没地盘,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再不拉来一顶合适的名号戴在头上,就真的是一无是处了。
PS:据史料考证,西汉景帝到东汉献帝,一共出了20位皇帝,但只经历了14代,而刘备在族谱中是汉景帝的十八世孙。也就是说,如果要真的按辈分算,刘备该叫献帝曾祖父,而非是以“皇叔”自居。至于汉献帝尊他为叔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敬刘备年龄比他大,更重要的一方面应该还是拉拢他以抗衡曹操,这才有了后来“衣带诏”的故事……
【萨沙讲史堂第三百二十九期】(历史系列第120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