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历史中较为混乱的一个朝代。从公元870年左右,直至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在东京汴梁称帝,其中近100余年也是狼烟四起。李克用、朱温、郭威,都是五代十国时期响当当的诸侯。尤其是后梁太祖朱温,能以白丁之身建立一统政权,且将唐昭宗和唐宣宗耍得团团转。此情此景,将朱温称之为“一代枭雄”似乎也不为过。然而朱温晚年时期却因为立太子储君的问题导致被杀。为何这样一位枭雄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朱温有亲子却执意将皇位传给义子呢?
朱温出生于公元852年,是安徽砀山人。青年时期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军,与李克用二人归降大唐平定黄巢之乱。901年朱温羽翼渐丰率军进入关中独断朝纲,逼迫唐哀帝退位。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值得一提的是后梁这个政权继承了唐朝正统,这点朱温比李克用更加来得名正言顺。然而建立后梁时朱温已是56岁的高龄,多年戎马生涯,让朱温身患重病,912年,60岁的朱温自知时日无多,便挑选太子储君。
朱温虽有7个直系子嗣,然而大多都不成器。比如郢王朱友珪,福王朱友章,就是吃喝玩乐的公子哥,文才更是一塌糊涂,领兵打仗也是输多赢少。朱温的义子博王朱友文,似乎是合适的人选。朱温暗中散播消息,有意让朱文友继承大统,此举遭到郢王朱友珪的忌恨,最终导致朱温被亲生儿子所弑,后梁也陷入到了混乱。
可是朱温这样的做法,让后人颇为不解。毕竟皇位继承是古代帝王最为头疼,也是最重要的大事,按常理来说,朱温有7个亲生儿子,即使这些儿子大多不成器,可是朱温也没必要将辛苦打下的江山送给义子干儿,这不等于为他人做嫁衣吗?笔者认为朱温这样的做法,还是有私心,并且有着难以启齿的苦衷。首先一点便是朱温此人荒淫无道,虽然朱温手握重兵开辟后梁政权,可是朱温自幼未受过正统教育。也没读过几天圣贤书,掌握重权后便骄淫奢侈,这点李克用比他好了不少。待到正妻张氏离开人世,朱温便更加荒淫无道。甚至正史所记载朱温与其儿媳妇有苟且之事。朱友文妻子王氏容貌俏美。
在朱温身患重病时,更是衣不解带地服侍他。所以从情感上朱温便倾向朱友文,或者说朱温喜欢他的妻子王氏。爱屋吉乌之下将皇位传给朱友文。也就不难理解了,第2点则是因为朱温当时并非真心实意想立太子储君。虽然朱温自知时日无多,可还是想着再多活几天。先立朱友文为储君,朱温的其他儿子有自知之明,发愤图强尽可能地做出更好的成绩。如果朱温在自己亲生儿子中,挑选一个为接班人,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朱温的儿子们大多也是嗜杀成性,朱温立某个亲子为储君后,那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想敌肯定会互相残杀。到那时朱温的统治不稳,还会有性命之忧。
而朱温将义子朱友文推到幕前,亲生儿子虽同样感觉不公平,可是他们只会将朱友文当目标,而不会真正威胁到朱温。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博王朱友文是可以当作棋子进行培养,将他列为接班人朱温便能高枕无忧,安然的过好余下的几年生命。而他的儿子们也会更加孝顺自己,到处搜刮美女供己享用。《五代史》以及《后唐史》当中,均没有记载朱温亲口说过要立博王朱友文。这大多数都是通过朱温似是而非的说法,将皇位引向朱友文。
通过这样的说法,便加强了亲儿子们的怀疑。可是朱温万万没想到,朱友珪是个狠毒之人,居然胆敢在深夜弑杀自己,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朱温用皇位作为“诱饵”,儿子们都是池子里的鱼,想要水面不泛起大的浪花,就必须通过诱饵让每条大鱼安稳。朱温选择朱友文为“领头”,故意将诱饵抛向他这边,其他大鱼便很气愤,群起攻之朱友文,这样水面平稳了,“大鱼”们精力也被发泄两全其美。可是朱友珪这条鱼太狠毒,不顾游戏规则跃出水面狠狠咬了朱温一口,结果“钓鱼人”的性命。
参考文献:五代史、后唐史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朱棣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孙子_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孙子
五代十国,是历史中较为混乱的一个朝代。从公元870年左右,直至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在东京汴梁称帝,其中近100余年也是狼烟四起。李克用、朱温、郭威,都是五代十国时期响当当的诸侯。尤
-
朱温为什么叫梁_后梁太祖朱温大传
通常来说,开国人物都会受人尊重,但是这个灭了整个唐朝开辟新的帝国皇帝朱温却令人憎恨。查阅了有关他的很多记载,几乎都是残暴不仁,沉迷美色,连自己的媳妇都没有放过,最终死于
-
后梁太祖朱温大传_朱温梁朝多久
朱温是五代时候梁朝的开国皇帝,他本是一介布衣,参加黄巢起义大大的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地位,后来又归顺唐朝同李克用一起镇压起义军,被唐朝皇帝封了个宣武军节度使,后来又封了个梁
-
五代后梁朝皇帝列表_后梁历代皇帝
梁太祖朱晃(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原名朱温。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砀山 (今安徽砀山县)人,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
-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赏析_五代史伶官传序古诗文网
每周四我们将同大家分享由陈政推荐的最美古典序文。敬请关注! 《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
-
五代史伶官传记_五代史伶官传序笔记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赏读 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
伶官传序原文_伶官传序选自哪里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赋_根据五代史伶官传序最后一段写一篇议论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 (欧阳修 公元1054年)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
伶官传序历史背景_伶官传序是哪个朝代
首先,什么是伶官?在封建社会演戏的人称为伶人,被授予官职的伶人即为伶官。《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言。记载了伶官敬新磨、景进、史颜琼、部从谦
-
伶官传序文言句式_伶官传序文学常识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虽只是一个三百余字的短章,但容量大,感染力强。被前人誉为“千年绝调”,“《新五代史》中的第一篇文字”。 欧阳修是宋代杰出的散文大家,其文章的主要特点
-
三国演义为什么尊刘抑曹_罗贯中为什么写《三国演义》
这篇文章会为大家简单介绍罗贯中的一生,通过他的人生经历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罗贯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军事家,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1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