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凉州曲一首_凉州词是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一带

凉州曲一首_凉州词是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一带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1-06 12:02:50
阅读:


历史上的“凉州大曲”

西域乐舞(资料图片)

  大曲,史料中仅曲名可考者约一百四十余,而歌词尚存者十三套。《乐府诗集》中存五曲,即“凉州”“水调”“大和”“伊州”“陆州”。现存的大曲曲谱见于敦煌曲谱中,也仅是片段,为琵琶分谱;宋人姜白石词曲谱中也有“霓裳中序第一”及“醉吟商小品”,为唐人大曲曲谱遗存至宋代经由姜白石记录而保存至今。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凉州就成为中原通往中亚交通线上的重要驿镇。由于经济兴盛、城市繁华、人文荟萃,乐舞艺术自然也十分发达。异域的乐器、舞蹈、歌曲、倡优、乐工源源“落户”凉州。北魏诗人温子升《凉州乐歌》云:“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藏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除对凉州当时的繁华景象进行描写外,也涉及了当时凉州的乐舞艺术。

  现存敦煌史料《儿郎伟》记载了古代凉州歌舞兴盛之状:“伏丞(承)大王重福,河西道泰时康,万家歌谣满路,千门谷麦盈仓。”又据《开天传信记》载:“西凉州俗好音乐,制新曲曰‘凉州’,开元中列上献之。”宋人程大昌《演繁录》一书也说:“乐府所传大曲惟‘凉州’最先出。”

  由此可见,“凉州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专业艺术水准和浓厚民族风格的大曲。

  唐开元727年,凉州督都杨敬述率乐工、舞伎、倡优,前往唐都长安进献了大型歌舞曲——“凉州”。《开天传信记》详细记述了进曲时的情景:当“凉州曲”进入长安时,唐玄宗将凉州献乐人召进皇宫,又宣召在京的亲王、大臣、贵胄们进宫一同观赏。虽有大臣指出“凉州曲”有失“先祖乐律”,但酷爱乐舞的玄宗皇帝还是将“凉州曲”定为国乐。此后,“凉州”屡经加工提高,成为唐人歌舞大曲的领衔之作。

  “凉州大曲”自进入长安后,便立即得到唐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唐诗人杜牧的《河湟》诗“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便是例证。在唐朝宫廷“燕乐”中,“凉州大曲”是经常上演的重要节目之一。有关“凉州大曲”在当时宫廷的演出盛况,唐代诗人王昌龄在《殿前曲》诗中有这样的描绘:“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还有唐诗人王翰的《凉州词》、柳中庸的《凉州曲》等诗篇,都描写了“凉州大曲”的演出盛况。

  “凉州大曲”不仅在宫廷和寺院中深受追捧,更主要的是,在民间的影响更为深远。唐诗人武元衡《听歌》云:“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凉州。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唐诗人花蕊夫人在《宫词》中也描写道:“梨园弟子簇池头,小乐携来候宴游。旋炙银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凉)州。”“凉州大曲”深入人心,自唐玄宗开元中至南宋数百年中,盛行不衰,并且由原来的单一宫调,逐渐丰富发展为七个宫调曲。

  唐诗人白居易在题为《秋夜听高调凉州》的诗中对“凉州曲”的描写,说明唐代还有人将“凉州大曲”翻入高宫调进行演奏,当时人们称其为“高调凉州”,到南宋时已有七个不同宫调的“凉州大曲”出现。南宋音乐理论家王灼《碧鸡漫志》记载:“今‘凉州’见于世者凡七宫曲,曰:黄钟宫、道调宫、无射宫、中吕宫、南吕宫、高宫。不知西凉献何宫也?”可见“凉州大曲”音乐之发展壮大,就连南宋音乐家王灼也弄不清六百多年前该大曲音乐的原始调究竟是哪一种宫调。

  王灼《碧鸡漫志》中还指出,“凉州大曲”是由二十四段乐曲组成,他说:“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此谓大遍。而‘凉州’排遍余曾见一本,有二十四段。后世就大曲制词者,类从以简省,而管弦家又不肯从首至尾吹弹,甚者学不能尽。”由此可见,唐大曲规模很大。到宋代,以致有人将大曲(大遍)分段从简进行演奏,所以使唐大曲逐渐变小,直到慢慢地失传或仅流传一些片断,或化为其他乐种的别体形式。

  凉州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歌舞大曲,而且还带动和促进了中原各地区音乐舞蹈艺术的交流融合,使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文/徐平林 王文红)

  (来源:甘肃日报)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