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雨村的生活轨迹描绘得很详细,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青年的奋斗过程。不过贾雨村死后是一个不祥的人,他和谁接触谁家就倒霉。
贾雨村原籍胡州,也是诗书仕宦之族,他出生后,
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
贾雨村家也是诗书仕宦之家,他一出生家里败落了,他成年后父母双亡,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便想到京城考取功名。可是因为盘缠不足,只能留下来,借住葫芦庙,靠卖文为生。
甄士隐住在葫芦庙旁,他家中虽不十分富贵,但是在当地也算望族。他有学问,平日酌酒吟诗,见贾雨村虽然衣衫褴褛但是器宇轩昂,学识渊博,便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小聚,后来资助他银子让他进京赶考。
贾雨村得到银子后就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选入外班,旋即升为知府。不到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革职了。
被革职后,贾雨村先到甄宝玉家做家庭教师,后来辞职。托人投到新上任的盐政林如海家做西席,即做林黛玉的家庭教师。贾雨村听说朝廷要起复旧员便求林如海帮忙,林如海给贾雨村写了荐书,还给贾政写了封信,并且把替贾雨村谋职需要打点的银子也准备妥了,于是贾雨村进京面见贾政,贾政给贾雨村谋了金陵知府的缺。以后贾雨村就和贾家经常来往。
回顾一下贾雨村的历程,我们发现一个奇诡的现象,他走到哪,哪倒霉。
他降生后,他家里的祖宗基业就败了,他成了一文不名的孤家寡人。他寄宿在葫芦庙,葫芦庙着火了,葫芦庙没了。葫芦庙里的门子指点了贾雨村,贾雨村利用完门子后把他打发走了。甄士隐接济了他,结果甄家的女儿被偷了,甄家也败落了。贾雨村发现了甄士隐的女儿也没有救她,任英莲在薛家受折磨。他在甄宝玉家当西席,结果甄宝玉家被抄家了。他在林如海家当黛玉的老师,林如海对他有知遇之恩,结果林黛玉的父母相继辞世,林家绝户了。贾雨村受了林如海的恩惠,也没有照顾无依无靠的黛玉。他投奔贾政,经常上门和贾政谈诗论词,和贾赦、贾珍也谈得来,结果贾家也被抄家了。贾雨村对贾家落井下石。
为什么贾雨村到谁家,谁家就倒霉呢?孔子给出了答案:“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说选择正确的朋友非常重要。不要和贾雨村那样品质低下的人交往,否则祸及己身。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古典名著《红楼梦》阅读指导(附精典习题训练,值得收藏)
《红楼梦》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
-
《红楼梦》贾雨村到谁家,谁家倒霉
《红楼梦》里贾雨村的生活轨迹描绘得很详细,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青年的奋斗过程。不过贾雨村死后是一个不祥的人,他和谁接触谁家就倒霉。 贾雨村原籍胡州,也是诗书仕宦之族,他出生
-
红楼梦的解析·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本文中的解析文字为原创,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话说贾妃回宫,次日见驾谢恩,并回奏归省之事,龙颜甚悦。又发内帑彩缎金银等物,以赐贾政及各椒房等员,不必细说。 且说荣宁二府
-
《红楼梦》诗词配画,邂逅最美的经典
《红楼梦》创造了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压迫与反抗, 富有与贫困,欢乐与悲凉,腐朽与新生, 像一对双生兄弟一样并存着。 在这个世界里,真与假,美与丑, 善与恶交织在一起。 人
-
《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
说起《红楼梦》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作者是曹雪芹,可是,你知道吗,《红楼梦》的作者可不只是曹雪芹一个人完成的,还有一个作者,那就是高鹗,严格的来说,《红楼梦》完成和广泛流传,
-
《红楼梦》的真正原创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
在《红楼梦》研究中,曹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贾府的故事隐含着曹家的事实,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十个《红楼梦》的读者有九个会说;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殊不知这个回答并不
-
5本红楼梦题材的网络小说,让人感受文化魅力,错过了别喊书荒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不过《红楼梦》注重家长里短,日常戏比较多,对网络小说迷而言,总是感觉吸引点不太够。相反,一些根据《红楼梦》内容重新创作
-
关于石榴裙,这些你知道吗?
五月满眼皆是绿 唯有榴花红似火 五月的泌阳,如火的石榴花悄然绽放了,点亮了城市的眼眸。难怪古人这样咏叹道:“五月榴花照眼明”。 它红得是那么通透,那么纯粹,那么锃亮,那么耀
-
《红楼梦》中扑朔迷离的十二钗
推荐: 《红楼梦》里那些形形色色的爱最终结局是什么? 文/陈二虎 (一组赵国经、王美芳《金陵十二钗》,图为宝钗)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
-
名著赏析:《红楼梦》诗词集锦,红楼如梦,人生如戏
序曲 王立平 - 红楼梦 世事如梦,百转千回,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手执墨笔,曹雪芹十年如一日,写尽缱绻情思,字字泣血,句句珠玑。 红楼不见,梦依旧在,斯人已逝,幽思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