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也。索下云:“绳也。艸有茎叶,可作绳索也。”绳结,是以绳为基本材料,将一段或多段绳,通过纵横穿插、打成结扣而成。
在文字出现以前,先人们用绳子缠绕出的各式各样的结来传递信息。
《周易·系辞下》中载:“上古结绳而治。”
《九家易》中亦有:“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后来随着人们生产、狩猎等活动的增多,结绳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直至文字产生,依旧可以看到绳结的影响。
小小的绳结,浓缩着古人的智慧。
建筑之“缩”
古代筑造墙壁时须用到版筑技术。版筑,我国古代修建墙体的一种技术,指筑土墙,把土夹在两块木板中间,用杵捣坚实,就成为墙。过程中为防止挡土板移动,则需要在板外立桩,并绕过桩用绳将板缚紧,此绳名为“缩”。
《诗·帛系》正义引孙炎曰:“绳束版谓之缩。”
夯完之后,砍断墙板。
《礼记·檀弓》郑注:“斩板,谓断其缩也。”
待日后压在夯层之间的各段缩绳腐烂消失后,就形成了我们今天还能在夯土墙上见到的绳眼。
《考工记·匠人》中还曾具体提到了绳索在版筑过程中的使用。如绑扎过紧或受力不匀,致使模板变形或受损,就不能胜任支撑、承压的功能,可谓“凡任,索约,大汲其版,谓之无任”。与《诗·大雅·緜》中的记载“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互相印证。在筑版这种建筑技法中,绳结巧妙地利用自身材料的柔韧性,用捆绑的方式辅佐木板,固定土墙,同时使其形更为周正。
书籍之绳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多样,随着书籍制作材料、工艺的变化,书籍装帧的形式也不断演变。
商周至魏晋之间,将单个竹木简编连成册的形式便己被广泛使用。
《说文·竹部》:“简,牒也。”
牒,就是通常说的竹简。简牍主要有木、竹两类,无论木札或是竹简,当数目过多时,就须用书绳串联起来成册。将木札或竹简编联成册的绳子称为书绳。
编册的绳子可用革绦,也可用帛带,但以麻绳为主。其原因除了麻绳价格更低之外,还因其具有质地轻、强力大、防虫防霉还透气的特质,这也弥补了简册自身厚重的缺陷。
以书绳为主的简册装帧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其规格尺寸、联接方法,使用形式等,都为后来的装帧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卷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卷轴装帧在南朝至五代时己经普遍存在。其中捆缚书卷的丝织品,称为褾带,人们以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褾带区分不同类别的书。正如《唐六典》中所载:唐玄宗时集贤院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芽轴,朱带,白牙签,以为分别”。
货币之“繦(qiǎng)”
《汉书·食货志》颜注引孟康曰:“繦,钱贯也。”
繦(同“襁”),指用来串铜币的绳子。秦统一六国后,将圆形铜币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货币,为了方便携带,就须用绳线将其串在一起。
钱币以金属为主要材料,自身有一些重量,用藤条或麻线这种柔性材料将其串起,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携带在身上的重量。利用纽结的方式将每枚钱币分隔固定,不仅便于携带、方便使用,还能最大限度减轻钱币自身的损耗,增加其使用寿命。
按照一定数额串联起来的钱币称为贯。河南永城芒山镇柿园西汉梁共王墓内出土铜钱约255万枚,多数穿成钱贯,每贯约1000枚。《史记·平淮书》记载,武帝初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便印证了这一点。
武器之“缑”
缑,指缠绕在刀剑柄上的丝绳。正如《广韵》中所说,“刀剑头缠丝”便是缑。
剑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用于近战的短兵器,使用时以直刺为主,还可旁击砍劈。
刀剑这种武器是顺从于手的忠仆,作为工具使用时,越顺手,所发挥的效用也就越大。从使用角度分析:一方面,在剑柄缠绕丝绳是为了增加手握时的摩擦度,便于更好操控;另一方面,还在人与锋利的金属之间形成了缓冲空间,使刀剑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
服饰之“绶”
绶,指用来系佩玉、官印的丝织品。
《后汉书·舆服下》载:
“秦乃采组连结于琢,光明章辰,转相结绶,故谓之绶。汉承秦制,用尔弗改。”
也就是说,绶不仅具有实用功用,还是区分官员身份的重要标志。绶同官印一起由朝廷颁发,官员退职和死亡时,须一同缴还。
汉代时,绶常萦绕在腰间,结成大回环,让剩余部分下垂。隋后,因制度原因,官印归属官府不能随身佩戴,因此绶被剪断,成为两层相叠的样式。宋朝后,双绶又变回单层且面幅加宽,不同官阶的官员使用不同材料和纹样的绶。
《礼记·玉藻第十六》中明确记载: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
绶,在中国古代是关乎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物。
同心结
绳结除了实用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诗经》中:“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是说在女儿出嫁时,母亲一边给女儿扎系结饰,一面又嘱咐她许多礼节,这是古时婚礼上的一个仪式,因此“结缡”也就成为了结婚的象征词。
古人在表达情、爱方面比较含蓄,因此“结”就承载了男女之间相思、相爱的情意。梁武帝有诗“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宋代林逋也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唐代孟郊亦有“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诗中所说的“结”不仅是结衣束裳的实物,更是柔肠百转的情意。
中国上下近五千年的历史都被这看似不起眼的绳结贯穿始终,这其中不仅浓缩着人类的智慧,更蕴藏着耐人寻味的朴素哲理,寄托着欲言又止的美好情思。
作者:木子李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 上一篇:话说《红楼梦》:袭人的幸与不幸
- 下一篇: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解读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代表情谊的中国绳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图片 | 互动百科) 绳,索也。索下云:“绳也。艸有茎叶,可作绳索也。”绳结,是以绳为基本材料,将一段或多段绳,通过纵横穿插、打成结扣而成。 在文字出现以前,先人们用绳子缠绕
-
赤壁赋的朗诵_赤壁赋中朗诵月出篇
(记得点击播放哦) 后赤壁赋 宋代: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
-
天盛长歌的历史背景_天盛长歌所有人的结局
在《天盛长歌》中,青溟书院“教圣贤书,授文武艺”,虽说网罗天下英才,不过还是贵族官僚子弟的学校罢了,且为太子效力。《天盛长歌》虽说的架空剧,但其拍摄地在横店唐城,服化道
-
古人名字号什么区别_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阅读
古人的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古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字和号。比如,大文学家苏轼,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那么,名、字、号,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名】
-
论语是谁编写的?_论语由谁编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一言一行,其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词句,绵延千年,经久流传。那么这样一本经典著作,是由谁编纂而成的呢? 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对这
-
礼记经典名句100句_礼记名言名句大全
《礼记》十句名言,精辟透彻,值得用心品读! 一、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赏析:从:通“纵”。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向上心不可满足
-
有关清明节踏青的图片_踏青去哪里好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除了祭祀、扫墓缅怀先祖、亲人外,也会趁着难得的假期,外出旅游放松心情。 又是一年春来到,趁着这春日暖阳,你想去哪儿旅游呢? 不如—— 一起
-
曰曰思君不见君的全部诗词_终日思君不见君的下一句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
-
李白没能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在唐朝_李白是状元吗
科举制 起于隋,发展到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科举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讲科举制也是现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可有一个人他才华出众,受到众多人的追捧,要流量有流量
-
古人休假怎么说_中国古代休假周期
我国现行的 休假制度 ,除了例行的周末休息,更有很多与节日相关的假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享受节假日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不但可以放松身心,劳逸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积极
-
四书五经译文_四书五经《春秋》全文及翻译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