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梅》组诗两首 《咏梅》 其一 一片梅花涿水岸, 天涯孤影自飘零。 秋水传意凌波起, 无限相思碾落红。 【小注】 涿,古水名,相传源出河北省涿鹿县涿鹿山。 《咏梅》其二 弱水
一场秋雨过后,南方城市中的桂花一夜盛开,在街头每一个不经意的转角都有一袭馥郁的桂香在等候匆忙的行人扑进她的怀抱。 桂花在中国的培育历史已久,早在《山海经》里,就有了“招摇
序跋作为一种文体,都是叙述一书作意(包括宗旨、目的或写作动机等等)的文字,以今人习惯而论,冠于一书之前的称序或叙,有时也称作序言、题记、弁言、前言等等;而置于一书之末的称跋,有时也
【作品简介】 《丽人行》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讽刺杨氏国戚之奢侈淫乱,侧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开首十句是描写上已日曲江水边踏青的丽人如云,体
导 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
大约 1700 年前的西晋太康时期,河南汲县发生了一桩盗墓事件。谁也没想到这桩“司空见惯”的案件竟然牵扯出历史疑案。在一座神秘的古墓里,发掘出一大批埋藏了五六百年,累计近千斤的竹简,记录了十余万言的文字资料。其中最引人注目就是《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经晋朝荀勖校订后,合并为六卷的《穆天子传》,流传至今。 《穆天子传》讲述的是西周鼎盛时期的穆王,以擅长制造的造父为车夫,以诸侯进献的八骏神马( 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为御驾,西征遨游极西之地的事情。按照文中所叙,周穆王穿天山,登昆仑,见到了西王母,在瑶池受到了盛情款待,举觞歌诗,流连忘返。来回行程 3.5 万里,历时 543 日。文中言之凿凿,详细记录了日期、方向、地名、里数,以及西域部落、语言和物产等等,加上出自战国古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时人认为可信史料,多次引用。 己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用观天子之宝器。曰:“天子之宝: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天子之宝万金□宝百金,士之宝五十金,鹿人之宝十金。天子之弓射人,步剑,牛马,犀□器千金。天子之马走千里,胜人猛兽。天子之狗走百里,执虎豹。”柏夭曰:“征鸟使翼:曰□乌鸢、鹳鸡飞八百里。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卭卭距虚走百里,麋□二十里。”曰:“柏夭皆致河典,乃乘渠黄之乘为天子先,以极西土。”(留空处文字缺失) 然
龙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是上古神话中的鳞虫之长,龙的长相一般被认为“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有争议,比较普遍的一种是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而“龙生九子”一说又多出了不同外形的九种龙类。除此之外,龙根据其年龄的不同,又会有不同的外形特点。而今天笔者为了让大家清晰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所有龙类,从四个方面入手,即“鳞片肤色”、“神力神通”、“年龄阶段”、“其他龙属”四个方面,让大家清晰的识别和了解我国的龙文化。 按照“鳞片肤色”来分,比较著名的龙有青龙,他是四圣兽之一,代表了东方星宿,在道家神话中还被人格化为“孟章神君”。另外还有黑龙,是女娲娘娘补天时所斩杀的一头兴风作浪的恶龙。还有《西游记》里的小白龙,原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触犯天条被推上斩龙台,后经观音菩萨搭救化为龙马,驮着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还有黄龙,据说黄帝就是乘黄龙升天的。还有赤龙,《说岳全传》里金兀术的设定是天上赤龙下凡,专门和金翅大鹏雕转世的岳飞作对。还有金龙,又被分为五爪、九爪等种类,是古代皇室的象征。 按照“神力神通”来分,比较著名的有火龙,就是民间传说里能喷火的一种龙,道家神话里天庭火部里就有许多火龙。还有冰龙,又称冷龙,比如上古神话里的黄河水神冰夷,据说就是一条能操控冰雪的龙神,还有《西游记》里羊力大仙曾自己炼制出一条冷龙。还有烛龙,它是《山海经》里神力最广大
《史记•鸿门宴》里,樊哙闯帐,项羽赞曰“壮士”,给他上酒上肉,“与一生彘肩”。玉山以为,首先是个停顿的问题,不是生/彘肩,而是生彘/肩,“生彘”的“肩”。-有生的成语
瓯海,古属“瓯地”,《山海经》中便有“瓯居海中”的记载,瓯海之名由此而来。山灵水秀泽雅泽雅,是“寨下”的温州方言谐音,因在明代寨堡古耸寨之下且水泽而雅美而得名。-钟灵毓秀下一句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中国龙文化,上下数千年,源远而流长。然而,龙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起源的?几千年来有怎样的发展过程?我们简要梳理一下。-有龙字的成语
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憎恶:憎恨,厌恶。注意“竿”上面是“竹字头”,不要写作“杆”。土匪:以半路抢劫、打家劫舍等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杳的成语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成语短短几字背后浓缩着古人智慧,多数总结于故事,提取于诗词,耐人寻味。而目前现存的成语高达上万条,在浩如烟海的词条之中,只若初见,便惊于其美。春树暮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