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从“饮酒”这个角度联系在一起,用追叙的方式,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饮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译文
贺知章醉酒后骑马,摇摇晃晃,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左相李适为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
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第一位仙人贺知章,是我们熟悉的唐代大诗人,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李白,便称其为“谪仙人”的。贺知章喜酒,杜甫在此诗中描写他饮酒醉态,骑在马上,摇摇晃晃。
第二位仙人是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说他饮了三斗酒才去朝见天子。
第三位仙人是左丞相李适之,据《唐书》本传记载,李适之于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为左丞相,天宝五年(746年)四月,为李林甫排挤后罢相。他乃作《罢相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据此,可证明杜甫此诗作于天宝五年四月以后。
第四位仙人是崔宗之,其袭封齐国公,历任左司郎中、侍御史,与李白也是好朋友,杜甫在此诗中把崔宗之说成是一个玉树临风的潇洒美少年。
第五位仙人是开元进士苏晋,曾为户、吏两部侍郎。他一方面吃斋,一方面又贪杯,所以说他醉酒后爱逃禅(不守法戒)。
第六位仙人就是大诗人李白了,杜甫描写李白的此四句又让后人往往拿出来单独成诗,因为形容的实在太好了,写李白把天子也不放在眼里,一斗酒就能写出百篇诗来,谪仙人真是豪放至极。
第七位仙人是“草书之圣”张旭,描写其每次大醉,呼叫狂走才下笔,其狂放不羁的醉态跃然纸上。
第八位仙人是布衣焦遂,名迹不见他书,唯袁郊在其传奇小说《甘泽谣》中有:“陶岘,开元中家于昆山,自制三舟,有前进士孟彦深、孟云卿、布衣焦遂,共载游山水。”孟云卿也是杜甫的诗友,杜甫在长安时,大概也和焦遂有过交集。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