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乎结果,只痴迷于追求的过程,幸福才会来敲门。
说起LYJ同学,我的话就多了。
早在八年级时,我一声令下,她开始背诗,一发不可收。
我说本学期,我们背诵喜欢的100首诗吧,一首一分,看谁最先到达100分。
令初下,全体背书,门庭若市;数周之后,时时而间背;二月之后,天天背诗的,寥若晨星矣。
而LYJ同学,从未间断,且每天背诵五六首,大多属于“赋愁者联盟”,李清照、辛弃疾、柳永的作品居多。一天落下了,第二天定补上。二个月下来,已经背了300多首。有学生跟我“讨价还价”,背《琵琶行》,可否抵得上三首,我豪爽地说“一抵五”。二三天后,LYJ就约我背诵《琵琶行》,接着是《长恨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赤壁赋》等,为了嘉奖她,我说这回给你记20分,她不同意,绝不“一抵五”。我建议她梳理一下背诵过的篇目,可以做专题的微型讲座。一周后《李清照:从少女心到悲秋情》出炉了,讲了整整一节课,赢得全班啧啧称赞。后来又有了《哭柳三变》,也博得满堂彩。
眨眼,到了初三,她诗瘾不断,还是隔三差五地约我背诗。我真想说,初三了,咱们要做卷子,这“劳什子”不赚分,我终于不忍:让她自撞南墙,好自为之吧。
又逢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我便顺水推舟,去试试吧。
她更来劲了,一个月背了200多首。
然而,终究榜上无名。我想安慰她:我们学校那两个得一等奖的,是不容易的,六年级名落孙山,七年级优胜奖,八年级三等奖,到九年级得一等奖,多少积淀啊,才水到渠成。没想到,她竟然乐呵呵地说,没关系,我很享受。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急功近利的短视,是多么露骨的肤浅啊。
热爱,不在乎结局。
怪不得,苏东坡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东坡洒然不倦。
奋斗的过程,充满艰难曲折,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皓首穷经;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餐风露宿;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殚精竭虑。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奋斗者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
我想起一位钓鱼的老人,静坐一天,才钓得一条大鱼。临走时却让鱼儿游回了春水。他说:“我钓得了一整天的轻松与宁静。”
不在乎结果,只痴迷于追求的过程,幸福才会来敲门。在日积月累、锲而不舍的过程中,我们领略人生旅途“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风光,领略“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胜景。
在这一点上,LYJ同学,是配做我的老师的。(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