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彩萍等
让孩子“也傍桑阴学种瓜”
陆彩萍
曾看到一幅漫画:爸爸、妈妈都在看书,爷爷戴着老花镜在看报,三岁的小孙子学着爷爷的样子也在看书。仔细看,孩子倒着拿那本书,很是逗笑!笑过之后,想想,原来读书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关键是你大人如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引导。
在家里,吃过晚饭后,每天的新闻是必看的。看完之后,是看无休无止的电视连续剧,还是看那五花八门的综艺节目?在对女儿的教育中,我意识到,大人看电视,她也津津有味;大人看报纸,她也乐此不疲;大人批作业,她就做作业……只要我在干啥,她也就相应地干啥。孩子具有极大的模仿性,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可是,我发现自己班中的学生不爱看课外书。为什么爱看书的人是那么少?除了寻找学生各自家庭熏陶的原因外,我们教师平时应该如何去引导呢?
我尝试着正面宣传,引导学生去看课外书,甚至把此作为每天的一项作业去布置,但是实际效果甚微。有的是写了书的名字,有的是抄了其中一段,只是“奉命行事”,更不用说能“学以致用”。看来,得换一种方法,让学生爱看课外书。于是,我就以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他们爱看课外书。
一、教师推荐好书。指点学生学会选择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学生都知道这句高尔基的名言。但是。有家长来反映:老师。我孩子真的不会选书,给他办理了苏州图书馆的借书卡,让他一人进去借书,半小时过去了,他两手空空地出来,什么也没有借到,因为他不知道应该借什么书好。于是,我自己平时就注意搜索有关的信息,像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云房子》《安徒生童话》《童年》,儿童美文类《中国现代儿童美文选》《小橘灯》,叶永烈的儿童科普书等。另外与教科书紧密结合,推荐好书。如教了课文《阿里山的传说》,就引导学生搜集民间故事看,他们也就了解有关苏州的民间故事:《千将与莫邪》《胥门的来历》等。教了《国际互联网》后,推荐有关INTERNET的书籍。平时教学中就应该及时推荐有关联的书籍,前提是你老师必须“心中有数”,学生接受时就能水到渠成。
二、老师谈爱看书,激励学生坚持不懈
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习惯上用一些成语,时间长了,学生就觉得我们老师肚子里的成语很多,懂得的历史典故也多,非常佩服。我就顺势与学生交谈,老师小时候是怎么爱看书的。连父亲书橱里的《说岳全传》《杨家将》繁体版都看,哪怕是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也要看。记得读五年级时的一个下午放假,好不容易向别人借到小说《苦菜花》,就躲在家里一口气就把书看完。在小学升学考作文时,我开头是这样写的: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这就是我在看书时看到的句子,考试时,就很自然地运用了。这篇作文,写得有文采,还刊登出来了。这爱看书就是一种好习惯,还让学生明白看书后要会运用,从书中吸取营养,汲取力量。如果只是“囫囵吞枣”,那么,看书的意义也就不大。只要你能坚持不懈,那么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还怕不会超过老师?
三、教师读各类书,引导学生体会乐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女儿说我记好词好句很敏感,但是记数字就不行了。童言无假,从侧面看,这说明我对文学类的书比较感兴趣。那么,在引导学生看书时,就得注重让学生读多方面的书,可不能有所偏废。这正如鲁迅所言:倘若盯着一处,那么蜜蜂就酿不出蜜了。为此,我到图书馆借一些科学类的书看。我还向学生借书,如秦文君的《小香姑》、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等系列的书,还有《500个数学故事》《100个科学家的故事》等。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在看什么书,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我们老师也在看书,三是督促学生看书。班中有个学生叫许愿,家长买了不少书,他就是不看。我多次问他借书,并和他交流,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多么爱看书,且看各类书。就模仿着看书。
四、教师写读后感,指导学生联系生活
教师推荐书看,只是看书的第一步,如何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呢?在班中进行读后的交流有的学生愿意谈谈自己读书后的感受,却不愿意写下来。而且,在介绍书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时。他们能写得头头是道,但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时候,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于是,我就尝试自己看书后写读后感。而与实际联系的时候就尽量与大家熟悉的身边事物联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看了《十万个为什么》这么一本大家熟悉的书,我就从动物之间的互惠互助谈起,让学生明白动物尚且如此,我们班级里的同学还有什么理由不和睦相处呢?通过戴心怡帮助邱世浩同学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把“爱”装在自己口袋里的人,他也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爱。如此,我就坚持写“下水文”,自己去亲口尝,才知道“梨子”的味道,让学生心服口服。
学生不爱看书,我们教师不要只埋怨学生没有良好家庭的耳濡目染,也不要以为是当今影视媒体的“眼球”效应,我们教师不妨自己去尝试一下,要高于学生——明白他们该看哪些书;融于学生——了解他们正在看哪些书;深入学生——知晓他们还缺少看哪些书……而这些,教师自己首先就要看书,让学生敬佩你,信服你,模仿你,学生就“也傍桑阴学种瓜”。
教师注意身教言传,让学生以教师为“镜子”,我们的学生还会不爱看书吗?相信他们——会与好书相伴!
孩子为何沉溺于虚拟世界
杨 聪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个别孩子沉溺于电视、游戏机、电脑网络等虚拟世界难以自拔,他们常常把看电视、打游戏和上网QQ聊天等当作自己每一天的“必修课”,而且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可以说这些虚拟世界都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了。这些孩子为此损害了身心健康,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让教师和家长伤透脑筋却又无能为力。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孩子在现实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让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沉溺于虚拟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最为合适和方便”的逃避现实烦恼的途径罢了。但这只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外在“症状”,不是问题本身的内在“根源”,是一种“表象”,而非“实质”!假使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紧盯着孩子的这些“症状”不放,那结果往往是“隔靴搔痒”,劳而无功,并且还可能因为误诊或忽视了“病源”,反而加重了症状。
那么,透过“症状”看本质,这些孩子的“病源”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最为常见的原因是孩子在学习和学习环境上出现了“问题”。这些孩子的学习一般不太好,甚至很差,本来就很难从学习中获得些许的成功和快乐,而恰恰又处在一个苛求学习成绩(分数)的班级与家庭中,教师和家长总是用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孩子。在这些大人的眼里,除了学习,孩子的其他需求都是次要的,都可以视而不见。对学习好的。他们就会大加赞赏,特别看重和亲近孩子;对学习差的,他们就会时常挑剔斥责,看似严格要求,实为有意无意地在感情上愈发疏远了孩子。孩子学习的好与坏,成了教师和家长对待他们态度好差的“晴雨表”。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有“问题”的孩子除了时时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外,根本无法体验什么是成就感,这就使孩子在学习上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应该为之积极进取的目标,一旦长时间地缺失,他们难免由原先的有所期待渐渐地步入失落、失望、麻木的“泥潭”,最终对学校、班级、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而此时,如果教师和家长还是只会一味地批评指责,大都会形成“越批越差,越差越批”的恶性循环,孩子除了痛苦、焦虑、忧郁。就只会本能地逃避学习,去找个虚拟世界来麻醉自己,因为那里有他的自由、自主,以及期待中的成就与荣誉、关注与爱心等等。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成绩本来不错,因为某些原因,压力大了,成绩突然出现滑坡,孩子一时难以改变这种状态,变得惊慌失措,也会逃避现实,陷入虚拟世界以求忘却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平衡。
其次,就是孩子的生活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南些孩子缺少同伴朋友,总是独来独往,看似学习认真、一切正常,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却感到孤独寂寞,无聊焦虑,甚至有深深的无助感。如果大人只盯着他们的学习来观察。一般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这类孩子会因为长时间地与同龄人缺少交流沟通,不知不觉地就走入了虚拟世界来排遣现实的孤独。
2.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缺乏“兴趣爱好”。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家里就是教室,学生生活变得单调乏味、空虚无聊,一旦接触了电视、网络等精彩世界,孩子的内心激情必然被唤醒,对现实的冷淡便会立刻化成对虚拟世界的聚精会神与乐此不疲了。
3.孩子与同伴朋友闹矛盾,久而久之也会烦恼苦闷,如果长时间难以消解,孩子就会转移注意力去寻找虚拟世界中的情感共鸣者,要么上网交友,要么QQ聊天,要么论坛灌水。
4.孩子与教师、家长的思想、情绪对立。这主要是两代人之间有代沟,或是教师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偏差,或是对孩子采用霸权强制手段,严厉高压,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总是用大人的喜好来代替孩子的愿望。由于没有了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和谐关系。大人们的言行不但无法对孩子形成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反而是愈加使孩子不满、排斥、怀疑、叛逆。孩子如果不能从这些生活中重要的人身上获得关注、赏识、接纳与安全感,就会变得不求上进,不思进取,那么,他们躲进虚拟世界得过且过也就不足为怪了。
5.生活中的其他突发事件或日积月累的小毛病小麻烦小烦恼,都可能给孩子造成身心压力。尤其是在这些“问题”超过了孩子的承受限度时,同样使孩子对现实表现出逃避、退缩、苦闷等状态,从而躲进虚拟世界寻求暂时的忘却和解脱。
当然,这些孩子学习、生活问题的产生,除了环境、人为等外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因就是孩子的性格(个性)存在问题。不难看出,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内向、固执、敏感、偏激、不合群、容易情绪化等等,这使得他们缺乏毅力和耐心,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一旦碰到难题遇上困境,就会束手无策,或得过且过,或消极悲观,或愤世嫉俗,或破罐破摔,以致最终逃避现实。
根据上述情况,总而言之,大人们要想真正地帮助孩子彻底地走出沉溺于虚拟世界的泥潭,就应该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性格上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抓住并解决了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孩子“症状”的改变才会水到渠成。要想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和家长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让孩子信任你
无论孩子的情况多么严重,多么让你生气,大人们也不要斥责、贬低孩子,而应该心平气和地、充满信心地接纳孩子已经存在的“毛病”。孩子大都不是故意犯错的,即便故意,教师和家长也只有获得了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主动倾诉的对象,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对症下药”地帮助他们。转化孩子的关键并不是看大人对孩子“苦口婆心”地讲了多少道理,而是看孩子对大人讲了多少心里话。要是能做到这点,你就能成为孩子的朋友,那随后的帮助也就事半功倍了。
二、要指引孩子有“路”可走
当大人们了解了孩子的心事,了解了孩子在学习、生活和性格上遇到的矛盾和烦恼后,除了进行心理疏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走上一条可行之路,能让他们把心愿投之于实践付之于行动,这样孩子才有“方向感”,才不会再茫然徘徊,原地打转停滞不前。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孩子一些基本的兴趣:比如运动,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阅读,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智商;交往,可以增加孩子感受生活的乐趣等等。
2.帮助他们交上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生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鼓励,让孩子有群体的归宿感。
3.尊重和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他们自由施展的“空间”。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自主的乐趣、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生活在现实中的意义。
4.引导孩子树立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这里的目标可以是学习的、生活的目标,必须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有能力达到的,切不可是教师和家长强加给他们的。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但喜欢打篮球,那就应该支持和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加入班级的、学校的,乃至更高级别的球队,还可以把为自己队能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作为一个目标去奋斗。再比如学习不错,但体质不怎么好而且朋友很少的孩子,可以让他养成多运动多参加群体活动的习惯,通过晨跑、打球、爬山等锻炼形式来增强体质、结交朋友。
其实,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孩子在虚拟中获取的快乐是一种不实际的浮在表面的快乐,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潜意识里)依然隐藏着痛苦。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在虚拟世界里获得快乐越多的孩子,一旦回到现实反而更加痛苦,更加的焦虑不安的原因了。
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事”可做,而且这些“事”又是孩子乐意去做的,孩子就会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一般刚开始这是一个矛盾冲突的过程,孩子会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徘徊,一段时间之后,只要大人能让孩子感受到现实能带给他们更多真实的快乐和成就时,他们就会自觉地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现实中去了。因此。能否在现实中为孩子打开一扇充满阳光、充满真实的快乐之窗,是改变“问题孩子”的关键所在。最后,我只想强调一点:孩子沉溺于“虚拟世界”,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观察和反思孩子的“现实世界”——现实,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