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说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 虽然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 。然而某一时代之文学必然反映某一时代的特征 , 而不同的时代背景也会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文学 。《璇玑图》是“ 回文诗 ” 这一类体裁的集大成者 。
《璇玑图 》是晋朝。窦滔妻苏惠所织的回文诗图 。所谓”回文诗” , 是指作品无论顺读 、 逆读都能成诗 ,甚至排成方阵 , 任何一行上下左右都能成诗 ; 摆成圆圈 , 从任何字 起 , 顺时针 、 逆时针方向去读 , 也能成诗 。晋代殷仲堪有《酒盘诗》 , 是” 礼为酒悦 , 体宜有节 ” 八字 , 就是一种圆圈的回文诗 。 苏惠的诗是以五彩之线相宣 , 依图方能诵读 , 共八百四十字 , 因而又称 ” 织锦回文诗”
据 《晋书· 列女 传》 记载 : “ 窦滔妻 苏氏 , 始 平人也 , 名惠 , 字若兰 , 善属文 。 ”《文苑英华》 中亦云 :“ 前秦苻坚时 , 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 , 陈留令武功苏道质第三女也 , 名惠 , 字若兰 , 识知精明 , 仪容修理 , 谦默自守 , 不求显扬 。 ” 虽然记载文字不多 , 但已大致地描绘出了苏惠的面貌 : 她是一个出身世家 ,且聪慧美丽的女子 , 受过良好的教育 , 颇具才情 。窦滔也是一位才德品貌兼备的富家子弟 , “ 滔 , 字连波 ,右将军于真之孙 , 朗之第二子也 , 神风伟秀 , 允文允武 , 时论高之”。 无 论家 境 , 还是双 方的德才品貌 , 都是十分相配的 。 于是 , 苏惠在十六岁时就嫁给了窦滔 。
《文苑英华》中说 , 新婚之后 , 窦滔对苏惠“ 甚敬之”。谭正璧在《 中国女 性文学 史》中也提到此事 , 并说 : “ 因若兰才色 殊异 , 很是敬爱 。 ”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相当之美满 。 然而世事难料 , 就在苏惠二十一岁时 , 窦滔却“ 被徙流沙, 这无疑对二人是个很大的打击 , 在共同生活了五年之后 , 两人远隔天涯 , 苏惠从此开始了孤独的幽闺生活 。 孤单与寂寞伴随着无助而神伤的苏惠 , 流年暗换 。 苏惠是一个惠质兰心的女子 , 她于是“ 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 , “ 宛转循环以读之 , 词甚凄惋”, 用这样的方式来倾诉思念 , 传递深情 。
苏蕙和她的 《 璇玑图 》 不但存在于文人的案头作品里 , 而且还存活于老百姓的心里 ; 不但没有被岁月的河流湮没 , 反而日渐饱满鲜活 。
“璇玑图”这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的“文字方阵”,竟然能衍化出数以千计的各种诗体的诗来,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要想彻底读懂,纵使花上几年工夫,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而当初苏蕙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不但构思好,还要织在锦缎上,靠的除了她的一腔深情外,也绝对少不了她的绝世才情。
这里仅选择几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以体现苏蕙情意之一斑: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
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这是一位被“新人”取代的“旧妇”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她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这首诗正读、反读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
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闲。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
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凄怆的六言诗,诉说着女主人公在空寂的“房帏”中对镜梳妆时的几多哀叹,她纵然有着“葩纷”、“耀英”的容颜,但韶光易逝,夫君难回,这如花的年华,又“治容为谁?”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
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这首可回读的五言诗,用岁寒后凋的松柏作比,吐露了她对夫君矢志不移的贞情;倒转来读,则表现得更加激扬蓬勃,感人至深。
谗佞奸凶,害我忠贞;
祸因所恃,滋极骄盈。
这里又对那位夺她夫君的赵阳台进行了痛斥,喻她为“谗佞”,苏蕙之所以被丈夫抛在长安,全因了那位赵阳台谗媚进言,恃宠邀情,怎不让苏蕙愤恨至极。
一副深情玄妙的“璇玑图”的意韵,决不是一篇短文章能讲得清楚的,若想领会其中奥妙,只有自己会心品味,方能渐至佳境。它实在是中国文字深奥、古奇、优美与艺术化的最佳诠释。
一副“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洪亮主编《璇玑辞》中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