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
正如惺园退士所说,它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魃魅魍魉,毕现尺幅;而复以数贤人砥柱中流,振兴世教。
其写君子也,如睹道貌,如闻格言;其写小人也,窥其肺腑,描其声态,画图所不能到者,笔乃足以达之”。
卧闲草堂刻本评说:“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由此可见,《儒林外史》以生动形象的笔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正因为如此,考据家们曾经把书中的人物一一与历史上真人真事相比照,推断出书中人物的艺术原形。还有人特地跑到茶馆中去体验现实,名之为“温习《儒林外史》”。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儒林外史》的成功与伟大。
由于作者吴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又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所以才能把那个时代写深写透。他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以朴素、幽默、本色的语言,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无不恰到好处,谑而不苛,不堕落暴露小说的恶趣之中。在艺术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这种体制,对清晚期小说,尤其是有很大影响,如《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等,均模拟《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批判现实主义。这种精神不仅被晚清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所继承与发展。在现当代的纯白话文小说也有体现,如钱钟书的《围城》就被广泛认为有模仿《儒林外史》的痕迹。而《儒林外史》中所谴责的种种现象,虽经岁月变迁,在现实中仍生命力十足,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一文凭而沥尽心血,高考结束后无不将教科书弃若鄙履,为结束苦难生涯而奔走相庆,并以此衍生出种种社会怪状。大约后人也会写本如《儒林外史》之类的奇书,以讽喻我们这个时代的虚伪制度。
南京,这个六朝故都,当时为两江总督驻地,交通便利,商贾云信,四方才士争来荟萃。敬梓一到南京,即以自己的瑰琦行结识了一些品学优擅的知识分子,其中有经济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画家、数学家、天文学者等;同时,还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接触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伶工、歌妓等市井奇人,唯独对侯门权贵、富商巨贾以及热衷时文八股的士子不屑一顾。
乾隆元年(1736年)春,安徽巡抚赵国麟接受了江宁巡导唐时琳,安徽学使郑江的辗转推换,在抚院甄试了吴敬梓,发现他才学优良,于是举荐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廷试。官吏“朝夕造请”,促其就道,吴敬梓却称病不赴。
不赴鸿博,纵情诗酒,生计因而日益困顿,时或靠亲友周济度日,时或靠典衣卖文维生。虽囊无一线,但安之若素。他的先人门生故吏半天下,然而吴敬梓丛不居恩索报,有时断炊数日,也从不去一叩豪门;严冬无炭取暖,就邀约五六知已,乘月色从秦淮水亭绕城堞步行数十里,歌吟呼啸,到天亮时分,入水西门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谓之“暖足”。
越是在困境之中,越能洞察世人的真面目。吴敬梓移家南京后,随着结交面的广泛,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他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积十余年之功,终于成书。
1751年,乾隆首次南巡,举行征召,众士子迎銮争献诗赋,企求封赏,唯有吴敬梓洞察朝造字征聘之虚伪,竟藏匿家中,企脚高卧,进行回避:足见先生鄙薄功名利实禄,绝意仕途的高尚精神。
乾隆十九年,54岁的吴敬梓,携妻及幼子客居扬州琼花观后土祠。在宁期间,他曾因倡修泰伯祠出卖了祖上最后一点遗产。此时吴敬梓生活更加窘迫,健康状况也日浙恶化。这年十月二十八日薄暮,他访友归来,又吃了一壶酒,不料就寝后,猝然痰壅,不及救治,溘然长逝。其时,吴敬梓一贫如洗,由友人卢见曾出资归葬南京。
二百多年以后,为了纪念这位讽刺大师,人们在他的家乡为吴敬梓建立了“吴敬梓纪念馆”;南京秦淮河畔桃叶渡也建立了“吴敬梓故居”。
风雨渡扬子江
【原文】
几日秣陵住,扁舟东复东。
浓云千树合,骤雨一江空。
往事随流水,吾生类转蓬。
相逢湖海客,乡语尽难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几日秣陵住,扁舟东复东。
浓云千树合,骤雨一江空。
往事随流水,吾生类转蓬。
相逢湖海客,乡语尽难通。
【作品鉴赏】
《风雨渡扬子江》描写风雨中渡扬子江的情景,表达诗人四处漂泊、无处可依的空寂之情
“空”三重意蕴:一是风雨之中扬子江上的空远之景;二是诗人四处漂泊、无处可依的空寂之情;三是繁华已去之空荡。诗人将自己比作“转蓬”,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漂泊江湖,无处可依的人生况味。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中文名
- 吴敬梓
- 别 名
-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
- 国 籍
- 中国(清朝)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安徽 全椒
- 出生日期
- 1701年
- 逝世日期
- 1754年
- 职 业
- 作家、小说家
- 主要成就
- 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 著有许多部文学作品。
- 代表作品
- 《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
- 上一篇:关羽斩六将过五关_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的是哪六将?
- 下一篇:《三国演义》赵云的事例_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_吴敬梓儒林外史是一部什么小说
《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 正如惺园退士所说,它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魃魅魍魉,毕现尺幅;而复以数贤人砥柱中流,振兴世教。 其写君子也,如
-
四经五书什么意思_四书五经的五经是什么书
很多学生在考试时经常因为类似的考题丢分,这些文学常识比较零散难记,本文整理了常见一些【并称】作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安徽最东边是哪个县_安徽南部有哪些城市
安徽最东部城市滁州,地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为滁州境内最高峰。滁州历史悠久,与江苏南京近在咫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滁州就是吴楚相争之地,先后归
-
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作家_吴敬梓是哪个朝代的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作者吴敬梓(1701—1754)为全椒(今属安徽)人,字敏轩、文木,号粒民,晚号文林山人、秦淮寓客。说起创作该小说,吴敬梓与古都南京
-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_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儒林外史》
在273年前的今天,1745年12月11日 (农历冬月十九),中国明代小说家吴敬梓逝世。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
-
吴敬梓写的什么成为讽刺小说的巅峰_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吴敬梓的什么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另外因为后来他从祖籍安徽全椒迁往南京秦淮河畔,所以又有“秦淮寓客”的称号。 吴敬
-
不为人知的中国真实历史_中国历史都是真实的吗
【两仪】阴、阳 【三才】天、地、人 【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合】上、下、左、右、前、后 【七星】天枢、天旋、天机、天权、玉衡、开
-
当年思项羽不肯过江东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哪个故事
01 项羽怎么死的? 司马迁的《史记》上明文记载: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穷途末路时,拒绝了乌江亭长的渡江提议, 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显然,《史
-
正月十六走太平桥_正月十六走太平的传说
20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正月十六走太平”拉开帷幕。 这项民俗活动自东汉开始延续至今,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四乡八邻都会扶老携幼,走上当地的
-
有关志向的名言-77句古人立志警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送给决心奔跑的人
屯元国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明·王守仁2、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南朝宋·范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关志向的名言
-
中国古代名人-中国古代一百位江苏籍名人
春秋战国属于吴越地区,这里文人名士层出不起,给中华文明的巨轮提供了动力和持续性的力量。我就从中选取了100余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分帝王篇、将相篇、思想篇、文化篇、科技篇和江湖美人篇六个。-中国古代名人
-
轾成语-79期成语故事——如意算盘 忍辱负重 如履薄冰
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如意算盘【成语故事】传说清朝下台官员申守尧家里穷得叮当响,他还摆出一副官老爷的架子到处吹牛,无所事事。-轾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