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夕习俗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
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有载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七夕之夜
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
(或五孔针、七孔针)
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
将线快速全部穿过称为"得巧"
喜蛛应巧
(图为齐白石所绘作品《喜蛛》)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
稍晚于穿针乞巧
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所谓"喜蛛应巧"
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
(以香瓜、黄金瓜、巧果、花生等为主)
放在果盆上
通常在“穿针乞巧”前准备好
"穿针乞巧"后
大家便看果盆上是否有"喜蛛"在结网
谁先发现便预示着大吉大利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
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
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
需先准备一只倒入"鸳鸯水"的面盆放在天井里
面盆和水要在露天地方过夜
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照晒
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
将引线(即"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
针不会下沉,水底会出现针影
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
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
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
便是"得巧"
种生求子
种生求子是旧时七夕节的习俗
通常是在七夕前几天
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
播下粟米的种子
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
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
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
等它长出芽后
再用红、蓝丝绳将其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巧果是七夕的应节食品
形状弯扭
以“七曲八弯”来寓“巧”之意
手巧的女子制作巧果时
会捏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寄托了自己美好心愿
除此之外
还有“拜织女”、“拜魁星”、“为牛庆生”等习俗
皆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七夕的浪漫,是唯美的咏叹
由于七夕节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除了习俗之外,自古以来对它咏叹的诗词歌赋也是不胜枚举。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唐宋以前保留下来的诗词就有3000余首。而在这些众多的诗词歌赋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例如:
七夕节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赏析:牛郎织女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这是对爱情最好的写照。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强调真正的爱情经得起考验。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他们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只能含情凝视,无法用语言交谈,描写了牛郎织女爱情的凄美。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赏析: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的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描写了七夕佳节的美好。
谁忍心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赏析: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诗人对月怀人,为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而难过,表达了对妻子的相思之情。
这些诗歌体现了古人的浪漫情怀和对爱情的美好期许,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但要说经典中的经典,当属白居易的《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白居易在诗的前半部分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感情。整首诗荡气回肠,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把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被后人广为传颂。
这些经典都是我们的民族瑰宝,相比于西方情人节,七夕节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更能代表我国的优秀传统习俗和文化。
七夕节在发展变化中逐渐融入了男女爱情的内容
体现出人们追求美好的情感愿望
“牛郎织女”的故事则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题材
它与民俗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间活动
是文学、民俗学、游艺等诸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示各级项目 ,宣传申报成果;
提高传承意识,普及保护知识。
长按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