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古老民族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神山圣地。在我国古时候,天下之中的济水源,王者所居的王屋山,为中华昆仑文化发祥地,创世神话原发地,道教“天下笫一洞天”,民族传统文化名山。因此,天坛王屋山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圣山。
济水之源的王屋山为上古天下之中
《国语》“禹封九山”及《淮南子》等古藉表明,王屋山很早就是中华大地上为数不多的天下名山了。《史记·封禅书》说:“昔禹疏九江,决四渎”。在江、河、淮、济四渎中,唯有济水最神秘、最神圣。中国最早的地理志《尚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按照《禹贡》的说法,古代济水是条源于河东,流经河内、河南,跨河入海、起伏不定的泱泱大河。自此以后的各代地理专著,均以《禹贡》为依据。南北朝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尔雅·释言》:“齐,中也。”古时候齐通脐,引申为中央,济水即天下中心(地脐)之水。《列子·周穆王》载:“四海之齐(脐)谓中央之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万有余里。”这是上古时期我国先民的主要活动范围。《淮南子》说“正中冀州曰中土。”《禹贡》九州,“冀州”为今黄河北岸济水之源周边的太行山两侧区域。“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①据说女娲伏羲曾在天下之中的王屋山下筑凤城,建都于此。这种说法也许并非空穴来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明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实司大皞②与有济之祀,以服事③诸夏。”可见直到周代仍将祭祀伏羲与济水之神视为一体,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夏启变“禅让制”为“家天下”,建立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但开始政权并不稳固,在济水之源曾发生了“后羿代夏”、“少康中兴”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竹书纪年》有“少康十八年迁原”、“帝杼居原”的记载,那么济水之源的王屋山,也就名符其实是王者所居之山了。《史记·货殖列传》说:“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三河地区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概同古冀州范围相差不大,同样是指以济水之源王屋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
常言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如今。科学的讲,三皇五帝并非几个具体的人,而是代表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其大约是我国历史上的仰韶、龙山文化时期。考古发掘证实,仰韶、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遗址,集中在豫西、晋南及渭水入河的沿黄两岸,其中心也在济水之源王屋山一带。北京大学谢凝高教授组织在王屋山考察时,发现的打制石器与山西省历山下川遗址同属一个时期,且两地相距只有数十公里,说明王屋山区早在上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广泛活动。济源地处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交接地带,非常适合古人生活,仅目前就发现夏都原城、方国郫邵、栗树沟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20多处。济源古称原,“原”为“源”的古象形字,上部“厂”表示山岩,其下三泉并出,即水之本源,非常符合济源的地理特征。济水平地涌泉,三起三伏,在黄河北有一段,在黄河南有一段,黄河水是浑的,济水是清的,济水越河而不浊,所以古人认为这是神水。《史记·封禅书》说:“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历代国家祀典在济水之源四渎同祭,济渎庙的建筑和祭祀规格都要高于江渎、河渎。神水出神山,因而“草生福地皆为药”,也才有了神农氏在王屋山“尝百草、播五谷”之说,至今药柜山、回楼地犹存。在古代,天子不灭国,诸侯不灭姓,以使其宗庙得以延续。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子孙因以为氏(见《通志》)。焦,一说也作焦濩,古泽名,在今晋豫交界的圣王坪(析城山顶)。《左传•隐公八年》又记:天子建立有道德之人以做诸侯,按他的生地而赐姓。根据明代学者陈士元考证,黄帝庶子箴姓之后赐为济姓,表明黄帝的一支就居住在济水附近;黄帝之子任姓后裔封郫,以国为氏,郫即郫邵,在今济源邵原。以上种种资料证明,古时候,伏羲及炎黄之后的重点活动范围,均在济水之源王屋山的周边地区。
昆仑地望与文望
《左传·成公五年》说:“国家以山川为主……以礼祭祀山川之神。”山川(天地)崇拜是中华先民的精神依托。人祖伏羲在王屋山昆仑丘“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演太极八卦,即是最早的山川崇拜④。《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相传轩辕黄帝在王屋山设坛祭天,主峰故名天坛⑤。《尚书》记:舜“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至秦皇汉武形成定制。这时虽然祭祀地点有异,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昆仑乃万山之祖”的地位却始终没有变化,故我国古代许多重要典籍都十分推崇昆仑(丘或山)。许结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文献记载中的昆仑山并非现实地理意义上的山脉,它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仙山”。那么虚无飘渺的昆仑神话,究竟哪座山是它的创作原型呢?《尔雅·释丘》云:“三成(重)为昆仑丘。”清代学者毕沅注:“是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之。”说明文化昆仑久己失落,以致引起后世的混乱。但参考古代典籍多有“昆仑处天地之中”的说法,昆仑地望和文望应该就在中原,而不可能是远在荒漠的青藏高原。西周《道经》就有“中岳昆仑”的观点。东汉宋均注《河图括地象》:“冀州,昆仑之山也。”证明昆仑就在济水之源的王屋山区无疑。《禹贡》曰:“底柱、析城,至于王屋。”按照《辞源》的解释:“此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北,东行⑥”,即今晋豫交界的济源、阳城之间的王屋山系,至今底柱、析城、王屋三山地脉相连。《楚辞·天问》道:“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析城山顾名思义为山顶离析之城,其山周边城堡、城墙、城垛出自天成,且有四阙如门,称作“增城”十分形象。山顶圣王坪万亩大草甸开满娘娘胭粉花,好似空中花园,又应了“悬圃”一说。相传女娲娘娘当年炼石补天,汗洒圣王坪,变为胭粉花,为此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二,四方百姓都要到此赶会赏花,感念女娲补天之功。
除悬圃、增城之外,昆仑还有瑶池、醴泉等主要地理特征。圣王坪为漏斗地貌,俗称“三百六十个老龙坑、七十二个老龙洞”,在浅丘大草甸中央,只有一个能蓄近万平米的水面,名字就叫娘娘池或瑶池。过卜卦亭、八卦井,还有个黑龙洞,分上下两层,上洞平整开阔,并残留有石臼、陶片等上古人类生活遗物;下层是叮咚作响的地下河,河水甘甜如醴,故称醴泉。在卜卦亭冈坡上,还发现有不少小型磨制石器、黑色燧石和红色陶片,至少应是仰韶文化时期的遗物,说明这里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千百年来,人们多把文化概念的昆仑(丘或虚)与地理概念的昆仑山相混淆。其实,“昆”古音“浑”,“仑,理也”⑦,昆仑为混沌初开之意。《列子·天瑞》说:“气形质具而末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讲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按照《三皇五帝时代》作者王大有的观点,过去讲盘古开天地,盘古氏后人伏羲在王屋山立天表测日影,区分天地,确定方位,发明回归年周天历度(春秋历),这在远古时代是了不起的大事,所以叫开天辟地、混沌初开。
轩辕黄帝统一华夏成为中央大帝,以后各代的统治者都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当然对其更加神化,昆仑称天帝(黄帝)之居。王屋山区的析城山、天坛峰向南延伸,直到洛阳青要山“黄帝之密都”,均在一条龙脉线上,析城山位于王屋山主峰西北部,自然为龙脉之首。据记载,昆仑丘上有建木,是居于天地中央的登天梯,“大皞爰过,黄帝所为”⑧,神仙可以随便到人间游玩,凡人也可以到天上反映情况。到了颛顼为帝的时候,他对这种“人神杂糅”的局面大为光火,任命重、黎两个大神“绝地天通”,断绝了天地之间的通道。这是上古时期的一次重大宗教改革,颛顼派人分管天地祭祀和百姓事务,禁止老百姓与天神之间的自由沟通,使天子成了天帝的代言人。现在圣王坪中央的高大土丘上,有几块或平或凹的巨石四处散落,似乎还在向人描述那段“绝地天通”的悲壮历史。大概从此以后,昆仑丘便日趋冷落,但还没有马上退出历史舞台。晋豫交界处那气势恢宏的石龙、鞭壁,给人的感觉是强大的震撼力,神话传说禹王用神鞭,让应龙将“西边天”外的沇水,从地下通过王屋山,在济源重源双发,三起三伏独流入海。其实是在告诉人们一个重要信息:夏都原城神秘的济水,也与尧、舜、禹之都附近的沇水是一脉相承的正统关系。
《淮南子·主术训》记:“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成汤命人伐去圣王坪的树木,自己坐在柴堆上焚身祈雨,结果感动了上天,一场暴风骤雨扑灭了大火。现在析城山东侧仍沿袭“桑林”这个地名;肥美的圣王坪大草甸不长树木,传说也是成汤金口玉言的“伐树”所致。后来人们在瑶池旁边建庙祭祀,最盛时汤王庙增加到二百余楹。王屋析城山这些特殊的地形地貌、神话传说和文化遗存,无不表明其就是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的神话昆仑的原型⑨。
综上所述在济水之源王屋山形成的昆仑文化,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代表作。昆仑文化体系主要包括:
1、昆仑圣山--中华先民心目中的精神家园;
2、生产力发展--定居农业产生,部落联盟形成;
3、山川崇拜--原始宗教产生的思想根源;
4、时空观念--思维开化,原始科学的萌芽;
5、先天八卦--阴阳符号是我国文字或数符的雏形;
6、创世神话--文字产生之前的口传文化现象。
道教天下第一洞天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说:“中国上古文化一统于‘道’”。古时候由于科学落后,人们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于是便产生鬼神崇拜:天有天的神,人有人的神,万物有万物的神,天地万物皆一体同根,即所谓“道”。这些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英雄贤哲崇拜,都属于中国古代原始信仰范畴,并无专书可考,自司马迁说:“黄帝者,学者之共术也。”裁定中国文化的渊源从黄帝开始,到老子五千言《道德经》面世,后人称为“黄老之学”。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属昆仑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由上古时期的原始崇拜和后来的方仙道、黄老道发展而来。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一种文化传承,它自觉不自觉地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以后更由于《道德经》等道家经典博大精深,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确为华夏文明之瑰宝,直到今天仍被全球学术界所推崇。
王屋山号称我国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所谓洞天福地,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唐代杜光庭在《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中说:“有王屋山者,在洛阳京北百余里黄河之北,势雄气壮,岗阜相连,高耸太虚,倚悬列宿,西接于昆丘,东连于沧海。谨按《龟山白玉上经》曰:‘洞天周回万里。’《山水之源图经》曰:‘上则接于昆丘,下即侵于蓬岛,最高者,首名天坛山也。’《黄帝内传》云:‘为之琼林台。’《真诰》云:琼林者,即清虚小有之别天也。”王屋山以天坛峰为中心, 前华盖后五斗, 左日精右月华, 这一峰突起、丘阜卑围的拔地通天之势,大有“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被誉为“道境极地”,自然是道家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这里自古仙道云集,方仙道、黄老道、太平道、天师道、上清派、茅山宗,以及后来的全真道、太一道,都与王屋山有直接关系。历代高道如广成子、轩辕黄帝、太上老君,还有列子、河上公、于吉、魏华存、葛洪、陶弘景、司马承祯、杜光庭、刘海蟾、贺兰栖真、丘处机等帝王大师级人物,在王屋山修道持续不断。
在中国道教史上,道教鼎盛于唐,而唐代最著名的道士为司马承祯。他在《上清天宫地府经》中,将王屋山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首,称作“天下第一洞天”。司马承祯曾先后被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位皇帝召见,并被唐玄宗尊为“全国道教首座”,于开元十二年受命在王屋山自选形胜,陆续奉敕修建了紫微宫、阳台宫、清虚宫、迎恩宫、灵都观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此时王屋山宫观林立,高道如云,香客如流,文人雅士纷至,真正形成全国道教活动的中心了。
民族传统文化名山
济源地处中原腹地,天坛王屋山所孕育的昆仑文化、创世神话⑩、宗教文化、山水文化和民族精神等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她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这里高山、大河、丘陵、平原交相辉映,各种文化遗址、文物遗存星罗棋布,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包括隋炀帝、唐玄宗、宋徽宗、清乾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岑参、孟浩然、刘禹锡、孟郊、杜牧、韩愈、李商隐、司马光、苏轼,及药王孙思邈、茶仙卢仝、山水画宗师荆浩等等,曾留下五百余篇(幅)诗文书画,《沁园春》词牌亦源于此。这些堪称世界级文化名人名作,更使王屋山留芳百世。例如白居易:“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 王维:“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杜甫:“昔谒华盖君,绿袍昆玉脚。” 刘禹锡:“阳洛天坛上,依稀似玉京。”李商隐:“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还有李白为司马承祯所绘大型壁画题写的唯一存世墨宝《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道不尽王屋山雄浑博大的豪壮之气。乾隆皇帝钦定为:“名山胜迹”,现代专家学者誉之为“华夏文化之源”。近年又被正式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女娲神话之乡”、“中国愚公文化之乡”等等。因此,天坛王屋山作为道家⑾世界第一名山、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民族传统文化名山,也有足够的理由成为全球华人和爱好中国文化的国际友人尊崇拜谒的圣山。我们今天重塑民族圣山,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的战略意义。
注:
①、见《荀子·大略》。
②、大皞:又称太皡、太昊、伏羲、庖牺等,实即部落或部落首领。
③、服事:古代以服数事天子(五服封侯)。
④⑨、见华仁葵等《先秦昆仑地望考》(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2007年第15期)。
⑤、见葛洪《抱朴子》、陶弘景《真诰》、郦道元《水经注》、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
⑥、《禹贡》中导山、导水分别提到“底柱”。《辞源》明确说,导山部分的“底柱”,并非三门峡的“中流砥柱”。
⑦、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⑧、见《山海经·海内经》
⑩、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祭天、颛顼绝天地、鲧禹治水、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创世神话群,己经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