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不少君主为了稳定民心,为了让百姓心甘情愿臣服于自己,会以一些祥瑞来预示自己是“君权神授”。例如在两汉时期,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汉高祖刘邦是“龙”的儿子,所以刘邦成为君主是天命所归。
其实,大家只要细体味就会发现,通过非正常方式登基成为君主的帝王,多多少少会使用“祥瑞”这一说法来证明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以此来说服大家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继承天下大权的特殊人物。例如汉武帝斩白蛇起义,又如刘备以龙云祥瑞登基。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实也不难分析,毕竟古人比较在乎“名”,想要给自己“正名”,也就是所谓的“名正言顺”,于是一些通过特殊方式登基的君主往往会制造祥瑞与神话,为自己的登基“正名”。
按照千年来儒家宣扬的“君臣之礼”,作为臣子就要服从君主,这是礼,是符合“君臣之名”的。如果臣子犯上作乱,那么就是“君不君,臣不臣”了,这时犯上作乱的“臣子”就会被唾弃。
可是暴政需要推翻,那么就要将昏聩的“君主”赶下台。作为“臣子”的自己将“君主”赶下台,确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即便“弑君”之举是为了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但是“弑君”以后再“登基”就是另一回事了。
要知道,“弑君”是“弑君”,“登基”是“登基”。你说弑君是为了拯救百姓,那么登基又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抑或者因为舍不得这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势?当然不能这样说,太不好听了!
于是,想要登基的的君王就需要给个交代,聪明的统治者就将这个“交代”推给了“天”。百姓即便去问“天”千百遍“天啊天,你到底有没有把治理天下的权力交给君主呀”,“天”也不会回答他们。
所以有许多推翻旧统治者登基的新君主,都会制造点“祥瑞”,以此告诉大家,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君权神授”。
至于当时的百姓信不信呢?一开始可能有点不信,不信你也没办法呀,君主大权在握,可不管你信不信,百信只能默认。但是即便有人心中有疑虑,却很少有人会把心里的怀疑囔出来的,更鲜少有人明目张胆提出反对意见的。这不是嫌命长吗?但是偏偏有人不怕死,这个人就是王充。
王充面对当时社会中流传的“汉高祖刘邦是龙之儿子”的说法不屑一顾,他看出了这只是统治者稳固自己权利的把戏,所以王充对“君权神授”嗤之以鼻,并且在他的书中表达了他对“君权神授”思想的讽刺。
王充在《论衡》一书的《奇怪篇》中写道:
“《高祖本纪》言:‘刘媪尝息大泽之坡,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晖鸣,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其言神验,文又明著,世儒学者莫谓不然。如实论之,虚妄言也。”
这句话记录了刘邦“神奇”的出生,据说,刘邦的母亲在大湖旁边睡觉,梦见了与仙人。这个时候忽然电闪雷鸣,刘邦的父亲便跑去看,正好看到刘邦的母亲身上卧着一条蛟龙,后来刘邦的母亲就怀孕了,之后就生下了汉高祖刘邦。
王充对这个神话故事给出了非常直白的评价,王充说,“虚妄言也”,就是胡说八道的意思。顺带王充还嘀咕了几句:“这般明显在胡说八道的故事,这些自称儒者的人居然都纷纷赞成?”可见王充对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装睡”的“儒者”的不屑。
后来,耿直的王充又拿了一个十分犀利的例子去反驳汉高祖为龙之子的这个“荒谬”的神话。
王充是这样说的:
“今龙与人异类,何能感于人而施气?”
王充的意思很直接:人是人,龙是龙,万物有万物的气(我们这里姑且把气理解为让人之所以为人、花之所以为花的存在,与道家思想中的“道”有些相似)男人的“气”与女人的“气”都是人的“气”,因而相交合得以生出下一代。但是人的“气”和龙的“气”交合,怎么可能会生出人?
再通俗点理解王充的话,那么这句话对于当时的执政者来说就相当刺耳了,颜小二不禁为王充的耿直和勇气鼓掌。
王充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猪和猪交合以后生出猪,牛和牛交合以后生出牛,那猪能和牛交合吗?肯定不能!如果有人说猪和牛交合以后生出猪,这可不就是在胡说八道吗?那么人和龙交合以后生出人,不也在胡说八道吗?
显然,王充对“汉高祖刘邦是龙之子”这个传说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而且相当犀利直接。王充此举是在对“君权神授 ”进行挑战,颇有点挑战皇权的味道,这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政治意义巨大。
试想一下,在那般的环境下,王充不仅怒斥一些儒者“装睡”,斥责他们对君主鼓捣“君权神授”的谬论视若罔闻,还用十分接地气的例子对“汉高祖龙之子”的说法予以评击。王充可谓勇气可嘉,可能面对王充的直接,当时一些儒者心里定还会偷偷嘀咕“这个王充难道不怕死吗?”
在真理面前,可能王充还真不怕死。
死不可怕,就怕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个世上从来不缺浑浑噩噩附和他人以求自保的人,我们难说“自保”有什么错,但是很多时候,“事不关己”的漠视者往往会成为骇人之恶果的帮凶。当然,这世间的事情很复杂,我们很多人都无法成为“勇士”,或者因为某些“逼不得已”,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勇士”,但是至少不要成为那种“喜欢暗地嘲笑直面惨淡人生之勇士”的人。
颜小二觉得,王充是当之无愧的勇士。
本文由颜小二述哲文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王充名作论衡的基本精神是_王充论衡译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王充(27—约97年),东汉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摊,一见
-
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_政论家王充的《论衡》是什么朝代?
这是一篇解释仕宦遭遇的文章。作者解释了为什么才能低下、操行恶劣的人能受到君主赏识重用,而才高行洁的人却被轻视排斥的社会现象。 王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指出一个人能否做官
-
王充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_王充的观点
王充的生平 王充,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东汉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即公元27年,约卒于汉和帝永元九年,即公元97年。王充六岁时即开始识字,十
-
王充的文学思想_王充是什么唯物主义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
-
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_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
《论衡》一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是为东汉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充所作,大致的成书日期是西汉章帝元和三年,即86年。现存85篇文章。该书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惑,分辩是非真理,即以
-
王充的论衡出自_论衡王充的论衡出自什么时代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曾拜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王充《论衡》10句
-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哲学著作是_东汉思想家王充
有红雨,说历史,品人文,悟道理。我是红雨。 一、年幼好学,师从先贤。 王充是东汉《论衡》的创作者,提出“疾虚妄”的观点,是我国早年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他是浙江人。年幼的时候
-
柏拉图哲人王思想_汉代哲学家王充说过什么
东汉二百年间,能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其中之一,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
论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_王充《论衡》的主旨是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生于公元27年,卒年大约在公元100年。王充出身于“以农桑为业”、“以贾贩为事”的家庭,大概属于小地主阶层。他年少时在洛阳太学里读过书,曾经是当时著名
-
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_王充的论衡出自什么朝代
如果对史学有一定研究的读者,一听到王充的两个字,就会不由说道:“王充,祖籍河北大名人,生活在浙江会稽上虞(今绍兴)啊,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在当时,这可是异已
-
魏惠王之后的魏王是谁_魏惠王之后还有几个王
好的君主可以把一个国家从衰落带向强盛,比如秦孝公,而一个差的君主则会把一个强盛的国家带向灭亡,比如说魏惠王。 魏国本经过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成为了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