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另有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四人,称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宋、齐、梁、陈、魏、齐、周、隋);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著有《柳河东集》等。
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吉州永丰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大器晚成的榜样: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天才身边的天才: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
被遗忘的能臣:曾巩
曾巩(1019年-1083年),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结语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读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读八大家的人生与智慧。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只不过每一位散文家收割、加工、包装小麦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读每一家的文章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关于唐宋八大家的资料_唐宋八大家是怎么形成的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
-
唐宋8大家_唐宋八大家记忆口诀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由中国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大家组成。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其中韩愈、柳宗元
-
王安石推行的是什么运动_王安石推行的均输法是什么意思
导读 历朝历代,变革的呼吁之音都未曾真正的断绝过,而经济和文化都高度发达的赵宋王朝自然也不例外。 北宋中期,在"祖宗家法"以及"不抑土地兼并"的影响之下,严重的社会危机悄然而至
-
清朝王士祯的诗_王安石儿子王雱的诗
《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偏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 《棋》 一黑一白一棋盘, 一寸山河一子连, 一指江山一朝定
-
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_杜牧的乌江亭全诗
题乌江亭 [唐]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
-
和滕王阁并称为四大名楼的是哪四个_四大名楼之首是滕王阁还是黄鹤楼?
周末,与朋友相约聚在南昌,下午乘坐地铁来到滕王阁,说起滕王阁,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滕王为何许人也,但是若说起唐朝大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据史料记
-
赠孙子王安石_王安石和诗赠女
王安石作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执政时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推行新法,意志坚定,手段霹雳,充分显示了其强硬铁血的一面。然而在家常生活中
-
古诗题乌江亭唐杜牧_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
题乌江亭⑴ 胜败兵家⑵事不期⑶,包羞忍耻⑷是男儿。 江东⑸子弟多才俊⑹,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⑴乌江亭: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之处,在今安徽马鞍山和县东北的乌江浦。
-
王安石的褒禅山游记翻译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言
《游褒禅山记》 北宋.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
-
王安石变法对当今的启示_王安石变法基本原则
往事越千年,1069年开始的王安石变法已经过去近千年。史学界对此次变法的对错与褒贬始终在泛政治化的轨道上争吵摇摆、莫衷一是,对变法的实施人王安石更是聚讼纷纭、毁誉参半。作为王
-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_王安石祖宗之法不足畏
熙宁三年(1070)春,在汴梁朝堂官员间盛传一种流言,说王安石曾经在神宗面前提出这样惊世骇俗的三句话——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孔圣人曾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