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趋水喜洼,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蝗虫所到之处,庄稼是“片甲不留”,在古代发生蝗灾可是非常可怕的事,很多百姓都被饿死。为什么这些灾民不吃蝗虫呢?蝗虫其实也是营养不错的食物了,是因为古代人不敢吃吗?
那你就错了,因为蝗虫没有毒,俩皇帝都吃过,这个就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的时候出现蝗灾。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捉了几蝗虫诅咒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说完就把它吞了。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当然,这个李世民吃蝗虫就感动上天,导致蝗虫不成灾这个显然不实际。但是这也向我们说明了吃蝗虫是没有问题的,人家九五之尊都吃了,平民百姓怎么除吃蝗虫充饥呢?
首先,蝗虫群成灾的时候,百姓家里是有粮食的,并且精力都在驱赶蝗虫上了,你说那时候有谁是专门抓捕蝗虫存着当粮食呢?
另外的话就是蝗虫群的飞行速度特别快,想要抓住他们谈何容易?抓一两只可以,但达到充饥的目的要抓多少只?蝗虫大军吃完就撤了,能留给你多少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