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水、旱、蝗是最容易造成灾民的三大灾害,其中蝗灾虽然发生次数不是最频繁,但往往造成的损失最大。
明代徐光启说:“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唐代陈子昂也曾经描述蝗灾后惨状:“自河已西,莫非赤地,循陇已北,罕逢青草”。
根据蝗虫自身特点,需要大面积湖滩、河滩作为适宜生长区域,这样往往在持续干旱或者水灾之后会出现这种情况。蝗灾本身爆发性极强,又放大了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旦涉及区域较大,就会出现“人相食”的惨剧。
《旧唐书》中“人相食”记录了11次,其中两次与蝗灾有关,一次是旱灾,剩下的八次全部是战乱兵灾,集中在安史之乱和隋末战乱两个时期。从这个角度来说,兵灾的伤害远远超过自然灾害,如果发生自然灾害的同时发生战乱,普通百姓基本上就没有活路了。
【唐王朝的蝗灾主要集中在前期和后期】
根据两唐书不完全统计,唐朝289年间发生蝗灾次数约50余次,涉及到36个年头,平均8年一次。秦汉四百余年间有50个年头有蝗灾,与唐朝时期频率差不多,比宋元时期几乎年年有蝗灾比较明显差了很多,也比明清时期三四年一次要少。(有专家统计唐朝期间有42个年头有蝗灾发生,我的统计可能有遗漏)
蝗灾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其次是甘肃、安徽、江苏、山西等省。福建、浙江、四川等地之前历代都没有蝗灾发生的记录,在唐时也开始有了记载,不排除是从灾区扩散到过去的可能性。
初唐蝗灾比较集中,李世民在位期间就发生了4次,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这和初唐时期李世民和一班贞观名臣关注民生是密不可分的;
紧接着唐高宗李治时期也有4次蝗灾发生,其中最后一次非常严重,那时李治已经离死只剩下1年,先是大雨水灾,然后又旱,最后是“大蝗”,“京师人相食,寇盗纵横”。当时唐王朝并无其他大事发生,长安城竟然因为水、旱、蝗灾出现如此惨状,这就体现出李治和武则天治国能力的缺陷了,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李治和武则天水平一般,尤其是李治更是个无能之辈;
之后的唐王朝很长一段时间少有蝗灾的侵扰,虽然唐玄宗时期有过3次,但波及范围不是很大,而且在名相姚崇的强力灭蝗措施下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当时唐王朝国力处在顶峰,即使有灾也能够很快进行赈济救灾,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唐时期的近百年唐王朝一直在对内压制藩镇、对外削弱吐蕃,这段时间蝗虫也比较配合,没怎么来找麻烦,差不多一二十年才有一次。
其中唐德宗时期一次规模较大,连续两年蝗灾。先是秋天蝗灾,冬旱又有雪灾气温很低,“民饥冻死者踣于路”,第二年秋天又是“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殣枕道,民蒸蝗,曝,扬去翅足而食之”,第三年又有水灾。
那时的唐王朝刚刚经过泾源兵变藩镇集体造反,正是难受的时候,唐德宗也又是削减自己的待遇、又是派人宣慰,有用的、没用的各种手段齐出,老百姓有饿死的、冻死的、淹死的,还有吃新麦多死的,但算是勉强熬过了这几年。
吃蝗虫在唐王朝的历史中除了李世民的一次之外,有记录的只有唐德宗这一次。这也是老百姓被连续几年多种自然灾害逼的没有办法了,既然蝗虫要和人争粮食,那就先蒸熟,再晒干,去掉翅膀和足把蝗虫吃掉;
唐朝中后期又进入蝗灾频发期,唐文宗到唐僖宗的62年当中就有15个年头有蝗灾,甚至有两次连续四年年年发生。
而这段时期是唐王朝最艰难的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文官党争,唐王朝的统治能力日渐萎缩,又遇到这种连年的自然灾害,甚至有专家认为“唐末蝗灾,都直接动摇了王朝根基”。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反过来说更恰当,是王朝统治根基已经松动,蝗灾出现救治不力,这才加剧了矛盾造成唐王朝灭亡。
【蝗灾与德政、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观念的联系】
受限于当时的时代特点,古人对蝗灾的认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一种普遍看法是蝗灾与皇帝的德行有关,只有修德善政才能消除蝗灾。白居易诗中有过对捕蝗的描述,也提出了要有“善政”才能驱除蝗虫。白居易是当时最有见识的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但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仍然比较落后。
正如中国现在的情况,总有人说要符合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才能发展经济,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是知识不足,这些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虽然初唐李世民遇到蝗灾就亲口吞了一只蝗虫,并鼓励各级官吏和百姓抗灾除虫,但整个唐王朝期间仍然有不同的思想存在。除了德政观点之外,还有不杀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等思想,于是出现了“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的奇异现象。
唐玄宗时期名相姚崇此时在中国古代治蝗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思想上提出了治蝗与德政无关,具体做法上用官位做担保,强行用行政命令推广人力灭蝗,在夜间火光吸引蝗虫并焚烧掩埋,当年“田收有获,人不甚饥”,“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从姚崇的灭蝗行为上看,唐王朝的执政者并未受到当时占上风的儒家保守思想以及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影响,而是利用国家力量积极的解决蝗灾这个问题。之后宋元时期蝗灾频繁,几乎年年有蝗灾,但在保守的理学思想统治下的宋王朝仍然积极灭蝗,不得不说唐朝姚崇在治蝗方面开了一个好头。
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下,没有能力在蝗灾发生前就予以消除,那么只能靠人力来捕捉消灭。姚崇的行为为后世中国古代王朝治理蝗灾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尤其在政府有组织能力的情况下,派遣军队配合百姓灭蝗成为通用的做法。
其他方法包括种植抗虫作物、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益鸟、挖掘蝗虫卵,包括把蝗虫入药等也在采用,但古人们这些做法尚缺乏深入研究,史书上虽然有记载,但都非主流。
总的来说,唐王朝高祖、太宗、玄宗(开元时期)、代宗、宪宗、武宗、宣宗这七个皇帝期间蝗灾不严重或者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而这七个皇帝也是唐王朝最有作为的一批。至少在他们领导下,即使有自然灾害也能得到较好的救治,从这个角度来说,德政这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反而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而唐王朝历史上蝗灾造成的两次“人相食”,一次唐高宗时期、一次唐僖宗时期,绝对和统治者治国能力是有关的。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蝗灾难以控制的原因_蝗灾的形成原因
中国古代水、旱、蝗是最容易造成灾民的三大灾害,其中蝗灾虽然发生次数不是最频繁,但往往造成的损失最大。 明代徐光启说:“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
-
唐太宗为什么要吞蝗虫_唐太宗吞蝗的意思
(贞观政要)作者吴兢:唐朝史学家。陈留(今四川境内)人。季札第47代孙。仕历大部份时间是在京城做史官。武则天当政时,吴以"有史才"之名,被荐入史馆修国史。吴兢作为史官发扬了历代史
-
唐太宗吞蝗的思想_唐太宗吞蝗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话说唐朝贞观二年,由于京城长安一带闹蝗灾,唐太宗李世民在大臣的陪同下来到了御花园,满眼看到的尽是蝗虫 。他把袖子一捋,抓起一把蝗虫咒骂道:“老百姓以吃粮食为生,就算他们有
-
唐朝武宗为什么消灭佛教_唐武宗灭佛的果报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之排佛事件。世称会昌法难。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敕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
-
蝗虫食量大吗_蝗灾的蝗虫能吃吗
大唐,一个值得怀念的历史时代;贞观,令无数历史学家垂青的治世典范;唐太宗李世民,大唐王朝的真正缔造者,贞观之治的政治核心。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国都长安附近发生了严重的旱
-
唐太宗为什么要吞蝗虫_唐太宗吃蝗虫的启发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哦!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新鲜历史趣谈~本文共计900字,阅读仅需2分钟 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明君,前者开创“贞观之治”,后者打造“开元盛世”。两人有很多相似
-
唐太宗吃蝗虫的启发_唐太宗吞蝗的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天灾人祸是导致王朝更替的重要因素。其实在古代,改变帝国命运的往往就是小小的蝗虫。蝗虫往往是因为干旱而兴起,它们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吃尽当地的农作物,寸
-
唐太宗为什么要吞蝗虫_吃蝗虫的皇帝
史料出自《资治通鉴》 贞观二年,夏。 京城长安地区出现了蝗虫。有一天,太宗到玄武门北面的禁苑,看见了蝗虫,便拾起几只在手,祷祝道:“百姓视谷子(粟)如生命,而你们却吃了它们
-
滕王阁序用典的句子和作用_和滕王阁序媲美的古文
说起《滕王阁序》,无数人脑海中都盘旋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如此华丽的长篇序言,盛名甚至远远盖过诗作《滕王阁诗》。而至于这千古一序的作者,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就是“初唐四杰”
-
滕王阁序真的是王勃即兴创作的吗_滕王阁序是王勃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说起滕王阁序,相信大家都会想起这么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多美的意境啊,读之让人心驰神往! 虽然我记得这句,是因为高考时候突击复习的需要,但是,随着年
-
读完滕王阁序后写给王勃的话_滕王阁序几年级的课文
《滕王阁序》是我在高三时期学到的一篇课文,当时使用教材是人教版。 作者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联诗主要描写的人是谁_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