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颐浩,字元直,乐陵人(今山东德州),出身贫寒之家,哲宗绍圣三年的进士,五十岁的时候,曾和种师道一起参加过伐辽,任燕山府路转运使,收复燕山北宋君臣沾沾自喜之际,吕颐浩看到了金人崛起给帝国带来的军事危险,上书“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虽然因此而被贬,但此举随后被时人广为赞益。
南宋朝廷建立,吕颐浩知扬州,赵构跑往杭州,吕颐浩屯驻京口(今镇江)阻击金兵。不久改为江东安抚制置使,驻军江宁(今南京)。
刘苗之变,接到赵构退位的诏书,吕颐浩召集幕僚属吏分析这道怪异的诏命,他属下一名叫李承迈说皇帝的诏书一定是迫不得已,不然诏书中不会有“顺天畏人”这样的词句。
颐浩子吕抗说一定是杭州城兵变了。
吕颐浩马上联系各地官员将军,商议勤王事宜。
吕颐浩也清醒的意识的,自己年老势孤,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搭档,才能完成勤王的政治使命。
他立即挥毫,写信给比他年轻了二十八岁的张浚,深情呼吸张德远,说赵氏帝国的危局需要我们前来解救。
尽管是搬到李纲的第一功臣,但是年轻的绵竹人同样不合黄汪的胃口,在很多方面,他的政见和被他参到的李纲是一致的,比如在迁都的问题上,张浚同样认为关陕、襄邓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他同样认为议和在当下毫无用处,而积极进行战备才有唯一的选择。
所以很快他被黄、汪内阁排挤出朝堂,他接到除集英殿修撰、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的任命。
张浚收拾行囊还未出发时却又接到了皇帝新的任命,新的职务是礼部侍郎及御营使司参赞军事。赵构还亲自接见了他,说这次好不容易才说服黄汪把你留下来,希望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现在欲飞天而无羽冀,而德远你就是我的翅膀。
年轻的皇帝没有想到,这是他为自己留下了一根救命稻草。
金人南下之外,张侍郎天天在黄汪耳边说金人要来了,快作好战备工作,黄汪执宰不以为然,认为张浚讲的是狼来了的故事。
狼真的来了,赵构仓皇带着黄汪执宰南逃,张浚和朱胜非留在扬州留守应战,后扬州失守,张浚召集了万余溃兵退守平江。
接到杭州方面改元的消息,张浚知道大事不妙,逐举策兵,举起了勤王的大旗。
但无论是吕颐浩还是张浚,他们虽然手头都有一些兵马,但毕竟是文人,刘苗是久经沙场的西北军将领,掌握的是帝国仅存的王牌队伍,吕张二文人带领些残兵溃卒,肯定无法与之对抗。
他们需要手握兵权的武将的响应。
当时杭州附近手握兵权的大将,除王渊外,兵马最多的是刘光世和范琼。
刘光世出身将门世家,其父刘延庆是西北军大将,曾任北宋帝国二次伐辽主帅,年轻的刘光世也参加了那次并不光彩的战斗,女真人二次围困开封,刘延庆及子刘光国战死,刘光世率三千骑投奔,给赵构雪中送炭,被任命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赵构称帝后,任提举御营使司一行事务、行在都巡检使,以讨平山东李昱之功,升领奉国军节度使,是南宋建立后第一个建节的将领,在刘苗兵变当天,又任命其为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极见赵构对其倚重。
但刘光世自从征辽之战开始,就证明是一不可靠的自私胆小鬼。和辽兵当逃,女真人南侵,他的部队也是同样不战而溃,只求自保,更是反而将过责推到了王渊的身上。
面对赵氏的后院起火,刘光世先选择观望时局,吕颐浩、张浚先后遣书信于他,他选择观望时局。
而范琼则是吕张从来没有想过能派上用场的部队,范琼是原来的开封守将,金人攻占开封后这位老兄和其它大臣一样变节,不过范将军很乐意为女真人服务,他做了一件帝国臣子们永远记恨他的事,带着兵进皇宫把钦宗皇帝的龙袍扒了下来。
后来范琼美滋滋的积极拥立张邦昌,以为能当大楚国的军事首脑,结果张邦昌本人不争气,范琼的美梦落了空,灰溜溜的跟着老张南下扶立新皇帝赵构。
当时积极扶立张邦昌的几个大臣都被秋后算帐砍了头,罪大恶极的范琼却没事,原因很简单,他手头有兵,就连李纲也不敢动他,只是把范琼和他部队调离南京。
范琼原本手握重兵,王彦的八字军南下后也交给他统辖,实力很雄厚。不过对赵家皇帝,已经上过贼船的范琼不感兴趣,张浚先后写了五封信给他,请他派兵勤王,范琼连回信都懒得请文吏动笔。
手握兵权的两大将请不动,吕张只能指望王渊手下兵马并不多的两位门生故将,张俊和韩世忠。
最先是张俊,刘苗兵变时张俊驻军镇江,打探到张浚举旗勤王,他没浪费张浚的笔墨,立即率所部八千人,前往与张浚会合。
张俊到平江后不久,张浚就接到军报说韩世忠的部队也朝平江进驻,
张浚大喜,说良臣(韩世忠)到来,大事可定。
建炎三年的韩世忠已经四十二岁,这时的他已经是一名参军二十四年的老将。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早年即以侠气闻名乡里,酒量脾性武艺都很烈,能骑生驹野马,好饮烈酒佳酿,更能挽300斤强弓飞马射箭,韩世忠十八岁即在西北从军。一混了二十余年,却一直是一名低级武官,并非韩大侠酒囊饭袋,相反长期以来韩世忠的名头就响冠三军。,崇宁四年(1105年),当岳飞还是一名乳臭未干的吃奶娃时,韩忠世已在西北银川斩将夺关,立下大功,但并不受西北王童贯的常识,仅仅升为了一个义副尉(类似一个小排长的九品武职)。
顶头上司的不待见,使得韩世忠的仕途走起来如此缓慢,直到后来他遇到了王渊,随即跟随王渊南下平定方腊之乱。
平定方腊成为了韩世忠的成名之战,此战中韩良臣大发神威,率领其部组成敢死小队,深入方腊老巢,出其不意的将方腊擒获,成为西军南下平方腊的第一功臣。
韩世忠一战惊天下,从此开始了他的表演。开始用他的拳头一步步将官职打大,靖康元年,他因平淄、青乱兵有功,升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
康王逃到济州时,韩世忠带着他的千余部投奔,也许在一个手握二十万重兵的童太监眼里,一个领千余兵能打点仗的小将领实在算不得什么,可是当时康王赵构手头就万余兵马,韩世忠的到来显得格外珍贵,随即他被任命为御营左军统制,成为南宋初期赵构倚重的几员重将之一。
刘苗兵变时,韩世忠刚在沐阳被金帅粘罕(完颜宗翰)所击溃,他正率领残部南逃,半途接到了张浚的书信,韩世忠毫不犹豫改奔平江,于公于私,忠义重情的韩世忠都只能选择与刘苗不共戴天。
吕颐浩、张浚、张俊、韩世俊组成了二文二武的勤王核心成员,但形势不容乐观,刘苗朋已经掌握了杭州,太后皇帝幼主都在他们手中,勤王部队再多,也只能投鼠忌器,一切还要等待观望杭州方面的时局发展。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宋高宗赵构之后谁继位_赵构为何不去救宋徽宗
吕颐浩,字元直,乐陵人(今山东德州),出身贫寒之家,哲宗绍圣三年的进士,五十岁的时候,曾和种师道一起参加过伐辽,任燕山府路转运使,收复燕山北宋君臣沾沾自喜之际,吕颐浩看
-
宋孝宗和宋高宗是什么关系_宋徽宗继位的故事
01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算得上雄才大略, 他的一个后代也不错, 不乏男子汉气概。 这里说的是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赵眘, 他刚继位就给岳飞平反, 组织北伐,力图收复失地, 落了个“
-
岳飞为什么会被秦桧和赵构杀死_如果赵构同意北伐岳飞能成功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每当读宋史,总有一个问题一直压在我们的胸口,那就是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岳飞?难道岳飞的行为不是为了帝国江山,赵宋王室吗? 第一种观点:岳飞要
-
赵构为何丧失了生育能力_宋高宗赵构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靖康之难后,北宋皇室几乎全部被掳走,宋真宗赵构建立南宋。或许是经历这次战乱,赵构非常害怕的原因,他一直想要安定的生活,想要当个太平皇帝,偏安一隅。然而,当时的环境也不可
-
题临安邸这首诗写在什么_《题临安邸》是一首什么诗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及注释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
-
秦桧之子秦熺_秦桧到底犯了什么错
战与守之争即转为了守与和之争。赵构否定了张浚的进攻性军事战略,转而采取了被动的防御性战略。 可以这样说,淮西兵变是南宋对金人战略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赵构不无怨恨地说:“张浚
-
北宋在谁手里灭亡的_北宋为谁所灭
北宋灭亡后,抗金的烽火并没有熄灭,李纲、宗泽、张俊、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抗金名将在赵构重建宋室和稳定政权的重要历史关头,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刘松年是南宋孝宗、光
-
岳飞与义军联合抗金_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在岳飞的一生中,恩怨就像罩在他头上的一张网,任凭他怎样孔武有力、威猛果敢,都难以逃脱。更可怕的是,谁也不知道这张网会在什么时候
-
王宠书法精选_王宠楷书千字文字帖
王十朋《宠示帖》纸本,行书。33.3×73.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十朋道德文章名满天下,而书法艺术亦名当世。然其传世墨宝真迹仅存《劄子》一篇,即所谓《宠示帖》而曾载《宋名家二十
-
杨万里是什么时期的诗人呢_杨万里写过哪些诗里写过的诗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人,吉州吉水人,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他生于1127年,死于1206年,享年79岁。杨万里是我国南宋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也是一代官员。他与
-
杨万里是北宋诗人吗_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说到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我们就会想起他笔下脍炙人口、充满乡野气息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岳飞打败金朝统帅_岳飞之血战中原
南宋四元帅指的是南宋有名的四位战将:韩世忠、岳飞、张浚、刘琦。当然在中兴四将的说法里前三位是确定的,第四人一直处在争议,有刘琦、吴玠、刘光世等多种说法。 1、韩世忠 宋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