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满清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写下了属于它的荣耀,尤其是在“康乾盛世”之后,大清的综合国力和人口数量都达到了顶峰,也许,只有这个时期,它才算得上真正的“帝国”。但凡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朝代,在文化上也总是要有所作为的,首当其冲就是编书,就像《永乐大典》。所以,在乾隆帝的倡导下,流芳百世的《四库全书》脱颖而出。《四库全书》在历史上的评价颇高,但是,再多的光彩也遮掩不了它对文化的伤害和阻挠,甚至可以说,《四库全书》的背后,就是一场文化的浩劫
背景
要了解《四库全书》,我们就得了解乾隆年间文化领域出现的几次变化,我们姑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乾隆元年——乾隆十五年
这一阶段是乾隆帝最励精图治的岁月,也是比较开明的一个时期,这期间他甚至不避讳别人使用他名字中的“弘”或“历”,他还当众宣布:“嗣后凡遇朕御名之处,不必讳。”(《清高宗实录》)也正是由于乾隆的开明,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一面
第二阶段:乾隆十五年——乾隆四十六年
这一时期的乾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一改“开明”作风,开始吹毛求疵、大兴文字狱。虽然文字狱在康熙和雍正年间都有发生,但是,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无疑是最严苛的,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忧。而《四库全书》的编撰就开始于乾隆三十七年
第三阶段:乾隆四十七年——嘉庆元年
在经历了第二阶段的高潮之后,从乾隆四十七年开始,在文字狱的推崇上,乾隆帝开始有所收敛,对于下面官员或因邀功、或因畏罚而送上来的文字狱案,乾隆甚至批示“毋庸深究”等,至此,人们对于文字狱的恐惧才开始有所缓和
编撰
清代以前,类似的编书在历朝历代都有发生,三国时的《皇览》开启了先河,唐代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宋朝的《太平御览》;明朝的《永乐大典》等等,尤其是《永乐大典》,全书共22900多卷、11095册,是这些编书中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部
早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就希望也编著一部这样的巨作,于是,就派人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可惜,书没完成,他就去世了。雍正帝继位后,继续支持该书的编撰,终于在雍正三年完工。可是,全书只有10000卷、6000余册,规模只有《永乐大典》的一半不说,内容还没有《永乐大典》的真实、准确
乾隆登基后,经过前期的努力,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宁,所以,极注重名声的乾隆也就有了编撰一部巨作的打算。有些书中把朝廷大臣比做是“皇帝肚里的蛔虫”,这绝对有道理,乾隆帝有了这个打算没多久,安徽学政朱筠就提出以《永乐大典》为基础,开馆校、辑。当时就得到乾隆的同意,并下令收罗名士、开四库馆办理,并将书名定为《四库全书》。“四库”两个字是唐朝魏征提出来的,乾隆性格贪大求全,所以就有了《四库全书》一名
都知道《四库全书》的主要编撰人是纪晓岚,这时候咱们的纪大人在哪呢?刚从新疆回来!旅游去了?不,被发配,他因为给自己的亲家通风报信被发配到新疆多年,这时已经回京,做了侍读,而且他对《永乐大典》十分熟悉,所以,乾隆就任命他为四库馆的总纂
于是,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在乾隆的主持下,先后投入360余名学者进行编撰,3800人进行抄写,他们把过去的敕撰本、内府本、永乐大典本、各省搜集本、私人进献本全部集中进来,重新校正,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门别类加以整编,历经10年,终于完成《四库全书》的编撰。该书共有3461种,79070卷,装订成36275册;存目6766种,93556卷。这下无论是规模还是内容,都完全在《永乐大典》之上,乾隆帝大喜,赐纪晓岚礼部尚书衔。
正面影响
《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乾隆帝之前的所有史书,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被搜集整编,使得一些几近消失的书籍也被重新汇编成册,而且在整编中不断改进的编撰、校正、排版、乃至目录等方法,让以后的编书变得事半功倍,有些甚至流传至今。《四库全书》为后人了解历史、探寻历史提供了参考,开创了我国历代典籍整理和总结的新纪元
反面影响
《四库全书》的完成,看似功德无量,但是如果深究,其对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点也不亚于它的光辉成就,因为四库馆在整编过程中并不是实事求是地进行整编,而是按照乾隆帝的要求,进行禁毁、篡改。
禁毁
乾隆当时下令各省督抚大员和各级官吏,搜查禁书。对于有积极表现的,就奖励升官;对于不积极的,就予以申斥治罪。因此各级官员都战战兢兢,到处搜查禁书,翻箱倒柜,弄得各州县乡里骚然。官员们在处理案犯时也就无限上纲,宁枉勿纵,而何谓“悖逆”,何谓“禁书”,又没有个标准,所以,各地冤狱不断,借此发生的敲诈勒索之事更是比比皆是
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大量对大清不利的书籍,据统计为13600卷。各省对于主动献书者会有所奖励,也对藏书之人严惩不贷,在这样的“高压”之下,民间书籍几乎被全部搜空,查缴禁书达3000多种,15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70万部;销毁版片总数170多种、8万多块。销毁不少于1万份明代档案,后来仅存3000份,禁毁书籍几乎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让某一时期的历史成为空白,留给人们的只是推测和猜想,这等于间接抹杀了历史
篡改
篡改内容的行为更为严重,只要与朝廷理念不同的历史都被随心所欲地大肆更改,比如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就曾被改为“壮志饥餐飞禽肉”,“匈奴血”改成“走兽血”;有些甚至罔顾事实,对后人对历史的探寻造成误导,深远影响实在难以估计
章炳麟在评价《四库全书》对历史的篡改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议论偏谬尤甚者,一切议毁”。所谓“议论偏谬尤甚”,是从满洲贵族统治者的立场出发,涉及女真建州来历以及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贬词,一律销毁或窜改明朝野史及明人有关奏议文集,只要内容稍有对朝廷不利嫌疑的,也都焚烧勿论。更有甚者,如焦竑的《考工纪解》、顾炎武的《音学五书》等,丝毫不涉及政治,更谈不上“有关违碍”,也连版送销,荒谬已极。有的全书虽然保留了,但个别字句及段落,已被任意删去或被更改文义,弄得遍体鳞伤,无法辨识。例如,“夷”字被改写为“彝”,“狄”字被改写为“敌”……等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文字狱
再看一下编撰《四库全书》时所处的年代——乾隆三十八年,这个时期正是乾隆年间文字狱的高潮期。自从乾隆十五年孙嘉淦伪奏稿案拉开文字狱帷幕以后,“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的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戎晋不杂,各得其所”的百姓读史案等大型文字狱接连不断。其中最为讽刺的就是王锡候《字贯》案,别人因为犯了忌讳,而他是在教人如何避免犯忌讳,可是由于对“康熙”、“弘历”避讳的解析没能让乾隆满意,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斩立决,家人也发配边疆为奴。要知道,乾隆亲政之初可是大肆宣扬并不忌讳使用自己的名字的,而如今,却因为个人的忌讳大兴文字狱,前后“冰火两重天”的态度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更可笑的是,身为官员的王锡侯可是文字狱的鼎力支持者,他曾因销毁从民间搜出的8000册禁书而受到乾隆的嘉奖,谁能想最后自己竟因文字狱而一命呜呼,也许,这就是报应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乾隆帝下令编撰《四库全书》,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举措,一方面,可能他确实想仿效前朝,编撰一部比《永乐大典》更宏伟的大典,可以让自己青史留名;另一方面,虽然已经推行了文字狱,但是民间所藏的禁书依然屡禁不止,为了将这些书籍“一网打尽”,就以“立书”为由,施“焚、改”之实。
从乾隆十五年——乾隆四十七年,30余年间,因文字狱受到刑罚的人不计其数,人人谈书色变,连思想一向“前卫”的读书人也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逾越之说,只得将精力全部放在四书五经上,这完全阻碍了当时思想和文化的发展。而此时的大洋彼岸,却正在发生着改变历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急需要人“放眼看世界”的时候,文字狱遮盖了一切
评价
历史学家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之余》中也说,“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
尾话
明史在清初为什么会广为流行?因为在明朝,民间编史和官方编史是并驾齐驱的,官方编史是正统,而民间编史又在官方编史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朝廷并没有作过多干涉,而且刻印、出版也是自由的;可到了清朝,朝廷反其道而行,不但禁止民间编史,连官方编史也必须依照当权者的意见去写、去改,这样留下的历史到底有几分真相,还真让人生疑
站在后人的立场,我们不能否认《四库全书》对后世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两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破坏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固然可喜,但破坏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永久性的,而且我们再也没有历史可寻、可证,所以说,光亮的《四库全书》背后,其实是一场文化的浩劫
- 上一篇:宋词的词牌名与词的内容都有联系_宋词 词牌名 曲牌名
- 下一篇:凉山州法定节假日_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四库全书毁书_四库全书毁了中华文化
导读:满清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写下了属于它的荣耀,尤其是在“康乾盛世”之后,大清的综合国力和人口数量都达到了顶峰,也许,只有这个时期,它才算得
-
贾平凹的闲人文章解读_贾平凹还写过哪些文章
解缙才气爆棚,入明朝三大才子之列,唐伯虎都没有挤进去。 解缙18岁参加乡试,一举斩得全省第一名解元。不到20岁进入仕途侍奉朱元璋。他向朱元璋上呈《太平十策》,提到明初分封诸王的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散文集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在整理“书籍第一”名录时,按照两条线索进行:一为属性(主要);二为时间顺序(为辅)。如此安排为的是更方便更快速地记忆。 诗歌和诗集 第一部诗歌总集
-
文化常识选择题及答案解析_文化常识判断题
在公基非法律部分考试中,小伙伴们估计最大的烦恼估计就是文化常识这一块,因为内容太多、太杂,导致小伙伴失去了兴趣。其实,内容多且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梳理一下。今天小编就带
-
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用一首诗来形容李清照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说起李清照,大家对她的词都作比较熟悉。李清照传世的词仅仅四十多首,但每一首都是传唱千古的精品。譬如我们学过的《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
-
西厢记的故事流变简答_西厢记题材流变过程
《西厢记》的巨大成就是历史的传统使然。其最早的出典,是唐代元稹(779~831)写的传奇短篇小说《莺莺传》,亦名《会真记》。其大致内容是年轻的张生,寄居于山西蒲州的普救寺,有崔氏妇
-
外国法医对宋慈的评价_宋朝时期担任刑狱官的宋慈编撰的洗冤集录
央视在2005年上映了一部《大宋提刑官》,这部超越《新闻联播》的古代剧,讲述了 法医鼻祖宋慈破案的故事,让大家都认识了宋慈这个人,那么他为什么被称为法医 鼻祖呢?世界法医界怎么
-
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_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的作者是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直枉屈伸之机括。 —— 宋慈《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性的法医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现存的
-
辞海的作者_辞海是我国唯一一部
《辞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它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的功能。《辞海》最早策划启动于1915年,当时的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先生决心编纂集中国单字、语词兼百科
-
明朝的皇帝列表简介_明朝16位皇帝列表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王朝,也是影视剧出镜率最高的朝代之一,因为它充满着传奇的故事和迷幻色彩。明朝一共十六为皇帝,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篇明朝皇帝的列表及简历,
-
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出版社_古籍电子书网
来源: 中华书局1912 辽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五册 平装本) [元]脱脱等撰 书号:978-7-101-12776-8 定价:210.00元 《辽史》,元脱脱等奉敕撰修,是研究辽朝历史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
-
参与编撰资治通鉴的史学家_资治通鉴被认为鉴于往事
毕沅(1730——1797年),字纕蘅,江南镇洋人,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举人。可能是人比较聪明能干,中举之后就被朝廷授内阁中书职,充军机处章京,虽然品级不高,但却入值机要,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