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邓丽颖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瓯江上游,隶属丽水市,历史上这里并非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域,然而时至今日,当越来越多的古典江南风貌在经历发展的浪潮中被稀释湮灭,松阳却还留存着许多隐秘的山水田园之境。
松阳县内有50个村进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加上松阳人从未迷失,他们守着这一方水土,各种民宿和乡村改造运动正在让更多的外地人走进这片沉寂千年的土地,因此它没有成为一块死的“化石”,而是在不失古典的氛围和田园风光中焕发勃勃生机。
木雕 屋檐下的万千世界
走进黄家大院的第一眼必定是惊艳的,屋檐下一系列精致繁复的木雕一下子就把人拉入另一个时空的氛围里。和当下年代有关的一切都被隔绝在了屋外,在这间大院里,依然是清末民初的时代。
黄家大院是中国四大木雕流派之一——东阳木雕的翘楚。大院的体量和其内木雕的精美程度都是让人惊叹的。梁柱、牛腿、斗拱、雀替、门窗……每一个部件都被木雕装饰着。
再看这一个双手捧桃的猴儿,它蜷成一团,嘴角荡漾着满足的笑容,在桃子和桃叶的衬托下,形态活灵活现,连身上的毛发都被刻画得纤毫毕现。
对于一座私家宅院,黄家大院的体量可谓庞大。几乎每一座院子里都有一片精彩的世界在等待着游人。迷宫般的院落和厅堂,让人常有别有洞天之感。
来到竹菊轩,首先吸引我的却是那些精致的门窗。这里的窗格被雕刻成梅枝或竹节状,更妙的是,窗格间还别有天地。许多小巧的鱼、虾、螃蟹、蜻蜓、蝴蝶、蜜蜂、田螺等生物被雕嵌于其中,刀工之细腻让人流连。
除了黄家大院这道饕餮盛宴,单从木雕上看,在松阳遍布乡村的老宅子里,时时走着走着,就会遇到一个造型不凡的牛腿,一扇精致的圆月花窗,一方雕工精致的雀替……它们就像小小的珠玉,散落在松阳各地,也许已经寂静了很久,在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古村 竹林和茶园深处的秘境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很难想象,在一个县城的地界范围内,隐藏着如此多的古村。
沿着山间公路盘桓向上,一路竹林涛涛,茶园幽幽,我们到达官岭村的时候,山间雾气弥漫,站在高处俯瞰村子,迷迷蒙蒙中,只见一排排黑色屋顶在山坡上层层排开,颇有江南烟雨的诗意。
此时已是深秋,近处一棵大树上竟是满树嫩绿的叶子,让人误以为是春天。村里已人烟稀少,大部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几声狗吠在宁静的村子里显得格外响亮。
第二天清晨我们驱车前往石仓。石仓是9个村落的总称,保存有40多幢清代古建筑。十月底的石仓,常常走几步就能看到几棵柿子树,黄橙橙的柿子挂了满树。村里空地上晒着黄豆、吊瓜子、玉米粒……经过一间老屋,还在门外就闻到醉人的酒香,屋里几个村民在酿米酒。和官岭村的略显清冷相比,石仓倒多了不少烟火气息。
山下阳村是一个严格按照星象进行布局的风水村,村里密如蛛网的小巷和相互交缠的小径如入迷宫。
“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像这样具有特色的传统古村在松阳还有很多,不愧是国内拥有“中国传统村落”最多的县之一。
古老乡村的新活力
时至今日再去浙江莫干山,你会看到一个民宿业已经相对饱和甚至有些过热的形态,各种资本涌入莫干山,形成了所谓的“洋家乐”现象,试想如果没有民宿,莫干山恐怕很难达到今天的休闲旅游热度。
而今日的松阳,或许正在朝另一个版本的莫干山演进。然而它们又分明是不同的,莫干山毕竟自古就是苏杭一带人们的休闲避暑之地,即使没有民宿,也不至于门庭冷落。而松阳的旅游业,确实基本是从民宿开始的。
很多人是先知道了“过云山居”,才知道的松阳。这家2015年8月开张的民宿并不是松阳唯一的一家民宿,但它的火热程度足以让它成为近一年松阳旅游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在网上流行的视频里,透过过云山居的视野,旅行者得以窥得松阳最诗意的一面:幽深叠绿的山谷里,云似风一般吹过。在都市里被霾和尘模糊了眼的人,谁不渴望来此住上几日,回归到诗歌中的田园生活?
在松阳,从来都不缺田园,随便一个古村落,都可满足外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好想象。然而这显然还不够,对于没有名山大川,没有显赫历史的古村落,最好的进入方式必定是住下来,放缓步子来感受这里的生活。于是,民宿的介入就显得十分的必要。民宿和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各种形态的乡村运动,或许是目前拯救古村落于凋落的最好方式。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松阳的民宿已经开始进入轨道,未来的前景让人充满期待。刚建成不久的酉田花开位于酉田村。主人是一对生活在杭州的设计师夫妇,他们的女儿过去患有呼吸道疾病,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酉田之后,女儿的病竟然好了。夫妇也喜欢上了这里,决定在此久居经营民宿。
平田村位于松阳县东北的半山中,就在两年前,这个村子还异常凋败。登记在册的三百多村民,仅有十几个老人在村中居住。如今的平田已是一个集民宿、青旅、餐饮、乡村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乡村综合体,各种各样改造后的建筑形态在这个社群里共生,建筑师的灵感无处不在,和游人碰撞出各种火花。我们到达村子时,恰好有一批外地学生在这里写生,他们散落在平田的各个空间画画、谈笑。
在松阳的民宿建设和乡村改造的风潮中,外来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身影无处不在,经他们手重生的建筑让这个小村庄获得了不凡的蜕变。
毕业于哈佛的年轻建筑师徐甜甜是我们这次松阳之行屡次遇见的名字。在“艺术家工作室”中,她将原本破败的两栋房子中间的墙体拆除,让房子合二为一,顶上用天窗连接。一张长桌置于天窗下作为工作平台,充盈的光线由天窗投射下来,既保证了工作时的采光,又营造出戏剧化的光线效果。在另一栋农耕博物馆中,徐甜甜使用了明瓦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交错排列的明瓦使得投射进屋内的阳光形成了斑驳的独特效果。
老街 打铁声里的旧时风貌
十月正是南方桂花飘香的季节,松阳县城里,几乎走到哪儿都会被桂花的香味包围。老街南街的街头就有几株金桂,就着香气向老街深处望去,巷道并不宽敞,但却深幽,两边是各式商铺林立,虽并不算繁华,但也决不显凋败。
这条老街绵延近两公里,往南叫南直街,地势较低,自古是穷人活动的地方,往北叫北直街,从前是有钱人的居所。松阳老街既保存了它原本的部分风貌,也在改造中生长出了一些恰到好处的新事物。
那些老行当都还在:
铁匠铺子里,“框框当当”的打铁声可以传老远,村里的庄稼人还习惯来这条老街上采购农具;
草药铺子有卖松阳人家家户户都要喝的本地端午茶,茶里有各种草药成分;
棕板店里,一张棕板床即将完工,这种床看着草根,一问价格可不便宜,几千块钱一张,据说睡着有益身体;
一家小小的卖秤的铺子里,一位老手艺人坐铺子门口在做秤,店内墙壁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成品和工具,像一家袖珍的展览馆;
杂货铺子里各种炊具、农具、生活用具井井有条地陈列着;
拉面店里的生意可不赖,那边面刚拉好,老板娘这边就热火朝天地把面下锅
……
关于老街区的去留,多年前也曾在当地掀起过热议。在有识之士看来,老街区的魅力,不在于它的建筑形态,也不在于它的传统业态,而是那种原滋原味、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景象,若把原住民迁走,改造成仿古街,反而失去了保护她的意义。
而一些新生的事物也伴随着松阳近两年的旅游开发在这条老街上有节制地出现。“山中杂记”是老街上最洋气的一家杂货铺,“书店+杂货+茶室”的形态让它在老街里显得气质迥异,就像老街上一道清新的驿站。游人逛累了可以来这里歇歇脚、喝杯茶,买点松阳本地的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