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祖籍蜀郡成都,年少时喜欢读书、击剑,父母给他起名“犬子”,学业有成后,因仰慕战国时名相蔺相如的为人,于是改名为“司马相如”。
才子的诞生
汉景帝时,司马相如凭借家中的资财做了景帝的近身侍卫,但他显然志不在此,无奈自己擅长的辞赋景帝又不喜欢,因此“同床异梦”的君臣二人一直没能擦出什么火花。
结识梁王是司马相如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胞弟,窦太后的小儿子,颇受宠爱,每年年末入朝拜见皇帝总要留住在宫中,直到第二年才回到封国。
这年,梁王又入宫了,还带着他的一众门人,如邹阳、枚乘、庄忌等,这些人都是西汉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与他们一见如故。为了能够长久地和这些文人交流,司马相如干脆称病辞去了官职,做了梁王的宾客。
焦恩俊饰演的司马相如
事实证明,放弃“公职人员”的优厚待遇转而投奔梁王,对于司马相如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到了梁国后和梁王门下的儒生们住在一起,学到了很多东西,几年之后,一篇传世名作《子虚赋》就诞生了。
《子虚赋》是一篇足以改变司马相如命运的文章,因为它得到了汉代最知名的皇帝——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读了《子虚赋》,直认为是古人所作,并发出了恨不生同时的感慨,后来得知作者乃同时代的司马相如,立刻召见了他。
得到了武帝青睐的司马相如身价倍增,最重要的是他的才华又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子虚赋》的升级版《上林赋》就诞生了。这篇歌颂上林苑的壮丽及汉家天子游猎场面的辞赋深得武帝欢心,司马相如立即被封为郎官,成为了游走于上层社会的文人。
《子虚赋》《上林赋》足以奠定司马相如辞赋大家的地位,但是司马才子的佳名远不止如此,传世名琴“绿绮”和与卓文君的传奇爱情才是他最具“流量”的话题。
名琴与佳人
司马相如不仅善写赋,还善弹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相传他游历梁国期间为梁王写了一篇《如玉赋》,文辞华丽、气韵非凡,梁王为表达谢意便把自己收藏的一张传世名琴赠与了他。
此琴名为“绿绮”,通体乌黑却又隐隐泛着幽绿,因而得名。琴内刻着铭文“桐梓合精”,意为由桐木和梓木制成。优美的音色加之司马相如精湛的琴技,使得“绿绮”琴名噪一时。
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以及蔡邕的“焦尾”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如今我们虽已见不到“绿绮”的真实模样,但现代的古琴样式中还有“绿绮式”。
绿绮式古琴
绿绮式古琴
才子与名琴兼具,就差一段传奇的姻缘了。
梁王去刚世后,暂时失业的司马相如回到成都老家过了一阵穷日子。好在有临邛令王吉的帮助,让他得以受到临邛富人卓王孙等人的宴请。宴会上,王吉有意让司马相如展露琴技,便捧琴而出,邀他弹奏,而司马相如的一番表演却是怀着其他心思。
原来,卓王孙有一个同样喜爱音乐的女儿名叫卓文君,司马相如对她有意却不便明说,便借宴会上的表演用琴声传情,诉说衷肠,这便是记载于《史记》中的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的故事。
事实上,此故事还有另一个更浪漫、更广为人知的版本,这便不得不提到千古爱情名篇《凤求凰》。相传司马相如对才女卓文君一见倾心,因此边弹琴边唱歌,把自己的爱意诉诸诗文,诗曰: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电视剧《凤求凰》中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此诗是否真为司马相如所作,我们已无法考证,但他最终通过琴声抱得美人归却是千真万确。宴会结束的当天晚上,知晓司马相如心意的卓文君便逃出家中,与爱人私奔到成都了。
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私奔,即便在封建观念浓厚的古代,也很少有人借此事诟病二人,反倒是赞美二人的勇敢,歌颂这段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爱情。
后来,“凤求凰”成为爱情的别称,而“绿绮”也成为古琴的别称,如大诗人李白在《听蜀僧濬弹琴》中写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另在《游泰山六首》中写道:“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均用“绿绮”来指代古琴。从中可以看出司马相如的事迹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