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冯远征,祖籍陕西韩城,司马迁的故乡
司马迁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冯远征 从2005年有了演绎“司马迁”的想法,到2015年话剧《司马迁》终成,也是十年
此次冯远征带着话剧《司马迁》来到武汉,说了一些故事给我们听
陕西韩城至今流传着一句话“同冯不分,同冯不婚”
意思是韩城姓同和姓冯的人不分离,不成婚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呢?
现今的韩城已经没有司马姓氏了
当年司马家族为了避难,把司马姓拆成了“司”和“马”
在“司”字前面加了一竖,变成“同”
“马”字前面加两点,变成“冯”
韩城还有一个叫“徐村”的地方
意为“司马迁余下的两只人”
从此韩城再无“司马”姓氏……
话剧《司马迁》由曾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熊召政执笔,“剧本是2014年春节的时候熊召政老师写的,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把《司马迁》的剧本写好了,我们决定2015年排戏。”冯远征告诉我们之前也在陕西境内找过别的作家,但都没成,“之前跟熊老师说这件事,一直没做成,我觉得他挺忙,就试试在陕西境内找别的作家写,但都不是我心中的那个司马迁。”很多人问冯远征“那你心中想要一个什么样儿的司马迁?”他说他也不知道,但你写的这个司马迁不是我想要的。
“2005年我回韩城参加司马迁的公祭活动,发现那么多嘉宾知道《史记》,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怎么写的这部书。”后来冯远征主演了根据熊召政创作的《张居正》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两人因此结缘。而熊召政一直都十分崇敬司马迁,曾多次激情背诵《报任安书》全文,创作话剧的提议由此而生,中间几番搁置。“看到熊召政的初稿,我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在第一幕就写了司马迁面临腰斩的命运,一上来就是高潮。在剧中司马迁也和父亲、汉武帝有几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一个政治家和史学家的对话,让人认识一个有血有肉的司马迁,去理解他的选择。”
在冯远征看来,这部剧的重心在于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下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中知道这句话的,这句话一直让我觉得很震撼。回去再看司马迁和任安的处境,我觉得司马迁这句话是写给他自己的,这就是他说服自己选择接受宫刑的原因,所以在剧中反复出现了3次。”
很多人知道司马迁是因为《史记》,但也仅仅只局限于史记,“有一些观众看完《司马迁》之后给我留言说‘看了话剧《司马迁》我想去买本《史记》看看,还有的看过两遍《史记》,说看完话剧还想再读一遍《史记》’”冯远征觉得出演这部话剧最大的意义是在于他希望司马迁能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我以前觉得能成为陕西韩城的名片就好了,现在希望它能走出国门,能让更多人知道司马迁,更加了解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