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炎炎的夏日,蜀葵花开,盛艳天地。蜀葵,花色艳丽,呈紫红色,或淡红、白色,花瓣甚大,有“花似木槿,叶比芙蓉”之说,极有观赏价值。因其植株较高,花朵艳红,又名“一丈红”;且花于端阳节前后开花, 亦称“端阳花”。每年六月份为盛华期,而且是小麦成熟的季节,因此又叫大麦熟。
蜀葵原产于中国,因在四川发现最早故名蜀葵。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院内、墙角、堂前、屋后栽植数枝,极易成活,初夏时节开始吐红露粉,不久便繁花似锦。蜀葵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历代诗文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南朝宋·颜延之《蜀葵赞》“渝艳众葩,冠冕群英。”南朝梁·王筠《蜀葵花赋》“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闱。”唐·岑参《蜀葵花歌》“昨日一花开,今目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明·刘基《古歌》“红葵高花高以妍,清晨方开夕就蔫。”.....
蜀葵花歌
唐-岑参
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
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
蜀葵咏
唐-陈陶
绿衣宛地红倡倡,熏风似舞诸女郎。
南邻荡子妇无赖,锦机春夜成文章。
蜀葵
宋-王镃
片片川罗湿露凉,染红才了染鹅黄。
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
蜀葵
宋-姚孝锡
倾心知向日,布叶解承阴。
空侧黄金盏,谁人与对斟。
咏蜀葵
宋-孔平仲
绰约佳人淡薄妆,天真自恃不熏香。
低头无语娇尤甚,更著新翻浅色黄。
一丈红
宋-杨巽斋
红白青黄弄浅深,旌分幢列自成阴。
但疑承露惊殊色,谁识倾阳无二心。
蜀葵
明-李东阳
羞学红妆媚晚霞,祗将忠赤报天家。
纵教雨黑天阴夜,不是南枝不放花。
蜀葵
明-陆师道
向日层层折,深红间浅红。
无心驻车马,开落任薰风。
咏蜀葵花
明-释今沼
旭日散朱扉,名花宫锦姿。
宝钗沾夕露,剉檗染秋衣。
野雀下不见,狂蜂隐未飞。
片心应待照,辛苦为君欹。
废圃蜀葵盛开,偶成七绝
清-王润生
年年废圃我葵放,浅紫深红艳若何。
一丈高枝花百朵,被人嫌处只缘多。
少年游-题画蜀葵
清-钱宛鸾
织云制粉,裁霞剪彩,倚醉嫁熏风。
池馆胭脂,芳堤景色,半入画图中。
丹青何处非烟雨,点缀忒精工。
傲杀杜鹃,不输芍药,蜀地笑芙蓉。
为文白兄题画-双雉蜀葵图
近现代-裴涛
双雉朝飞栖晚蓬,归来何处落花风。
山中久绝行人迹,谁种端阳一丈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蜀葵花的寓意_赞美葵花的诗词葵花的诗句
在这炎炎的夏日,蜀葵花开,盛艳天地。蜀葵,花色艳丽,呈紫红色,或淡红、白色,花瓣甚大,有“花似木槿,叶比芙蓉”之说,极有观赏价值。因其植株较高,花朵艳红,又名“一丈红”
-
蜀葵花花期_蜀葵花什么时候开花
摄影/文编:玩遍中国 授权转发:润物无声 杨红侠 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也爱路边的花花草草。 ——题记 在这个浪漫多彩的夏日里,蜀葵花一直默默地绽放在小区的花坛里,也一直默默地绽放
-
蜀葵花的食用方法_蜀葵花什么时候可以播种
蜀葵花的养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摘要: 蜀葵花是多年生的植物,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一丈红,这种花会在家中非常的常见,而且他经常种植在庭院当中,那么蜀葵花该如何进行养殖?养殖蜀葵
-
谭嗣同是哪个时期的革命者_谭嗣同的生平贡献
历史进程中总会有些悲观的人物,他们的存在不改变不了某一件事,不一定能推动历史的进程,扭转乾坤,但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一个道理,向世人证明,世间还是会有这种人存在的,这
-
五月端午节的诗句_中秋节的古诗大全五句五字
新书友,请点上方关注“ 书法理想 ” 书法理想 | 书法人的精神家园 编辑:13249652872 ←长按复制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
-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这个月又叫什么月_端午节别称什么节
马上就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对这个节日的印象大多是屈原、吃粽子、赛龙舟。那么端午节的由来大家是不是都了解?节名又为什么叫做“端午”?还有哪些其他名字?懂弟就
-
女孩起名聪明美丽智慧的名字_女宝宝优雅的名字大全
2017吉祥高雅的女宝宝智慧名字大全 雅红:起名自:“偶用志城求雅合,良谋未必胜红绡。” 荷新:清?王鸿绪《采莲歌》:“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妍捷:《旧唐书?裴行俭传》:“未
-
怎样的一丈红_赏一丈红是什么意思啊
夏季有一种花最为普通,房前屋后总能见到它的身影。正是因为它太普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的学名。她的小名确有很多,地域不同,叫法各异,婆花、婆婆花、烧饼花、端午花、光光片花
-
柳宗元渔翁中的名句是什么_渔翁柳宗元古诗诗意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①渔翁:含有自况意味。渔翁独往独来,突现出
-
柳宗元的渔翁表达了什么情感_渔翁柳宗元中渔翁的形象特点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传承陶渊明、王维等人的衣钵,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艺术的传承如果只是模仿,那就太过拙劣,必须有所创新,甚至是突破。在这一点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