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下列汉赋中属于抒情小赋的是_闲情赋并序

下列汉赋中属于抒情小赋的是_闲情赋并序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7 04:34:18
阅读:

《闲情赋》对同类诗赋的继承:求女赋的文学母题

按照钱锺书先生的考证,陶渊明《闲情赋》同类赋作已经见于张衡《定情赋》,蔡琶《静情赋》,王粲《闲邪赋》,应玚《正情赋》和阮瑀《止欲赋》,但是笔者认为钱先生似乎遗漏了陈琳的《止欲赋》。范子烨先生指出钱先生并未指明《闲情赋》之第九愿拟自何处,范先生认为"《闲情赋》'十愿'之第九愿'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此愿本于汉班婕妤的《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人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二)班婕好所表现是担心被负心男子抛弃的女性情怀,而陶公所表现的则是苦于不能和所爱的女子永远相伴的男性的情怀。"

《闲情赋》对同类诗赋的继承:求女赋的文学母题

在内容和结构模式上,《闲情赋》显然受了前六赋的构思模式。具体地讲,求女模式为"有女淑丽——(心悦欲结)——求而不得——托梦交灵"。试看:张衡《定情赋》惊叹于女子的"淑丽",因此产生了"求女"的愿望,虽然阙文,但能看来赋作的结构模式。蔡邕《静情赋》叹女"姝妖","千载""无俪",因而"心悦于淑丽",于是产生了求女愿望,求而无成,遂"夜托梦以交灵"。虽然只有短短十句,但是已经基本模式初具。王粲《闲邪赋》所咏女子,不但貌美而且"艳逸",如此四海无仇超世秀出的"丽女",却"岁暮""无依",安能不使人怜惜心悲?"何性命之奇薄,爱两绝而俱违",奈何美人命薄恩爱不永!忧思伤心而莫可如何,"我"多想在虚幻的梦境中能与她相通啊,可是更悲哀绝望的是,尽管"我"是如何渴慕与她"取梦以通灵",可是无奈"目炯炯而不寐,心忉怛而惕惊",就连做梦的愿望也不曾达成!王粲此赋虽在"心悦"与"托梦"两个环节上与求女模式似有不合,但由爱而怜而悲,不正更自然地表现了"心悦"之诚吗?由"托梦交灵"而托梦不得,不也是更彰其悲剧之深吗?因此王粲此赋仍然深契求女模式。应玚《正情赋》以"夫何媛女之殊丽兮"开篇,既而产生"余心嘉夫淑美。愿结欢而靡因"之心,然而终因种种原因,"哀吾愿之多违",心愿未能实现,心情伤悲,回到屋中,"还幽室以假寐。固展转而不安",辗转难眠,求而无得,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陈琳《止欲赋》以"媛哉逸女"开篇,对于美好的事物产生了爱慕欢悦之情,"伊余情之是说",既而求之,怎奈"道攸长而路阻。河广瀁而无梁",竟而求之不成,最终只好托梦交灵。阮瑀《止欲赋》亦以"夫何淑女之佳丽"开篇,尽管对美女"予情说其美丽",然而还是很理智地用儒家礼义来节制自己,"申礼以自防",求而不得,最终只好寄希望于"通梦而交神"。渊明《闲情赋》正是沿着"有女淑丽——(心悦欲结)——求而不得——托梦交灵"。只是渊明没有把"希望"寄托于"托梦交灵",而是经过一番热烈的追求并追而无成之后,怀着惆怅失望的心情"憩遥情于八遐"。从此,在魏晋时期,这种求女赋形成了一种传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母题。

《闲情赋》对同类诗赋的继承:求女赋的文学母题

在对美人的刻画上,作家们调动天才的想象和如花妙笔或粗线勾勒或工笔细描美人的极致之美,赋中的美人不仅中秀外慧多才多艺,而且绝世无匹不可获得。张衡的《定情赋》用"夫何妖女之淑丽,光华艳而秀容"两句描写美人的貌美,"断当时而呈美,冠朋匹而无双"说明美女的貌美是当时绝世无双的,"淑丽"不仅指容貌妖丽,而且也是指举世无双的内质美善。自从张衡首创了这个词,后世蔡邕、应玚、阮瑀("淑女之佳丽")争相用之,王粲("媛女之殊丽""貌洵美而艳逸")、陈琳("媛哉逸女","实君子之攸嫔")、渊明("瓌逸之令姿""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都明显是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来描绘女子的秀外慧中内外兼具的无匹之美。不但如此,在内外两方面也分成若干小方面来描绘。外在方面,写容颜"光华艳而秀容","色曜春华,艳过硕人","发棠棣之春华","颜洵洵以流光",用春花流光等比喻手法形容容颜光泽之娇嫩艳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写眸子"流精睇而倾泄","瞬美目以流盼",她眉目传情,顾盼生姿。写气韵品质"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芳;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寨朱韩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她不仅貌美,还气雅如兰,韵清如玉,格高如云;"性聪惠以和良。禀纯洁之明节",她冰雪聪明,和善纯洁。此外,美人还怀有惊世绝技,她精音乐,善鼓瑟。作者用鼓瑟的情景,细腻生动地描摹了她那庄重的神态、娴雅的举止、娇媚的情态,美人在"泛瑟"时"泛清音"、"寨朱帷"、"攘皓袖"、"送纤指",间有"含言笑"、"瞬美目"、"促鸣弦"、"娣天路",作者接用八个动词,传神地描画出鼓瑟美人其情其态之可怜可爱。陶渊明以生花妙笔工笔描绘了一位"神仪妩媚"、"举止详妍"、"美目流盼"的绝世美人。美人的身上集中了中国古典几乎所有审美要素,成为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典范和极境。美人的极致之美和不可获得,造成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神秘感,而这种遗世独立的女神形象,也因为其超尘脱俗而成为不朽的文学意象。

《闲情赋》对同类诗赋的继承:求女赋的文学母题

求女不得的人生隐喻。上述七赋都是描写绝世佳人的极致之美引起了君子热烈的追求,尽管求女的方式和过程各有不同,但是最终的结局都是由于某种不可克服的困难而造成了毫无例外的失败结局。张衡《定情赋》中当看到佳人的绝世之美并准备展开追求时,作者意识到"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思恋和追求美人已然不可能了,作者只能怀着绝望的爱恋思慕之情不得不离开;王粲《闲邪赋》"恨年岁之方暮,哀独立而无依","将取梦以通灵,目炯炯而不寐",用"迟暮"焦虑和求女不得两重暗喻寄寓士不遇的命运,应玚《正情赋》"悼流光之不归。愍伏辰之方逝。哀吾愿之多违",则是忧患时间无情流逝的悲剧;陈琳和阮瑀的同题《止欲赋》将求女不得的原因归之于道长且阻无法逾越。耐人寻味的是这种不可克服的现实障碍仿佛是一种现实人生和历史的隐喻,求女不得似乎正好寄寓了理想在现实中的破灭,从屈原宋玉以来的历代天才作家们,创造了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范式来审视士不遇的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丰富了中国古典文苑。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下列汉赋中属于抒情小赋的是_闲情赋并序

    《闲情赋》对同类诗赋的继承:求女赋的文学母题 按照钱锺书先生的考证,陶渊明《闲情赋》同类赋作已经见于张衡《定情赋》,蔡琶《静情赋》,王粲《闲邪赋》,应玚《正情赋》和阮瑀《止欲

    经典语录
  • 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依据各省_北宋的枢密使是什么官职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

    经典语录
  • 闲居赋全文及译文_闲情赋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心灵境界

    《闲情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赋作。这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 【原

    经典语录
  • 陶渊明山居诗_陶渊明诗中南山的意思

    流芳百世,是对一个人的最大的认同。 或许陶渊明,他并没有想过要流芳百世,他只是活得最为遵从内心,最为真实、自然,却实实在在被一代代后人传颂。 生命应该是鲜活的。 陶渊明,活

    经典语录
  • 百家姓陶姜戚_百家姓 陶

    陶姓,中华姓氏之一,距今已有4300多年历史。 陶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1位,最新统计,陶姓人口约210多万,人口排序第83位,位于史姓之后,贺姓之前。 回本溯源 一、出自姬姓 为唐尧之

    经典语录
  • 陶渊明闲情赋书法_书法陶渊明诗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之初就是传播中华书画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您的每

    经典语录
  • 闲情赋赏析_闲情赋陶渊明原文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是一位隐逸之士。提到他的诗,人们会想到《归园田居》《杂诗》《饮酒》等;提到他的文,人们会想起《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无

    经典语录
  • 美学家是干什么的_美学之父是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是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陶渊明一生写过很多诗文,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饮酒》/《归园田居》/《闲情赋》/《桃花源记》

    经典语录
  • 陶渊明为什么_陶渊明写过什么

    陶渊明像 提到陶渊明,不自觉就会想起几个标签:田园,桃花源,采菊,隐逸…… 这位恬淡豁达归隐田园的诗人,其实还有另一面。 陶渊明在成为陶潜、五柳先生前,还只是陶渊明。 今天,

    经典语录
  • 田园诗句陶渊明_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品

    陶渊明 情书 提到陶渊明,世人只道他善写田园诗,却不知道他的情书也写得好。 陶渊明的《闲情赋》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作者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想变成各

    经典语录
  • 有关陶渊明的经典句_陶渊明佳句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在他身上流传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他在隐居的生活中,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诗文作品。今日国学大讲堂为大家整理出了陶渊明十句经典诗词,我们不妨一起欣

    经典语录
  • 闲情赋陶渊明十愿十悲_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过着躬耕的田园生活,贫困而死。陶渊明的诗,表现他对 显示生活 的不

    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