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杜甫的诗石壕吏_杜甫的诗\\石豪厉

杜甫的诗石壕吏_杜甫的诗\\石豪厉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19 09:34:23
阅读:
诗词品读┃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词品读┃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注释

  • 暮:在傍晚。
  • 投:投宿。
  •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逾(yú):越过;翻过。
  • 走:跑,这里指逃跑。
  • 呼:诉说,叫喊。
  • 一何:何其、多么。
  •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 啼:哭啼。
  • 苦:凄苦。
  • 前:上前,向前。
  • 致:对……说。
  • 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 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 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 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 新:最近,刚刚。
  • 存:活着,生存着。
  •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 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 室中:家中。
  •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 惟:只,仅。
  •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 未:还没有。
  •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 完裙:完整的衣服。
  • 老妪(yù):老妇人。
  • 衰:弱。
  • 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 应:响应。
  • 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原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 备:准备。
  • 晨炊:早饭。
  • 夜久:夜深了。
  • 绝:断绝;停止。
  • 如:好像,仿佛。
  • 闻:听。
  •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 明:天亮之后。
  •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
  • 独:唯独、只有。
  • 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诗词品读┃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踰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哉!”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