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刘德华电影《新少林寺》中有一句台词“你不死,我睡不着啊!”当年是一度风靡网络,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这句话,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通常来说都是放在心里,能够说出来,那真是相当霸气!
然而这句话并非《新少林寺》原创首发,而是借鉴了三国历史上孙权的话,学文史的就是这点好,不但知道这句话从哪里来,还知道孙权说这句话其实比刘德华说得更霸气。
说完的直接后果就是,曹操几十万大军立即撤退!
曹操为何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曹操为何会评价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结果引来一位读者怒怼,说曹操怎么可能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是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并且义正言辞的劝我要多读读史书,我感觉写文章实在是太难了,懂得多的读者会各种的怼你,就连啥都不懂得读者也能怼你。
其实这句话辛弃疾的确说过,但是曹操也说过,曹操是东汉末年人,辛弃疾是宋朝人,你说他俩这句话谁先说的?
说归正传,曹操一生挺喜欢评价别人的,难能可贵的是,评价的还都挺准的,这大概也是一代枭雄必备的本领吧!
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尽管当时的刘备如丧家之犬,而袁绍(字本初)占据河北之地,但是后来还是证明,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结果却在赤壁之战败给孙刘联军,其一生也未能征服刘备。
对于孙权,曹操也是有话说的,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这里面不止是评价孙权,还评价了刘表(字景升)的儿子,当时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占据整个北方,实力强悍,然后大军南下攻打刘表,结果刘表一上火去世了,他的儿子直接投降给了曹操。
当时曹操也劝孙权投降,但是孙权却并未同意,在这一点来说,曹操对孙权还是刮目相看的。
在赤壁之战后,公元213年曹操调动大军来攻打孙权,在濡须口与孙权对峙无法南下,有一次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
此后,曹操无法取得优势,后来孙权竟然亲自乘船前来挑战,曹操竟然不敢出战。
当曹操看到孙权的水军严明整肃,因此才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要是刘表那样的儿子,就跟猪狗一样。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孙权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句话,春水方升是什么鬼?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是在正月,地点是在濡须口,具体在哪,纵横没去考证,不过当时曹操与孙权主要作战地点就是长江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内,孙权数次北伐,想要攻打的就是合肥。
安徽属于南北方分界线,到了春天的时候,水位会上涨,孙权军队擅于水战,而曹操的军队不擅水战,所以,水位上涨的话,对孙权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事情。
孙权的意思就是,局势马上对我有利了,你赶紧跑吧!
这简直就是恐吓,曹操这辈子听过的恐吓不算少,孙权这句话虽然霸气,但是吓唬不到曹操,更多的是,这里面充满了真实的战场分析,并非一味的恐吓。
在三国时期,造船业并不发达,长江可以说是一道天堑,曹操一生征战无数,胜多败少,然而数次南下未能突破长江,大多数都是败在了长江上。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也是数次南下,结果数次南征而没有结果,最后曹丕看着长江哀叹说:“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可以看出,孙权跟曹操说这句话的时候,曹操的处境应该骑虎难下,局势朝着东吴政权的方向发展,而曹操却没有丝毫进展。
这时孙权却又在信的背面附上一张小纸条:“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然后,曹操就对手下将领说:“孙权不欺骗我!”然后就班师了。
搞得人很是一头雾水,孙权明明说了一句咒人的话,你要是不死,我睡不着觉,表现出,孙权对曹操的恐惧,因此给曹操一个台阶下,曹操很有面子,因此撤军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这一段历史也有一定文学加工,当时曹操思考:
“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于是心中有退兵之意,又恐东吴耻笑,进退未决。忽报东吴有使赍书到。操启视之。书略曰:“孤与丞相,彼此皆汉朝臣宰。丞相不思报国安民,乃妄动干戈,残虐生灵,岂仁人之所为哉?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公宜自思焉。”书背后又批两行云:“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看完后大笑说:“孙仲谋不欺我也。”
虽然,罗贯中秉承的也是孙权实情相告,打动了曹操,但是这里面曹操的内心的想法,应该算是可以考量的内容。
曹操心中所想“孙权久后必为帝王”,作为东汉中央政府的丞相,对于这样的事情是无法容忍的,因此才感觉骑虎难下。
其实,孙权这句话已经是在暗示,你若不死,我睡不着觉,一个人连觉都睡不稳的话,说明有很大的顾忌,如果延伸解读的话,孙权这句话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你不死的话,我不会称帝。
这个面子应该是相当大了,有了这句话,曹操可以安然退兵了,体面而不失尴尬。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曹操评价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意思
2011年刘德华电影《新少林寺》中有一句台词“你不死,我睡不着啊!”当年是一度风靡网络,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这句话,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通常来说都是放在心里,能够说出来,那
-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什么意思_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指的是谁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孙权有一个绰号叫做“孙十万”,这并不是一个美称。因为孙权亲自带兵打仗总是打不赢,尤其是“逍遥津之战”,孙权带十万大军,拿不下八千守军的合肥,开始的时候
-
哪些豪放诗人背后的失意人生_绝句体现诗人什么心情
古人都说诗言志,诗缘情,诗词的产生,与情感的抒发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在古代文人人生失意之时,所有才华和心血都凝聚在诗词当中,由此凝练而成的词句,往往带有词人特有的文化体
-
马谡失街亭是诸葛亮第几次北伐_诸葛亮首次伐魏时由于的大意失了街亭而功败垂成
作者: 高煦生 街亭的失守,使得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完全泡汤。 最熟悉的,往往是最陌生的。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命马谡守卫街亭,可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的
-
东汉末年十常侍_十常侍是哪个朝代的
讨论东汉的灭亡,往往会从灵帝末年的宦官集团的十常侍开始谈起,他们肆意迫害清流,导致政治腐败,最后掀起黄巾之乱。不过十常侍其实不只十个人,而是十二个,这又是为什么?十常侍
-
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_三国演义第二集十常侍之乱
东汉末年,汉灵帝倚信张让等十常侍,任其专恣蠹政。因之使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长子刘辩继立为帝,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外戚
-
十常侍为什么有十二个_十常侍的下场
提起出名的太监,不免想到赵高、魏忠贤等,都是权势滔天之人,今天要讲的是十常侍中的毕岚。 毕岚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十常侍指的是指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
-
三国演义十常侍乱政_三国演义第二章朝内大乱概括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之一,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更是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的加速覆灭,所以后世素有“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官”之说
-
十常侍的下场_十常侍是谁杀的
东汉中后期是宦官滥权的时期。秦朝的赵高权势重吧?皇帝他说杀就杀,他都没有封侯,但东汉被封侯的宦官却大有人在,汉桓帝甚至一天之内封五个宦官为侯。汉灵帝宠幸宦官,称张让为父
-
三国演义十常侍是什么意思_被十常侍害死的东汉大将军是谁
热衷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制最严重的朝代之一,汉末“十常侍”的弄权直接导致了东汉的快速覆灭,所以后世人们常说“外戚亡西汉,宦官亡东汉”。 加速东汉灭
-
东汉十常侍怎么回事_汉末十常侍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点明乱自上起,而罪魁祸首就是十常侍,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