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渝关、临闾关。 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
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
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
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1月21日,山海关景区成功复牌为AAAAA级景区。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千米,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
关城
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山海关长城的中心,呈不规则梯形,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未设角台。关城城垣周长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
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
城门
山海关城门有四个,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
四门俱存,东门即为“天下第一关”,保存最为完整。
城门台上座有天下第一关城楼,天下第一关城楼,实乃箭楼格式。
瓮城
山海关城四座城门的外部均有瓮城,现仅存东门瓮城,周长318米,瓮城门向南开,与第一关券门成直角形。
东罗城
现存东罗城位于关城东门外,东侧与东城墙相连,现存城墙为明万历年间(1584年)所建。
西罗城
据《临榆县志》载:“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通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时,即有拱宸楼,不知何年始建。
南北翼城
翼城分别距关城南、北二里,建筑形制相同。据《临榆县志》载:南北翼城城墙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门。为“明巡抚杨嗣昌建”。
今两座翼城皆毁,仅存残址。
其他建筑
在关城东南角旧有奎光楼,东北角旧有威远堂,东罗城南北两隅,筑有牧营楼,临闾楼。以上四楼早已毁掉。关城中心,还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钟鼓楼,此楼解放前就已破烂不堪,解放后因阻塞交通,于1952年拆除,后复建。
由于处在中原农耕文化和东北游牧文化的枢纽位置,山海关在明清时期的商贸地位尤为显著,中原和少数民族商旅往来频繁,山海关既是军事重镇,又是商贸重镇。
山海关及其建筑在明朝为防止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和元朝的残余势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清朝成为皇帝到沈阳祭祖的必经之路,也是文人雅士登楼揽胜的场所。
万里长城似一条巨龙,自嘉峪关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绵延向东,便一头扎进渤海湾,在重温那一段段苍凉而悲壮的历史之余,使人对这座古城的文化背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