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困
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兵家修炼》,讲义中部分内容直接引用《兵家修炼》,引用处不再标注。
经常被人们提到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说的就是本计。走是撤退、逃跑的意思,上是上等、上乘的意思,因此计名的意思是撤退乃上乘计谋。
楚汉战争初期,刘邦的实力弱于项羽,好几次被项羽的大军围困,但是善于“走”的刘邦每次都能顺利逃脱,因此虽然一直败北,却没有被项羽消灭。而一向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的项羽,却不像刘邦那样会逃跑,结果只输了一战,竟被壮大起来的刘邦消灭了。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本计作为《三十六计》的压轴之计,虽然看起来不武,但也不可小视。
【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翻译】
为了保全军队主动避开强大的敌人。
【解读】
《孙子兵法》中有很多语句都体现了“全师避敌”的兵家思想,比如《始计篇》的“强而避之”,《谋攻篇》的“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足见该思想在兵法中的重要性。
然而有些人不屑于“走”,甚至以“走”为耻,他们更崇拜项羽乌江自刎式的英雄气概。其实很多时候攻需要勇气,而退则需要更大的勇气。因为退可能会遭到旁人的误解与非议,遭受名誉上的损失与道德上的谴责;需要冲破心理障碍,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正如《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说的“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不顾一切地坚守只会送给敌人消灭我方的大好机会,只是匹夫之勇罢了。其实,人都有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固执劲,有时候明知前方险象环生,却也会不顾粉身碎骨抱着侥幸心理往前冲。能够及时停下脚步调转方向者,必有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进是为了攻城略地,消灭敌人,不懂进者最终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被越来越强大的敌人消灭;而退则是为了保全自己,养精蓄锐,不懂退者很容易在残酷的战场上灰飞烟灭。因此进与退都很重要。一流的兵家善于进,也善于退,能够做到进退自如。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可谓善走者矣。
【翻译】
当敌人的实力占绝对优势,我方无法与之抗衡时,只有投降、求和、撤退三种选择。如果选择投降,那就彻底失败了;如果选择求和,那就失败一半了;而如果选择撤退,那么还未失败。没有失败就是胜利的转机。比如南宋名将毕再遇与金兵对战时,推断前来援助的金兵一天比一天多,难以与之匹敌。一天夜里,他就率军悄悄撤退了,走时把旗帜留在了军营中,并预先把活羊悬挂起来,将羊的两条前腿放在鼓上,羊难以忍受倒悬就拼命挣扎,于是它们的两条前腿就不断击鼓,便发出了战鼓声。一开始金人并没有察觉到自己面对的已经是座空营了,对峙了数天后才发觉,想要追击时,宋军已经跑远了。毕再遇真可谓是善于撤退的人。
【解读】
“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这句话精妙之极,短短十二个字道出了这三种不同抉择背后的利害关系。如果选择向敌人投降,那么军队就会被敌人收编,物资就会被敌人收缴,城池就会被敌人占据,最终被敌人完全吞并而任人摆布,因此也就彻底失败了。如果选择向敌人求和,那么就得答应敌人提出来的各种要求,或质押人质,或割让土地,或送去钱财物资,导致行动受制于敌人,实力更加弱于敌人,因此也就失败一半了。而如果选择撤退,不仅实力得到了保全,而且敌人无利可图,我方有更好的机会养精蓄锐,发展壮大,因此还未失败。由此可见,此计的外在手段是撤退,内在机理是遭遇强敌时撤退比其他选择更有利。
荆州势力降曹这一事件很好地说明了投降的后果。当时曹操率大军南下,新任荆州刺史刘琮迫于曹操的兵威不战而降,从此之后荆州势力就再也没有以独立的姿态活动于三国舞台上了,先依附于曹操,后又听命于刘备,可谓全败。
《军形篇》中大师父说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简单地说就是,想要战胜敌人首先要做到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再去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这种兵家思想在本计中得到了运用,用以说明“走”的高明之处,即按语中所说的“未败者,胜之转机也”,不失败就是胜利的转机。
想要用好本计就得摆正对进退的认识。进退本身只是一种行动而已,它们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在不合适的时机选择了进,会导致灭顶之灾;在不合适的时机选择了退,则会丧失大好机会。兵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退。有些人会觉得走了就输了,但其实恰恰相反,走了还可以再回来,而硬抗着,耗光了资源,那就无力东山再起了。所以兵家不要对进退心存偏见,什么样的情况就要选择什么样的行动,做到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