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复辟,一场闹剧。
死后徐树铮挽联:
仗匹夫节,挽九庙灵,其志堪哀,其愚不可及也
有六尺孤,无一抔土,斯人已死,斯事难复为之
说的是复辟这种事没指望了~~
康有为死后,梁启超挽:
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幸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
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此时康梁政见不同,但对乃师还是比作孔子,尊重有加。
章太炎曾撰一联讽刺康有为:
国之将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袁世凯一世枭雄,可惜未能全善而终,杨度挽: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评是案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李鸿章号称晚清修补匠,在当年就是饱受争议的人物。他死之时,褒扬的挽联当然很多,但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尤以下面两副为最:
年来外务有深谋,近交远攻,一生独取联俄策;
死谥文忠无愧色,扶清安满,毕世惟知杀汉人。
九原倘遇太平王,当率黄帝鬼雄,逐此杂种老伧鸦鸣国外;
阎殿若逢包孝肃,会有黑犁地狱,置那昏天宰相畜道轮中。
第一副还只是站在汉人角度的吐槽,第二幅则是直接恶意满满。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易帜服从南京政府。当时,奉军元老实力派杨宇霆、黑龙江省长常荫槐都反对易帜,东北局势震荡,军心不稳,于是张学良不得不快刀斩乱麻,将杨宇霆、常荫槐抓捕枪毙。这两人在东北根深蒂固,所以厚葬安抚周边人马是必须的。张学良势必要给他们写挽联。人是你杀的,你又要写挽联,既不能说杀得好,也不能说杀得不好,怎么办?最后张学良送去的挽联是这样的:
挽杨宇霆
讵同西蜀偏安,总为幼常挥涕泪;
凄绝东山零雨,终怜管叔误流言。
挽常荫槐
天地鉴余心,同为流言悲蔡叔;
江山还汉室,敢因家事罪淮阴。
先说二位,你们一个是马谡,一个是韩信,杀你们是迫不得已;再说二位好比管叔蔡叔,本来是好人,是悟信流言才做错事,所以也不怪你们。天衣无缝。
这个联的作者叫杨云史,来头很大,是光绪二十八年的南元。按清朝顺天府的乡试,第一名必取直隶省,第二名必取南方各省。所以顺天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南元,非常牛逼。从这个联也可以看出古代解会状元们都不是盖的。
说到挽联,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曾国藩。曾老爷子一代伟人,通经博学,文章写得牛逼哄哄。尤其挽联,曾国藩可说是古今第一人。吴恭亨评论说:“曾文正挽人联语特沉雄,虽小小题目,咸具龙跳虎掷之观。”
那么,曾国藩挽联为什么这么牛逼呢?答:因为有一万个小时的练习量嘛~
曾国藩戎马半生,久历战阵,所以身边死人实在太多了,朋友,同僚,兄弟,下属,死了都得挽。挽得多了,自然就牛逼了。不过,老爷子可能写挽联上了瘾,身边死这么多人都不够他挽的,于是他发明了一个游戏,叫做“生挽”,也就是给活着的人写挽联。好比我先假设你挂了,看看这挽联怎么写。
老爷子有个好基友叫汤鹏,属于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的交情,是个大学问家,也是个大变态。有一次,汤师爷去找曾老师搞基,曾一时没在,由于两人很熟,于是直入书房。这一入不打紧,看到了曾老师留在案上的挽联草稿,仔细一看,原来是给自己的挽联……麻痹的你竟然咒我,一怒之下就跟曾国藩绝交了。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曾国藩的错,所以老曾也没话说。后来汤鹏真的挂了,曾国藩送了这样一副挽联: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汤海秋一身学问,又一生刚烈,此联两及之。至于这是不是汤师爷当年在书房看到的那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国父逝世后,挽联十万之多,但是读罢,人们都公论杨度为第一。
杨度挽:
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英雄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