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头条号《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
推荐:儒道释:拿得起(儒家),想得开(道家),佛家(放得下)
文/吴明慧
(海参)
【作者简介】吴明慧,笔名:北南,生活在江南的北方人,中学历史教师,业余酷爱读书写作,在新浪博客上写作十一年,散文随笔偶见报端。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翻看《儒林外史》的近三十页的读书手记——人名字号及身份、精彩语录及俗语、风景名胜及饮食——吃喝二事还是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完全可以照着书中提及的肴馔开一个“儒林宴”,与“红楼宴”南北呼应。
张爱玲《谈吃与画饼充饥》就说:“每桌饭的菜单都很平实,是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当然对胃口”。这与《红楼梦》的贵胄之家吃文化、吃品位有很大不同,其实,也更民间家常,接烟火地气。《儒林》的吃,穷者唯求一饱,贵者吃的是排场,其中不乏矫情造作。
(莲米)
全书五十六回谈及肉食茶酒有三十六回之多,所吃品类之丰盛,品位之高低错落,对于烘托人物的地位与性格起到了点睛作用。但没有像《红楼梦》通过村妇拣出一道“茄鲞”铺开“十来只鸡来配它”的精致排场,儒林饮食多为一笔带过;却也有与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相对应的美食盛典,透露出当时社会名流的高雅格调。
现以报菜名的方式分类罗列《儒林》肴馔如下:鸡鸭鱼肉——腌鱼腊肉火腿糟鸭猪蹄的出镜率最高,无论羊肉或是猪肉,一律以“煮的烂烂的”为佳。能够体现江南风物特色的鲥鱼、樱、笋、莲米、芦蒿、海参、虾圆、海蜇、鱿鱼和苦瓜,成就了江浙及广东一带的地域饮食文化。
书中还有各色各样的茶食点心,如云片糕、红枣、栗子、豆腐干、瓜子、烧卖(有猪肉的和鸭肉的之分)、馒头、火烧、鹅油白糖的蒸饺儿、炒米、馄饨、笋干、盐蛋、芝麻糖、腐皮、橘饼、蜜饯、茯苓糕、蜜橙糕、核桃酥、软香糕、月饼、烧饼、蓑衣饼、粽子、黑枣,这些小吃就在今天的杭州和南京也几乎随处可见。
(海蜇)
只有马二先生游西湖一回中提及的“处片”,不知到底是什么食物,还有第二十三回出现的透糖和梅豆。
但也有穷困潦倒吃不饱饭的人,未中秀才的六十多岁的童生周进,他的饭只有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而同样年过半百考过二十余次总不进的范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邻人到集市上找到他告以中举的喜讯之时,他正抱着母鸡寻买家。这两位苦命的老童生偏以“进”为名,恰成了他们命运的反讽。
另一处以食讽世之处是严贡生闹船家的云片糕。船家害馋痨吃了他放在船板上的云片糕,后来竟被诬为“吃了费了几百两银子合的这一料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来的人参,周老爷在四川做官带来的黄莲。这势派分明是拿官压民,末了,船家白白载了他这一程水路,还得磕头求饶。而这严贡生就是众所周知的看见两茎灯芯就闭不上眼睛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严监生的长兄。兄弟ǔ俩这样的抠法儿倒是都很别致。
(笋片)
全书中吃得最矫情的是一位女堂客,穷小子出身的戏班头目娶的这位横草不拿、竖草不拈的太太——头一日要吃鸭子,第二日要鱼,第三日要茭儿菜鲜笋做汤。闲着没事,还要橘饼、圆眼、莲米搭嘴。酒量又大,每晚要炸麻雀、盐水鸭,吃三斤百花酒。
读到这里,我就想起了《红楼梦》中也有这样一个主儿:夏金桂,她最喜欢以油炸焦骨头下酒。此外,《儒林》中最有公子哥儿作派的杜家慎卿和少卿在饮食方面的讲究颇值得玩味。慎卿是有名的美男子,却有些娘娘腔,他的性情与贾宝玉正好相反: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她的臭气。由他发起的聚会赏牡丹之宴,面对着猪油饺饵,鸭子肉烧卖,鹅油酥,软香糕,他只吃了一片软香糕,喝了一碗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最后吃了茶泡饭。过几天同伴做东拉慎卿进酒馆,他不吃大荤,勉强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这样的身子板儿着实柔弱。
(鲥鱼)
作为一掷千金的豪杰杜少卿的吃最是风流!与娘子初到南京就来了一次极为拉风的野餐,挑了酒席上了清凉山,将席摆在亭子上,拿出赤金杯子,趁着春光融融,留连痛饮。这还不够,末了还携着娘子的手,出园走了一里多路,惹得看客目眩神迷,不敢仰视。我觉得这也可视作夫妇和谐的样板了,说他“绝世风流”也不夸张。
后来,与其父拜盟的唯一在世的兄弟韦四太爷吃酒的排场可与《红楼梦》相比:陈过三年的火腿,半斤一个的竹蟹都剥出来脍了蟹羹;酒是陈了九年七个月一点水也不搀的二斗糯米做出来的,说是“醉得死人的”,要兑上十斤新酒,烧许多红炭,堆在桂花树边,炖过一顿饭时,金杯玉杯足足吃了半日。
拉拉杂杂写到这里,还未涉及儒林茶事,只好得空再谋一篇,否则我也不能尽兴。关于肴馔爬梳至此终于体会出费尔巴哈的“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的言简意奥:你是谁,你就喜欢吃什么东西,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吃。
(虾圆)